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柿子的散文隨筆

  我們能說出柿子的味道,但散文卻可以描繪它的或紅火。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希望你們喜歡!

  篇1:柿子紅了

  二零一二年秋天,我坐車經過花果山下,秋天時節,看到路邊的柿子樹上的柿子都紅了,此處省略一百字,用來感慨時間過得太快。

  我想,我路過花果山下,也就是路過了一個女生的家門口,我有了點想念她的感覺。

  這個女生是我在蘇州時候認識的,她是我的老鄉,她是市區的我是縣裡的,

  以前我在蘇州的時候,她就住在我的隔壁,我們都叫她老李,她其實不老,比我還小,

  我們這樣叫她,大概是因為她長相上看有一點成熟吧,但是她身材真的很好。

  她家就是花果山附近的,所以路過花果山,就像路過她家門口了一樣。

  那天的當時我就發過了簡訊給她,她也回了我,她說還在蘇州上班,趕不過來。

  我想,在她家門口經過,卻不能見到她,真是一個大大的遺憾。

  車繼續走在那山下,我看到附近有幾個連在一起的小村莊和一些曲折的水泥山路,很有一種世外桃源的感覺,

  這些村莊就安靜的存在山腳下,與世無爭,踏踏實實。

  小村莊裡的人家的門前都會種一棵柿子樹,秋天到了的時候,門前的那些柿子就會變紅了,

  遠遠看去,這些紅紅的柿子就像一個個點著的小燈籠掛在那裡。

  你一邊往山下走,一邊看著門前的那些柿子燈籠,心情是空曠,成熟,淡淡的憂傷。

  這紅紅的柿子燈籠,也會變成你行走在山路上的驚喜亮點,你一定也會喜歡上那樣山下路過柿子燈籠的感覺的。

  車繼續走在山路上,我光看了那麼紅的柿子,那麼誘人,我能不能下車摘一個柿子吃吃嗎?當然是可以,只是車不能停。

  我要是在老鄉的門前的樹上摘一個柿子,估計老鄉也會給摘的,現在人們的生活好了,心態也好了,不在意那一點半點的。

  你摘下柿子以後,也不能立刻就吃,柿子多數要放家裡“攬一下“”才好吃,另外柿子是大涼的東西不能多吃,但是我還是喜歡上了那種從山腳下村莊路過看到一片紅的喜悅的感覺,這種感覺比吃柿子的感覺還要喜悅。

  柿子是成熟喜悅了,但是那天我那個人卻沒有那麼喜悅,我沒有見到勤勞善良的花果山下的“老李”姑娘,有一點遺憾。

  在我的印象裡,老李她身材高高的,面板也很白,很善良,會早上帶早餐我吃,這就是典型的連雲港的姑娘吧,勤勞能幹,溫柔賢惠。你來我們連雲港花果山下看看吧,你如果能遇到老李這樣的女生,還能在她家門前看柿子樹和柿子,你還可以和你一起去看花果山,雲臺山,這樣美麗的人和地方,不是上天眷顧的嗎?

  記得那個時候,山東高密那個地方火了,因為高密籍作家莫言成了中國首位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

  為中國文學贏的榮譽,也就帶動了很多人去他家鄉參觀的熱潮,人們都是在為他的成績感到高興。

  莫言得獎了,也大大增加了山東高密的知名度,莫言火了,高密也火了。

  篇2:故鄉柿子情

  老屋門口的那棵柿子樹,飽經滄桑,在夕陽的照耀下,披上了金色的外衣。透過斜陽,還是可以清晰地看見柿子樹蒼老的模樣。站在老屋的門口,想起同故鄉柿子樹在一起的日子,我的思緒被拽向遠方,在老屋裡打撈著曾經的記憶。

  故鄉,是我不敢觸碰的地方,在外漂泊的我,總是故作堅強,生怕自己心中的那份情愫被別人發現,心靈無處躲藏。每當提起故鄉,故鄉的柿子樹便會佔據我的腦海。想起故鄉紅彤彤的柿子,香甜可口,掛在柿子樹上,把整棵柿子樹點亮,牽掛著遠方,也把遊子的思念,悄然點亮。

  記憶深處,淺淺回首,故鄉的柿子樹,給了我很多溫馨的回憶。站在老屋的門前,我用膽怯的目光,打量著眼前的柿子樹,是那麼地熟悉而陌生。我不敢與柿子樹對視,生怕自己小小的心事,被柿子樹知曉。

