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重大事件中出鏡記者的出鏡語和角色意識***2***


        三、出鏡記者角色意識的把握。
        角色意識,是指記者在出鏡時要有一個明確的定位,記者是在新聞現場的發現者,指引者,介紹員,認清自己職責,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語言。對於出鏡記者而言, 最重要的是在新聞現場找準自己的角色定位,時時刻刻意識到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把受眾最關心、最感興趣、最想了解的資訊通過螢幕透露給受眾。在現場報道越來越重要的今天,不少記者採訪生離死別、弱勢群體等相關事件時,往往情緒失控,被現場氛圍牽著鼻子走,而忘記了自己的工作身份。鳳凰臺在進行“韓國航空空難”報道時,一名記者“出鏡”採訪遇難者家屬,由於過於悲痛,與家屬抱頭痛哭,完全忘了自己是記者,導致這條新聞中,只有記者與家屬的痛哭的場面,而沒有任何現場,感染力大打折扣[10]。
        (一)突出現場感。
        麥克盧漢在《媒介通論:人體的延伸》中所說:“電視則是耳朵和眼睛的同時延伸”。為使觀眾感受“身臨其境”的現場,應調動多種感官,包括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互為補充,取長補短。
        記者出鏡作現場報道, 不能像播音員樣播報一段解說詞, 而要真正把自己定位成一個現場的目擊者、報道者, 要調動自己的各種感覺來為觀眾營造一種親歷現場的氛圍,這樣所傳播出的語言和非語言符號資訊,才能把觀眾帶入身臨其境的現實環境之中。在國慶閱兵村採訪時裡面有這樣一段畫面,先是鏡頭拍攝戰士們閱兵彩排的畫面,畫面同期聲中還有戰士們整齊的步伐和口號聲,接著畫面轉向我們的出鏡記者:“這是一次和廣場前面閱兵時候幾乎完全一樣的演練,除了個別服裝不一樣之外,除了天安門廣場,可能只有在這裡能夠看到這樣震撼的場面了,他們的口號聲,他們的腳步聲,在我的心臟這都有一個共振的感覺,我們的每一個隊員雖然都是艱苦的訓練,但是經過天安門城樓只有一分鐘多鐘的時間,也是他們展示風采的寶貴時間[11]。”通過畫面和同期聲,首先突出了記者在現場這一事實,同時,記者出鏡時的“他們的口號聲,他們的腳步聲,在我的心臟這都有一個共振的感覺”這一句是記者表達了自己的感受,說出了現場的那種氛圍,那種震撼,更是充分意識自己應該充當的角色,營造了“我在現場”的氣氛,通過視覺、聽覺帶領觀眾“走進”現場。 
      (二)把握自身情感。
        在出鏡採訪時, 無論什麼時候,出現什麼情況,作為記者,作為引導觀眾的人,情緒都不能激動,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感,要時刻意識到自己的角色。當然,這也並不是說在採訪中記者不能投入情感,而這個情感的投入需要一個度的把握。抗震救災報道有這麼一個片段:地震發生後,我們的記者在災區採訪途中遇到一位60多歲的老大爺,他挑了一個用兩個油漆桶改裝的扁擔,扁擔裡放了幾件簡單的衣物和一些領到的食物,記者瞭解到老人想回家看看。即使是記者和路上遇到下撤的同鄉一直在告誡他回去很危險,也未能打消他回家的念頭。拗不過大爺的堅持, 記者只能幫著老人扶起了扁擔, 看著大爺執意離去, 記者對老人說:“慢走啊, 小心點, 口罩戴上。”逐漸走遠的老人好像突然想起了什麼似的, 回頭向記者說了句“讓你們操心了”,記者再也抑制不住自己激動的心情, 在鏡頭前掩面痛哭[12]。就是這樣一次隨機樸實的新聞,播出後卻感動了千千萬萬的觀眾, 許多人被新聞短片中災區人民的堅韌以及記者的愛心流露感動得熱淚盈眶, 出鏡記者李小萌也與這則新聞一起被人們記住。作為普通人角色的真情流露為傳者贏得了受眾的認可和贊同。在某些特定的場合,需要剋制普通人的一些脆弱情感, 堅持完成新聞報道。例如對於突發事件的新聞報道, 在一片混亂的現場, 出鏡記者需要克服普通人的恐慌情緒, 保持頭腦冷靜, 迅速瞭解事件進展, 採訪現場親歷者, 在第一時間把現場情況通過鏡頭告訴受眾。
        (三)掌握與採訪物件之間的關係。
        記者和被採訪物件之間也應該是平等的關係, 平等也即對被採訪物件的充分尊重。出鏡記者在現場採訪,無論被採訪物件是誰,都應該採取平視的態度,而不是有居高臨下感,咄咄逼人。
        新聞調查出鏡記者柴靜在其中一期節目《事故的背後》中曾經有這樣一段採訪對話:
        記者:“陳總,您可以面對我們的鏡頭保證,海正目前的排汙的指標是基本合格的?”
