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便祕吃什麼食物好

  秋季是便祕防高發季節,很大程度是氣候乾燥引起的。那麼,你知道嗎?下面跟著小編來了解一下吧。

  秋季便祕治療的方法

  秋天燥氣重加上溼度下降,易讓體內津液變少、水份不足引發便祕,平時宜多吃含纖維質的蔬菜,以利腸胃蠕動,也可吃木耳、豬皮及堅果類,或喝用杏仁粉加黑芝麻粉及陳皮、可可粉等才料調製成的茶飲,幫助養陰潤燥、滑腸利便。

  有條件的朋友,早上起床後喝一杯淡鹽水,不僅能提精神,更重要的是能在氣溫比較低的時候暖一下胃,潤滑腸胃,可以緩解便祕症狀。

  多吃高纖食物、多喝水是便祕患者應遵循的規律。有便祕症狀的人,午餐可多吃芹菜、蘿蔔、香蕉等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少吃咖啡、燒烤等刺激性強的食物。

  如果喜歡吃零食,就選擇核桃、花生,它們都富含潤腸油脂,對於產後便祕等身體較弱者,還可起到調理身體的作用。但要適量,否則吃多了上火,反而加重便祕。

  有些人在晚上不吃晚餐,其實這對於身體健康不利,可以適當吃一點。清淡溫暖的食物應是便祕患者的首選,百合蓮子粥、胡蘿蔔粥、秋梨粥都比較適合便祕患者。睡前喝一杯蜂蜜水,更多的是依靠蜂蜜的潤滑作用,對腸胃進行“疏導”。

  不同型別便祕的食療方

  不同體質的人患便祕的症狀也不相同,中醫上將便祕的人的體質分為四種,可對症抓藥。

  1、氣虛型。雖有便意,久蹲廁仍難以便出,大便並不乾硬,有的甚至不成形,伴面色蒼白,神疲乏力,舌淡胖,苔白,脈沉無力。推薦參芪粥。黨蔘20克、黃芪15克、黑芝麻15克,粳米50克。將黨蔘、黃芪水煎取汁,黑芝麻搗碎入藥汁內,與粳米一起煮沸熬粥即可。

  2、血虛型。大便祕結不通,伴面色無華、頭暈目眩、心悸氣短、脣舌色淡,脈細無力。推薦當歸柏仁粥。當歸20克、柏子仁20克、粳米50克,將當歸、柏子仁洗淨煎湯取汁,與粳米煮粥即可。

  3、陽虛型。大便艱澀,排出困難,伴有小便清長,面色青白、四肢不溫、喜熱怕冷、腹中冷痛或腰膝冷痛,舌質淡、苔白滑、脈沉。推薦蓯蓉羊肉粥。肉蓯蓉15克、羊肉100克、粳米50克,先將肉蓯蓉煎30分鐘,去渣取汁,將羊肉切片後加入藥汁中,可加入姜、料酒調味,加水煮至羊肉熟爛,再加入大米煮粥即可。

  4、陰虛型。大便乾硬成球,難以排出,口乾口渴欲飲水,脣乾舌燥,或伴手足心熱等,舌紅或淡紅,或舌心裂紋,苔少或薄白少津,脈細。推薦松子仁蜂蜜粥。松子仁30克,粳米50克,蜂蜜適量。將松子仁搗成泥狀,加入粳米煮粥,粥成待溫衝入蜂蜜,服食。

  預防便祕的有效方法

  1.避免進食過少或食品過於精細、缺乏殘渣、對結腸運動的刺激減少。

  2.避免排便習慣受到干擾:由於精神因素、生活規律的改變、長途旅行過度疲勞等未能及時排便的情況下,易引起便祕。

  3.避免濫用瀉藥:濫用瀉藥會使腸道的敏感性減弱,形成對某些瀉藥的依賴性,造成便祕。

  4.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做到勞逸結合。適當的文體活動,特別是腹肌的鍛鍊有利於胃腸功能的改善,對於久坐少動和精神高度集中的腦力勞動者更為重要。

  5.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每日定時排便,形成條件反射,建立良好的排便規律。有便意時不要忽視,及時排便。排便的環境和姿勢儘量方便,免得抑制便意、破壞排便習慣。

  6.建議患者每天至少喝6杯250毫升的水,進行中等強度的鍛鍊,並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每天2次,每次15分鐘***。睡醒及餐後結腸的動作電位活動增強,將糞便向結腸遠端推進,故晨起及餐後是最易排便的時間。

  7.及時治療肛裂、肛周感染、子宮附件炎等疾病,瀉藥應用要謹慎,不要使用洗腸等強烈刺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