  故鄉的老屋門前,有一條彎彎的小河,小河的旁邊有一片柿樹林,七八株柿子樹零星地種在小河邊,每一株都有碗口般粗,聽我爺爺講,這柿樹已經有好長時間了。童年的我就是伴隨著這片柿樹林長大的,在這片柿樹林下,留下了我孩提時代無盡的歡樂和夢想。

  春風和煦,風兒捎去我對柿子樹的呼喚,柿子樹揉揉朦朧的睡眼,打量周遭,膽怯地抽出嫩芽。一片片葉子從芽縫裡鑽了出來,從小到大,從稀到稠,轉眼間就綠樹成蔭。不經意間在葉片的腋芽處冒出了一朵朵花蕾,伴隨著花蕾的長大,一個個小柿子在逐漸成長,也在孕育著一年的希望。

  在遮天蔽日的柿樹林下,我們一群孩子們玩得最開心了,一會兒上樹捉迷藏、捕知了,一會兒下河游泳、摸河蚌,累了就在柿樹底下納涼、嬉戲。到了金秋時節,是我們最快樂的時光。柿子樹上的柿子是青色的,後來變成黃色,一個個黃燦燦的柿子像燈籠似的掛在樹上,把樹枝壓得低垂著頭,彷彿隨時都會掉下來似的。伴隨著柿子的成熟,摘下一個,咬上一口,柿汁滿濺,甜甜的。每到這時節,老屋門前都飄散著柿子的味道。小鳥們總會成群結隊來偷柿子,趁人不注意,叼一口便飛走了,當我反應過來時,小鳥們已經遠走高飛了。到最後變成紅色,成熟的柿子甜津津的,輕輕咬開它,就可以看見紅嫩嫩的果肉,嘴脣上舌頭上同時染滿甜甜的汁水。

  記得小時候,我和姐姐發現柿子樹下有一個青柿子,連忙撿起來在衣服的一角擦擦便迫不及待地往嘴裡送,立刻覺得嘴裡又酸又澀,吐都吐不掉。那時才知道青柿子是不成熟的柿子,不成熟的柿子是不能吃的。由於柿子成熟時是澀的,必須要經過石灰水的淹浸脫澀以後方可食用,所以,大人們把將要成熟的柿子從樹上摘下,放在盛有經過調劑好的石灰水的大缸中。每天清晨起床,第一時間就記得用一根長長的木棒,使勁地攪拌盛有柿子的大水缸,以使柿子早點脫澀,讓我們早早地吃上柿子。聽大人們講,柿子美味多汁、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維生素等礦物質,多吃柿子,可抑治喉痛、咽乾、口舌生瘡,肺熱咳嗽等症;柿子不但營養豐富,而且有較高的營養價值,生柿子能清熱解毒,對治療高血壓、痔瘡出血、便祕有良好的療效。每年成熟之時也就成為我們最嚮往的季節,帶給我們無限的歡樂。

  經過那個***的年代以後,那片讓人留戀、讓人記憶的柿樹林也就不復存在了。一時間生產汙水、生活垃圾滿地都是,小河裡雜草叢生,各種漂浮物到處飄蕩,夏天蚊蠅飛舞,河水發黑,臭不可聞,每當人們經過小河邊只能捂著口鼻匆匆而過,不願久留。

  老屋門前的小河經過河道整治,重新煥發了往日的生機。河道清淤了,河幫鑲石了,河水清澈了。小河慢悠悠地從林間流過,給柿子林帶來了生命的源泉和生命的活力,在河崖邊種上了許許多多各種各樣的花草樹木,最令人興奮的是,久違的柿子樹又重新種在了小河邊,重新勾喚起孩提時最美好的回憶。河邊、道路、溝渠邊種滿了柿子樹,柿子樹也成為故鄉每家每戶喜愛栽種的一種經濟果樹。

  我愛故鄉,更愛故鄉的柿子,永遠......

  篇3:柿子又紅

  初冬,萬木凋零,白露凝霜。彷彿間,萬木千花,千花百草,穿過春的青綠蔥蘢,越過百花盛開的溫軟。行走過枝葉繁茂,奼紫嫣紅烈焰蒸烤。又跨過碧空如洗霜染秋白,紅葉秋風寒露捶打,經歷了一場場秋霜秋雨的鞭擊。等閒安然在初冬的陽光裡,就這樣腳不停歇的,一路就來到了冬天的冷雨初雪中。