        採訪物件:“對” 
        記者:“陳總,我們現在坐在這聞到的這種刺鼻的味道是什麼味道?”
        採訪物件:“我的嗅覺可能不是像你們那樣的靈敏”
        記者:“您是說您聞不到?”[13]
        在一次關於柴靜的節目採訪中,她也提到因為沒有掌握好與採訪物件的關係,在那次採訪中過於鋒芒畢露,咄咄逼人,導致了找尋原因過程的失敗,她也因此對於採訪有了更多的心得。她以一個形象的比喻來說明了記者和採訪物件的關係:“記者和採訪對就好比是兩個拿劍的人,記者要的是銀子,而不是對方的性命。”作為記者,應該站在一個平等的立場對待採訪物件,我們尋求的是公正、不帶主觀色彩的答案,記者採訪時代表的不是自己, 而是媒體和觀眾。怎樣做到平視呢不同的場合和物件,是有變化的。對待強勢的被訪者應該壓抑,對待弱勢的被訪者應該扶一把。這樣才是平等的對話, 平等的相互尊重。
        (四)重視情感的渲染。
        《新聞調查》報道一個少年盜竊團伙的節目, 在節目中出鏡記者柴靜說:“這裡被這裡的孩子親切稱為‘家’, 儘管這裡並沒有一個家庭所具有的和諧和穩定, 可是他們在這裡感受到了溫暖”。簡單的一句話卻表達了破裂家庭對未成年人犯罪所造成的直接後果,這種帶有個人情感的語句帶給可觀眾更多的沉思和厚重感。在記者出鏡時,對於情感的宣洩,能更好的引起受眾的共鳴和認同感,並且達到更好的傳播效果。在BBC的一期節目中關於戴安娜王妃葬禮的報道:畫面上,葬禮車隊在行走,人們紛紛拋灑鮮花,記者這樣說:“這是戴安娜王妃最後一次穿街而過,這條路充滿花香,通往她們家族的墓地。在那兒,將安息著最受關注的名人,她也將逐漸遠離人們的視線。[14]”抒情的表達,動情的說辭,讓觀眾們更感到了深深的惋惜和懷念,讓人更體會到了溫情的一面。
        四、結語
        如今,隨著電視事業的發展,無數出鏡採訪在大型事件中的運用,出鏡記者的出鏡得到進一步豐富發展。許多電視新聞採訪報道自身成為舉世矚目的重要新聞,例如國慶大閱兵中的出鏡採訪,汶川大地震中的出鏡採訪等,對推進新聞報道的改革和進步都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作為電視記者,在採訪活動中要至始至終樹立這樣一個觀念:人的活動是電視報道的主體。因為人是電視新聞中最活躍、最生動、最有力的表現因素[15]。隨著出鏡記者越來越多的佔據電視螢幕的大趨勢,出鏡記者的訓練和培養就更是顯得極為重要。因此,通過研究出鏡記者的出鏡語和角色意識,也能通過實踐在理論上武裝自己。 
參考文獻:
[1]黃海傑《讓出鏡記者融入現場》[J],現代傳播雙月刊 2006年第六期
[2]葉子《電視記者》[M],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1995年出版,第4頁.
[3]《東方時空》,重慶氯氣洩露事故
[4]李金霞《如何做好電視新聞的出鏡記者》[J],黑河學刊 2008年第133期央視.
[5]中國電視新聞獎一等獎作品.
[6]郭慶光《傳播學教程》[M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 1999年出版. 
[7]柴靜 央視新聞調查出鏡記者. 
[8]央視新聞頻道《抗震救災  眾志成城》系列節目.
[9]方東明《電視新聞》[M] 第53頁.
[10]黃海傑《讓出鏡記者融入現場》[J],現代傳播雙月刊 2006年第六期.
[11]央視新聞頻道《小萌探祕閱兵村》系列節目.
[12]央視新聞頻道《抗震救災  眾志成城》系列節目.
[13]央視新聞調查《事故的背後》.
[14]《由BBC記者出鏡說起》[E]中國新聞傳播學評論.   
[15]趙淑萍《電視採訪與寫作》[M]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2年出版第3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