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護心臟健康

  近年來,心臟病已經成為國人的第一殺手。如何保護心臟,是每個人都非常關心的問題。下面小編為你介紹保護心臟健康的方法。

  保護心臟健康的方法

  1、按按耳門防耳鳴

  耳門的旁邊有耳門,聽宮,聽會穴。是比較重要的3個穴位。平時,我們可以將兩手掌同時緊壓左右耳門,以出現酸脹感為度,持續5~6分鐘為宜。此方法具有清竅開利,促進區域性血液迴圈和營養代謝,有利於預防耳鳴、耳聾。在按壓耳門的時候,用手敲擊後腦勺,可以防治頭痛,頭暈等等。

  2、抵壓上顎促消化

  吃完飯並用清水漱口後,保持坐位,用舌尖抵壓上顎數次,使唾液分泌增加,然後將唾液緩慢嚥下。這樣既能促進消化功能,還能改善中風後遺症等引起的吞嚥困難。

  3、屏氣呼吸助健康

  傍晚時分,找一個安靜的地方閉目養神,然後用鼻子深吸一口氣屏住,再慢慢吐出,休息2分鐘後,再重複此動作5~6次。這也是一箇中醫辦法,可以調節人體功能,改善呼吸。

  4、背部保暖抵風邪

  背部是風寒病邪容易侵犯機體的常見部位之一,在天涼時候一定要注意背部保暖。當背部發僵、發緊,甚至有酸脹痛感覺,說明背部受涼。在新增衣物的同時,可以拔拔火罐,還可以將紅花、千年健、桃仁、防風等藥物用布包裹後放入水中蒸煮,待水溫適宜時,將毛巾浸溼後敷在背部。

  5、擴胸運動護心肺

  兩拳緊握,兩側上肢同時向外、向後伸開,連續做15次左右為一個過程,每天重複3~4次。還有一種方法,將手掌伸開,五指合攏,從兩脅往胸口擦去,以擦拭部位感到發熱為度,既能保護胸壁肌肉,還能增強心肺功能。

  保護心臟的食物

  1、黃豆

  含多種人體必需氨基酸和不飽和脂肪酸,能促進體內脂肪及膽固醇代謝,保持心血管通暢。食用時,除將黃豆加工成豆漿、豆腐、豆豉外,還可做成黃豆米飯,煮飯時,先將黃豆用熱水泡4小時以上,再換水加米烹煮,這樣可以將黃豆中容易產生氣體的多糖體溶解,以免造成腹脹。

  2、燕麥

  含有豐富的亞油酸和B族維生素,可以防止動脈硬化的粥樣斑塊形成。此外,由於燕麥中含有大量的水溶性纖維素,能降低血中膽固醇含量,因此經常食用燕麥,可以平衡膳食、均衡營養,預防高血壓和心腦血管病。燕麥可用水或牛奶來煮,還可加入果仁或新鮮水果,既營養又美味。此外,食用全麥麵包也有同樣的功效。

  3、黑芝麻

  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對維持血管壁的彈性作用巨大。另外,其中含有豐富的α―亞麻酸,也能起到降低血壓、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由於黑芝麻的營養成分藏在種子裡,因此必須破殼吃才有效。建議先炒一下,使其爆開,或是將黑芝麻打磨成粉食用。

  有利於心臟健康的散步方法

  1、反背背向散步

  步行時兩手背放於腎俞穴處,緩步倒退走50步後再向前行100步,反覆5~10次。適合於健康老年人。

  2、拍打散步

  拍打散步是傳統的健身方法,很多中老年朋友也比較喜歡這種方式。就是在散步時,利用兩臂的擺動,手臂拍打肩﹑胸﹑腹﹑腰等各部位,有舒筋活絡﹑緩解緊張﹑消除疲勞之功效。

  3、擺臂散步

  步行時兩臂用力前後擺動,可增強肩關節、肘關節、胸廓等部位的活動。每分鐘行走60~90步。適合於胃炎及上下肢關節炎、慢性氣管炎、肺氣腫等病人。

  4、摩腹散步

  輕鬆的散步及柔和的腹部按摩,有助於防治消化不良和胃腸道慢性疾病。值得注意的是,散步鍛鍊不宜在飯後馬上進行。

  5、倒走散步

  我們在小區或者公園,經常會看到一些年紀大的人在倒走,倒走散步的效果是非常好的,倒走散步改變了人體步行方向和習慣,有利於鍛鍊人體的感覺器官,平衡感覺。倒走腳尖先著地,後過渡到腳跟,達到按摩腳部穴位經絡的目的。但不要倒走太多。

  6、普通散步

  每分鐘60~90步,每次20~40分鐘。這種散步適合於冠心病、高血壓、腦中風後遺症或呼吸系統疾病、中重型關節炎的老年患者。

  7、定量步行法

  定量步行法很容易理解,此法就是每次規定時間或距離、規定數量,從而提高練習質量來健身的方法。如步行的時間不變,逐步提高走路的距離。這種方法對檢查評價自身鍛鍊的效果有一定意義,可適用於中年人。

  8、快速散步

  每分鐘90~120步,每次30~60分鐘。適合於慢性關節炎、胃腸道疾病和高血壓恢復期等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