翠鳥課文反思

  《翠鳥》這篇課文語句豐富生動,不乏詩情畫意。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希望大家喜歡!

  篇1

  備課中考慮到對於翠鳥這種只聞其名,不見其形的小鳥,學生們知之甚少。針對本課必須完成的教學目標,我決定採用課件,結合掛圖和若干鳥類頭飾,並讓學生課前收集有關翠鳥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的資料。課前,我更是準備好了課堂教學導航,讓孩子課前進行預習和資料蒐集。充分發揮了孩子自主學習的熱情,更鍛鍊了孩子的自學能力和資料蒐集能力。

  小學生思維的特點是直觀性強,中年級學生尤其如此。語文情趣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是有所依託方能顯現出來。於是,我設計了師生畫翠鳥的教學環節。

  手段是為目的服務的。畫翠鳥是手段,按順序、有感情生動描述翠鳥的外形特點則是目的。讓學生畫翠鳥、描述翠鳥,有著積極的意義:一是可以檢查學生是不是準確地理解了這段外形描寫,頭腦中是否形成清晰的翠鳥形象;二是這樣做符合小學生長於形象思維的特點,引起學生的濃厚興趣;三是訓練說的能力。

  篇2

  《翠鳥》這篇課文語句豐富生動,不乏詩情畫意。教學時,應根據課文的需要,適時選用適當的教學方法,把學生帶入特定的語言環境中,指導學生主動去發現語言美,細細去品味語言美,自覺接受形象美的教育。

  我在教學《翠鳥》一課時,先讓學生自讀課文,找出自己認為寫得美的句子,想想它美在何處,並讓學生把優美的句子讀出來,結合課文中翠鳥的圖片體會到書本上的句子用詞優美,準確、精緻地刻畫了翠鳥羽毛的色彩和花紋的美麗,運用了比喻的手法,描寫生動具體,使翠鳥顯得更加活潑可愛。通過這樣的教學,學生親身體味到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句子的優美形象,進而從中受到語言美的薰陶。抓住事物的特點來寫,是本課值得學習的地方。要學習作者在介紹翠鳥的外形時,抓住顏色鮮豔,身材小巧玲瓏的特點,按照爪子、羽毛、眼睛、嘴的順序來具體介紹。我由圖入手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片,口頭描述翠鳥的外形。再引導學生對照課文描寫,找出作者的描寫順序,體會文中的優美句子及這樣寫的好處。

  課堂中,感到引導學生獨立閱讀思考,然後分組交流的完成為學生主動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提供了適宜的空間,彙報交流中指導學生注意語言準確與生動,培養了想象力與表達力,如出示兩組句子,每句較之前一句都多一個“形容詞”,這樣寫的作用讓學生觀察,讀中比較體會,進行語言文字訓練。

  篇3

  《翠鳥》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描寫了翠鳥的外形、活動和居住的特點,表達了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

  作者在介紹翠鳥的外形時,抓住顏色鮮豔,身材小巧玲瓏的特點,寫了翠鳥的爪子、羽毛、眼睛和嘴;在介紹翠鳥的活動特點時,抓住"一動不動"地"等待","貼著水面疾飛",表現了它的機靈和動作敏捷。

  作者的觀察順序和描述方法:關於翠鳥羽毛的顏色,自上而下分別寫了頭部、背部、腹部的不同色彩;關於翠鳥捉魚,是按照注視、等待、叼魚、飛走的捉魚經過進行描述的。

  在教學中我注意以下方面:

  1、以畫見悟,畫出情趣

  小學生思維的特點是直觀性強,中年級學生尤其如此。於是,我課前設計了讓學生給翠鳥上色和課上介紹翠鳥外形的教學環節。其意義有三:一是可以檢查學生是不是準確地理解了這段外形描寫,頭腦中是否形成清晰的翠鳥形象;二是這樣做符合小學生形象思維的特點,引起學生的濃厚興趣;三是訓練說的能力。手段是為目的服務的。給翠鳥上色是手段,按順序、有感情生動描述翠鳥的外形特點則是目的。

  2、扣讀導悟,讀出情趣

  如果說興趣是語文教學的敲門磚,情趣則是語文教學的精神催化劑。在教學翠鳥等魚、捕魚的部分,我以"誰有勇氣也來讀讀這兩段"調動起學生讀書的積極性。讀的過程中以"聽你讀,我怎麼感覺不出翠鳥飛得快?""同學們自己小聲練讀第二自然段,體會體會‘清脆'、‘疾飛'、‘一眨眼'、‘輕輕地停'、‘一動不動',看應如何讀出變化。""我們進行男女生比賽讀"。最後一自然段的"我聽你讀不像老漁翁,像二三十歲的打魚的人。""下面聽別人讀讀,猜猜這個老漁翁有多大歲數。"在一個寬鬆的環境中點出學生讀書的不足,引導學生讀中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