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當代大學生人文精神的現狀與培育***2***


   
  三、加強大學生人文精神培養中需要注重的四個問題 
   
  ***一***重建大學人文精神的價值取向是加強大學生人文精神培養的首要途徑 
  大學是人格養成之所,是人文精神的搖籃。大學之為大學,不僅在於它是一種客觀物的存在,更因為它是一種精神的存在。這種精神最重要的內涵就是其人文精神。它體現了大學對人的價值和生存意義的關懷,同時又以價值觀念和行為規範的形式約束著大學生的行為,顯示著大學不同於其他機構的氣質特徵。大學人文教育,即對大學生進行的旨在促進其人性境界提升和理想人格塑造的教育,即塑造“天之驕子”的靈魂,使他們成為這個社會“仰望天空”的人,也就是用人文精神之火點燃他們對自由、夢想和未來幸福的追求。 
  ***二***第二課堂是實施對大學生人文精神培養的重要陣地 
  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質的反映,是人文素質的昇華,是人的一種自醒、自悟,它的培育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不是單純通過教化就可以擁有和實現的,它不僅需要在課堂上廣泛學習人文知識,更重要的是要讓大學生在行為中自我教育,在實踐中自我養成。而這些是在第一課堂不能實現的。 
  第二課堂是第一課堂的延伸,它的內容、形式、時間、地點更加靈活多樣,是大學生們喜歡的教育模式和空間,它的特點決定其成為大學人文精神培育的重要陣地。 
  我們可以發揮第二課堂的優勢,採用報告會宣傳典型人物的事蹟;採用講座介紹新思想,新知識;採用座談會聽取人生經驗和體會;採用辯論賽明辨是非;採用演講培養人的激情和嚴謹;舉辦藝術節、音樂會、話劇表演、藝術作品展覽、文學作品賞析等提高學生的鑑賞能力和文化品位;我們還可以通過開展志願者活動,參與社會公益活動,提高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通過寫一封家書、家務勞動、體育比賽等培養學生的愛心和互助精神。 
  ***三***博雅教育是提升大學生人文精神的重要內容 
  所謂博雅教育在形式上是一種通識教育,但博雅教育比通識教育具有更豐富的內涵。博雅教育旨在培養具有廣博知識和優雅氣質的人,讓人擺脫庸俗、喚醒卓越,它是一種關注人的生活的、道德的、情感的和理智的和諧發展的教育。人的全面、和諧發展是人文精神的內在要求,也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根本特徵,大學教育理當擔此重任。博雅教育就是在學生全面學習各種知識的基礎上,通過知識的融會貫通,理解參悟,使自己的精神昇華,通過知識的“博”達到精神的“雅”,塑造其靈魂和內在氣質。 
  博雅教育的實施是一個全面系統工程,關涉到很多問題,關鍵是建立和完善相關的制度和措施。***1***對“兩課”的教學內容要進行全面改革和調整,突出其中蘊涵的人文精神因素;***2***選定一些人文基礎課程為全校公選課或必修課,比如文學作品或藝術作品賞析、東方哲學智慧、《論語》賞析、中國書法藝術與鑑賞、四大名著漫談、從文化視野解讀成語典故、古典名曲賞析、辯論藝術等;***3***各專業設立反映本學科學術精神和職業道德的課程,比如數學發展史等;***4***形成經常性的名師交流和講座制度;***5***鼓勵教師或學生成立獨立的學術和文體社團組織;***6***建立高水平的學生心理、生活、學習和就業輔導諮詢機構;等等。 
  ***四***建立健全評價考核機制是加強大學生人文精神培養工作的重要保障 
   要想提高大學生人文精神素質,實現大學教育的歷史使命,除了思想認識到位,措施方法得當,還需要建立健全評價和考核制度,這樣,才能確保此項工作長期有效,並落到實處。而對此的評價和考核標準應該在實踐中不斷地探索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