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口戰役的背景是什麼

  1937年7月底,日寇相繼佔領了北平、天津。緊接著沿津浦、平漢、平綏三線擴大侵略。蔣介石這時已看清對日妥協無望,遂決心抗戰,對日寇的三路進犯,都做了相應的戰鬥部署,在平綏路方面,組織了著名的南口戰役。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南口戰役背景

  南口戰役發生在抗戰早期,是由日軍發動的為達成其“三月亡華”的目標的一場戰役,最終懷淶、南口等地被日軍佔領,這場戰爭以中方的失敗而結束,但這場戰役促成了國共的第二次合作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也給日軍造成了一定的沉重打擊。

  南口戰役背景跟日軍稱霸亞洲、稱霸世界的野心是分不開的。1937年7月7日,日軍進軍盧溝橋,抗日戰爭爆發。7月底,日軍相繼佔領了北平、天津,為了快速殲滅中國的核心部隊、滅亡中國,日寇定下了津浦、平漢、平綏三條進攻路線來達到其目的,並將重點進攻物件放在了華北地區。為了打亂敵人速戰速決的戰鬥策略,第二戰區奉命將湯恩伯所帶領的部隊派往南口進行防禦工作,南口戰役的戰火即將打響。

  南口戰役背景與中國在敵人侵略沿線上的佈防也有很大的關係。中國軍隊在平綏路沿線的佈防直接威脅到了日軍中地位十分重要的側翼部隊,為了解除這一威脅,日軍派出了關東軍和華北日軍在平綏路展開戰爭,南口戰役就是這一戰場上的一次重要戰役。

  從南口戰役背景來看,日軍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開展了一系列戰爭,而中國軍隊為了保護自己的國家、維護國家主權頑強的抵抗著侵略者,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南口戰役雖然輸了也沒能影響到中國人民的抗日熱情。

  南口戰役意義

  南口戰役發生在中日戰爭時期,歷時19天,是平綏鐵路沿線作戰的一部分,最終以南口失守為結局,日軍取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中國軍隊傷亡人數達到1.6萬人,比日軍多出1000多人。雖然在這場戰爭以中方軍隊的失敗為結果,沒能打敗日本侵略者,但南口戰役意義還是很深遠的。

  首先,南口戰役挫傷了日寇的銳氣,直接將日寇“三月亡華”的作戰計劃打亂。1937年7月,日寇相繼佔領了中國的北平、天津等地,又將戰火延伸到上海、華東地區,同時延伸到山西,想要殲滅中國的精銳部隊,達到滅亡中國的目的。但是日軍看似完美的作戰計劃在南口受到了沉重的打擊,在南口損失1.5萬的兵力也是日寇沒有想到的,雖然最終他們還是佔領了南口,但這場戰役打亂了他們一舉殲滅中國軍隊的計劃,將中國從垂死線上拉了回來,這也是南口戰役意義中最重要的一點。

  南口戰役意義還關乎著整個中國的抗日熱情和鬥志。南口戰役和同時進行的淞滬會戰,讓蔣介石看清了日軍侵略中國的真實目的,開始與共產黨進行抗日,南口戰役促進了國共統一戰線的形成。除此之外,南口戰役給了軍民極大的鬥志,抗戰口號深入人心,人人都加入到了抗戰的隊伍中。南口戰役就像是一個軍事和政治號召,讓全國人民團結統一,抗戰鬥志空前高漲。

  南口戰役評價

  南口戰役單純來看是屬於日寇的勝利,在與日寇浴血奮戰19天后,張垣失守,南口守軍的後路被切斷,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中方軍隊撤出了南口,南口失守。對於南口戰役評價,還是正面的更多,即使中國軍隊沒能取得這場戰爭的勝利,但這場戰爭對日軍的打擊,對整個中國抗日戰線的形成都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關於南口戰役評價,最重要的就是這場戰爭把中國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日軍在1937年7月的時候打著“三月亡華”的旗號進軍北平,想一路將戰線延伸到華東、山西等地,殲滅中國的精銳部隊,達到滅亡中華的目的,然而他們的作戰計劃在南口被打亂了。在日軍看來,攻佔南口並不需要太多的時間和兵力,而實際上,他們在南口被拖了19天,損失了1.5萬的兵力,這嚴重的挫傷了他們的銳氣,“三月亡華”的神話不攻自破。

  南口戰役對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也是有很大的促進作用的,在進行南口戰役評價的時候就不得不提這一點。抗日戰爭剛開始的時候,雖然共產黨一直做著聯合國民黨一同抗日的努力,但蔣介石持不抵抗的態度。在南口戰役和同一時期發生的淞滬戰役中,蔣介石看清了日寇的侵略目的,轉而積極抗戰,與共產黨達成了同一目標,國共第二次合作開始。在民間,中華人民的抗日熱情空前高漲,在國家危急存亡的重要關頭,各抗日口號深入人心,極大得鼓舞了人民堅決抵抗日寇侵略。可以說,南口戰役間接促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

  南口戰役遺址

  南口戰役遺址位於燕山餘脈與太行山的交匯處,這裡地形複雜,是北京通往山西的要塞,崇山峻嶺隱約可見長城,在抗日戰爭中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戰略要地,在其南北兩側築有內外長城,是一個典型的“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地方,日軍想要迅速佔領中國就必須拿下南口,而在1937年8月發生的南口戰役中日寇取得了勝利,但這場戰爭也促成了國共的第二次合作,打亂了日軍“三月亡華”的作戰計劃,意義深遠。

  目前中國還沒有正式的、官方的南口戰役遺址和紀念館,讓南口戰役銘記於人們心中的是一個叫楊國慶的普通人,這個熟食店的老闆用了十多年的時光在大山中搜尋,將南口戰役中留下來的彈殼、防毒面具、水杯等收集起來,他將自家地下室建立成了一個“紀念館”,給前來參觀的人講述那段歷史,用這樣的方式來緬懷先烈。楊國慶還在南口戰役遺址上自行立了一塊碑,碑上寫著“遲來的豐碑”,落款為“昌平兒女”,他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努力讓英雄們不被遺忘,讓這段歷史不被遺忘。

  如今,很多徒步的人經過燕山餘脈都會去南口戰役遺址看看,那陡峭險峻的山峰和屹立不倒的烽火臺都是歷史的象徵,有的長城磚上甚至還有彈孔,或許腳下的土地裡埋著跟這場戰爭有關的物件,身處那裡的人們,會更加珍惜英雄們用鮮血換來的和平生活。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