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創業的事蹟

  創業在推動科技進步、促進經濟增長方面的作用日益顯著,在世界各國,創業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引擎”。在這個創業時代裡,很多創業的事蹟在激勵著我們。那麼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就隨小編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夠有所幫助。

  一:

  大學生“玩”出千萬營業額網店

  5000元啟動金,玩票開出淘寶店

  去年3月,丁奔帶著玩票心態開出第一家賣棉拖的淘寶C店。而到今年9月,他已經運營管理著三家天貓店。在不到三個半月的時間裡,三家店的營業總額已經近千萬元。

  今年22歲的丁奔,是浙江工業大學之江學院商學院工商管理專業學生,台州椒江人。用他的話說,開淘寶店也是誤打誤撞。

  開淘寶店,是因為大學好哥們的父母是做棉拖批發生意,可以作為貨源提供。雖然淘寶上賣棉拖的淘寶店已經氾濫,但丁奔一算,合租學校裡的小倉庫、淘寶押金加部分貨款差不多5000元的成本就夠了。“投入不多,可以試試看。”

  去年三月,他拉回第一批12個款式的700雙棉拖。“第一步先拉同學朋友成本價買,2、3天后,慢慢有客戶來問價,我乾脆就虧本賣,賺人氣。”

  棉拖利潤低,生意好的時候,一天也就掙三四百元,差的時候就幾十塊。”丁奔把這個階段形容為一個人的小打小鬧。

  但在這期間,他也意識到:小規模的棉拖淘寶店在激烈的競爭中是難以生存下來的,必須依附大的平臺。他開始花大量時間鑽研網店的運營。

  成功的祕訣:態度誠懇+有想法

  轉機發生在今年9月。“原先從批發商處進貨,要比出廠價貴2、3塊,沒有價格競爭力。”回到老家創業的丁奔,想辦法找到了同在台州的拖鞋生產廠家,沒想到,廠家也正想找人合作運營電商平臺。

  “我向廠長提出,運營成本我承擔,利潤均分的合作方案。這相比其他運營團隊提出幾十萬運營費,再利潤抽成的辦法,要更有競爭力。”丁奔說,在多次爭取後,合作談成了。

  好運在半個月後再次降臨。“偶然的機會,我得知還有其他天貓店店主也在這家廠進貨,就輾轉聯絡上了對方。”沒想到,兩人第一次見面就非常投機,聊了十幾個小時。這位有2家天貓店,去年銷售額達100多萬元的店主,當即和丁奔提出合作意向。

  “其實當時我很矛盾。一方面怕耽誤學業,也怕同時經營3個店,步子太大,風險太大。另一方面,合作對方的天貓店規模大,當時開給我的條件不算好,但我很看重這個學習機會。”但3個月後的今天,丁奔很慶幸自己最終選擇了合作。他用坐時光機來比喻合作的好處,這兩家天貓他在我運營的3個月裡,銷售額達到了近700萬。運營過這類規模的天貓店後,他在運營自己那家銷售額200多萬的天貓店時,能更好地把握和預判了。“例如我現在會花2、3萬一天的推廣費來為自己的天貓店做推廣,壓力很大。如果沒有運營過另外兩家天貓店,我估計沒有這個心理承受力。” 平衡學業和創業,仍是創業大學生的難解題

  去年8月,早報曾報道過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研三男生寧沛然創業淘寶,10個月天貓店銷售額近2000萬的創業故事。寧沛然當時面臨著,創業後學業跟不上,畢業有點懸的問題。

  而難以平衡學業和創業的問題,同樣也困擾著丁奔。因為忙著淘寶創業,他有8門課需要補考。“我也考慮過要不要休學,但現在還是想爭取順利畢業。”

  兒子能否平衡好學業和創業,也成了丁奔爸爸的心頭大事。“他創業我不反對,但前提條件是學業不能落下太多。要是把握不好度,那就麻煩了。”

  而之江學院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副主任陳睿也是丁奔創業的指導老師。他告訴記者,丁奔這樣的創業型同學,此前學校裡並不多見。“我們現在在盡各種努力,例如幫他聯絡重修,以學校認可的競賽中獲獎等方式,來幫助他畢業。而今後,我們也制定某些課程有學分替代制等辦法,給創業同學更多的支援。”

  二:

  兩大學生開網店一年賺10萬

  一年前,重慶大學兩名大四學生下海觸網,到淘寶店開網店、做服裝零售。一年過去了,生意越做越大。兩人不但在沙區步行街開了兩家服裝店,網上生意也紅紅火火。目前,已獲10萬餘元純利潤。

  最初月入3000元

  “我們是時尚人,我們要做時尚領袖!”這是沙坪壩步行街王府井百貨大樓13樓一家服裝批發店的廣告語,今年24歲的大學生張鵬翔是這家服裝店的店主。記者昨日在該服裝店看到,除了琳琅滿目的衣物和裝飾品,三臺電腦擺放在服裝店的角落裡,電腦螢幕不停地閃動,顯示網上業務正在不斷進行。

  張鵬翔和宋美秋是重慶大學藝術學院同班同學,張鵬翔來自河南鄭州,宋美秋來自山東濟寧。去年1月,兩人聯手到淘寶店開店,最開始賣遊戲錢,隨後開始做服裝零售,其銷售物件是年輕時尚人士,尤其是大學生。“一邊上課,一邊開店,最初一個月可掙3000元。”張鵬翔介紹,當時他們採取的模式是,從沿海一些城市進貨,網上有訂單後,再從重慶將貨品通過快遞寄出去。

  放棄工作投資5萬

  去年7月,兩人順利從重慶大學拿到畢業證,當時,他們已在網上成立了“時尚領袖”工作室,服裝銷售重點從零售轉向了批發。

  “父母已為我聯絡了一家大銀行,月薪4000多元。”張鵬翔來自河南鄭州,為了繼續經營自己的網店,開啟重慶本地的服裝批發市場,他決定放棄這份誘人的工作,繼續留在重慶打拼。為了擴大規模,去年8月,張鵬翔每月花2000元,在沙坪壩步行街王府井百貨大樓13樓租賃了兩間民房,用以展示服裝和聯絡批發業務。“加上電腦配置、進貨費以及廣告費等,總投資約5萬元。”

  張鵬翔的女友馮雙梅是四川美院的一名在校大學生,也是該服裝店的營業員,她介紹,目前每天都有重慶本地商家來店看貨,加上網店,每月張鵬翔開店的總收入在8000元左右。

  將建大學生創業聯盟

  今年2月,張鵬翔登記註冊了自己的網站,除了繼續在淘寶店開店做零售外,兩人還在自己的網站批發銷售產品。張鵬翔今年的目標是,建立“大學生創業聯盟”,他準備在重慶高校裡建立100人的創業隊伍。

  “加入創業聯盟,大學生不用投資,就可以到淘寶店開店,貨品由我提供,店主賣貨所得的差價就是他的利潤。”張鵬翔說,目前已有西南政法大學、重慶師範大學等高校的學生加入到該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