  此刻,柿子可是真的紅了。高高掛在枝頭上的柿子,似一隻只小燈籠似的,在初冬的藍天下,醒目惹眼。那甜甜綿綿的柿子香,立時引來了各種鳥兒。也引來了各家的孩童,鳥兒歡笑的在枝頭啄食,孩童在樹下踮起腳尖兒仰著脖子伸手去摘,有的拿起杆子去勾那高高枝子上的柿子。

  老家院子裡院子外都有柿子樹,那是爸爸媽媽親手栽下的。每到柿子熟了的時候,鳥兒嘰嘰喳喳從四面八方圍過來,孩童也早早等在樹下。不用自己要,爸爸就主動去給那些孩童們摘柿子吃了。

  而且還要摘下來去分給四周的鄰居們吃呢,村子裡的人大多都吃過我家的柿子。爸爸媽媽總是說,這柿子樹栽在庭院裡本身就是結柿子吃的。咱們家吃不了那麼多,爛了也就可惜了,還不如分了吃了,讓人們都分享了柿子的甘甜,多好呀。

  每當柿子紅了,我的手機裡也就總是響起那熟悉而親切的聲音:“妮兒,你不是最喜歡吃柿子嗎?這柿子可是熟透了,今年的柿子可甜了,快回家來摘著吃吧。再不回來,我可給你就留不住了哈。回來晚了,可就都讓我和你媽分淨了。還有呀,也不知從哪來的一群群的小鳥,也天天飛來搶著吃呢。到時候沒有了,你可別哭鼻子啊。哈哈……”爸爸的爽朗的笑聲,震得聽筒都有些顫動,那聽筒好似也倍受感染了似的,嗡嗡的在隨著爸爸的聲音一起歡笑呢。

  “嗯嗯,爸爸,爸爸。聽到了,聽到了,我這幾天就回去啦,千萬可要給我多留點呀。”我回答著,是爸爸的電話。只要接到電話,就算再忙,我也要回家一趟的。因為,我知道爸爸不僅是讓我回家摘柿子,也一定是想我了呢。

  爸爸,我的爸爸,天下再普通不過的一位父親,也是這天下最和藹可親可近的父親,在我心中是最親切最慈祥的父親。爸爸參軍入黨,一輩子任勞任怨,不辭辛苦,把我們幾個兒女養大成人。我一直都是爸爸最疼愛的女兒,我一直都是爸爸手心裡的寶。

  讀書的時候,每次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告訴爸爸,我的學習成績。工作後,第一件事,就是我的工作上的事。等到成了家,那要說的事兒可就更多了,大事小事,這事兒那事兒,芝麻綠豆大點的事,我也和爸爸說說聊聊的。

  每次回到家,我都是會和爸爸一起做飯菜的。因為爸爸喜歡抿上幾口,我就總是幫著爸爸弄幾個可口的小菜,喜歡陪著爸爸喝上幾杯,聊一聊。

  爸爸吃飯從不挑剔,什麼也可以。爸爸一直生活儉樸,勤苦耐勞。別看爸爸很疼我,但是從來也不嬌慣我的。爸爸一直培養我養成好習慣,無論工作還是學習,要靠自己,要學會吃苦要有堅持不懈努力的精神。

  我的性格延續了爸爸的性格,那就是樂觀開朗。任何事情,在別人可能會很絕望。但,在我會看出希望來,會感覺並沒那麼壞,希望一定會有的。要堅強,要堅持不懈,更要吃苦耐勞。

  爸爸就是這樣的樂觀,也是這樣的對待生活,我也耳薰目染。一直都是樂天派,每天都快快樂樂的。更重要的是要與人為善,遇上任何事情,都要先讓著別人。多為別人想想,不要總是想著自己。

  就說這咱們家裡柿子樹吧,從來也沒去買上多少,都讓爸爸媽媽摘下來分給左鄰右舍的鄰居們吃了。爸爸說現在生活好了,也不再指望這柿子樹給咱去換錢花了。這柿子樹上的柿子,可是純天然的綠色食品呢,一點化肥農藥也沒用過。一時熟了,自家人也吃不了,不送給人們吃那是太可惜了。

  爸爸說要學會分享,自家吃了,只有自家人知道咱這柿子好吃,大家吃了,大家都知道這一樹的柿子好吃。一個人吃了,一個人甜,好呢?還是幾個吃了,幾個人甜好呢?那麼,大家吃了,大家甜,是不是更是好上加好呢?哈哈……

  
猜你喜歡:

1.關於柿子的宣傳廣告詞

2.描寫秋天柿子的作文

3.柿子的圖片

4.經典畢淑敏長篇散文

5.關於農村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