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管炎形成的原因

  氣管炎為我國常見多發病之一,發病年齡多在40歲以上,吸菸患者明顯高於不吸菸患者,在我國患病率北方高於南方,農村較城市發病率稍高。誘發氣管炎的形成有哪些因素,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1、感染

  是引起慢性支氣管炎的一個常見的重要原因。支氣管炎初起多因呼吸道病毒感染所致,這些病毒侵入支氣管纖毛上皮細胞並在內大量繁殖,破壞粘膜和上皮細胞,使其失去保護作用,這使原來存在於呼吸道中的細菌如流感、嗜血桿菌、肺炎雙球菌等便有了致病作用。

  2、物理、化學性刺激

  長期吸菸及空氣被化學毒物、粉塵或有害的工業廢氣汙染,對呼吸道粘膜有刺激,損害了粘膜正常的清掃和防禦功能,便會引起慢性支氣管炎。據普查統計,長年吸菸的比不吸菸的患的慢性支氣管炎的病率高2 、8倍,而且吸菸量越大,發病率越高。

  3、氣象因素

  寒冷為慢性支氣管炎發作的重要誘因。許多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在冬季發病,主要是因為寒冷刺激可使纖毛運動減弱,氣管痙攣、毛細血管收縮,影響血液迴圈,使區域性抵抗力降低而易受感染等。此外,寒冷使粘膜腺分泌增加,吸入氣體溼化不足,痰液粘稠,呼吸道不暢,也是慢性支氣管炎的誘發因素。

  4、過敏

  特別是喘息型慢性支氣管炎的發病與過敏關係密切。如對塵埃、塵蟎、真菌、寄生蟲、花粉及化學氣體過敏,便可使呼吸道粘膜水腫、充血和支氣管痙攣而發生咳嗽和喘息。

  5、免疫功能下降

  本病50歲以上的老年人發病率高,這與老年人呼吸道區域性防禦及免疫功能低下有一定的關係。老年人腎上腺皮質激素與性激素分泌減少,使呼吸道粘膜萎縮,肺組織儲備能力降低,肺組織彈性減退。這些均是容易引起慢性支氣管炎和反覆發作的原因。

  氣管炎的臨床表現

  1、咳嗽

  其特點是長期反覆咳嗽,多在寒冷季節、氣溫驟變時發生,早晚咳嗽頻繁,白晝減輕。

  2、咳痰

  多為白色黏痰,或白色泡沫痰,早晚痰多。合併感染時痰量增多,且為黏液膿性痰。

  3、喘息

  部分患者可出現支氣管痙攣,引起喘息,多在急性期發作。

  4、體徵

  早期可無異常體徵或僅有呼吸音粗糙,隨病情發展肺部可聞及幹、溼囉音急性發作期乾溼囉音明顯增多,咳嗽咳痰後囉音可減少。喘息型慢性支氣管炎可聞及哮鳴音。

  氣管炎的檢查

  1、白細胞分類計數

  緩解期患者白細胞總數及區別計數多正常,急性發作期併發細菌感染時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可升高,合併哮喘的患者血嗜酸性粒細胞可增多。

  2、痰液檢查

  急性發作期痰液外觀多呈膿性,塗片檢查可見大量中性粒細胞,合併哮喘者可見較多的嗜酸性粒細胞。痰培養可見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及卡他摩拉菌等生長。

  3、X線檢查

  早期可無明顯改變,反覆急性發作者可見兩肺紋理增粗、紊亂呈網狀或條索狀及斑點狀,陰影以下肺野為明顯,此係由於支氣管管壁增厚、細支氣管或肺泡間質炎症細胞浸潤或纖維化所致。

  4、肺功能檢查

  一秒用力呼氣量和一秒用力撥出量/用力肺活量比值早期多無明顯變化,當出現氣流受阻時,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和FEV1與肺活量***VC***或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則減少***<70%***,當小氣道阻塞時,最大呼氣流速-容量曲線在75%和50%肺容量時的流量可明顯降低,閉合容積可增大。

  氣管炎的治療

  對細菌性急性支氣管炎患者,可以使用相應的抗生素;在大多數情況下,急性支氣管炎是由病毒引起的,幾天後將自行痊癒,無需抗生素;如懷疑合併有細菌感染或防止細菌感染,抗生素也可以考慮;避免吸菸。

  急性發作期的治療原則是控制感染,祛痰平喘為主。

  1、抗感染藥物

  根據痰細菌培養對抗生素敏感試驗的結果進行抗感染藥物的選擇,對未能確定病原菌者可採取經驗治療。較輕的患者口服或肌注即可。可選用青黴素肌注,阿莫西林、氨苄西林或頭孢氨苄口服,或環丙沙星,氧氟沙星或左氧氟沙星口服。嚴重者應採用靜脈途徑給藥,可選用青黴素,氨苄西林,環丙沙星、氧氟沙星或阿米卡星,頭孢拉定、頭孢唑林或頭孢呋,稀釋後分次靜脈滴注。抗感染藥物的療程視病情輕重而定,一般1~2周。

  2、支氣管擴張藥

  常用者有抗膽鹼能藥物,如異丙託溴銨,β受體激動藥,如沙丁胺醇或特布他林,通過定量吸入器,或以特布他林或丙卡特羅口服,長效抗膽鹼能藥物或長效β2受體興奮劑以及茶鹼類藥物,如氨茶鹼口服,或茶鹼控釋片葆樂輝\舒弗美口服,嚴重者可用長效抗膽鹼能藥物或糖皮質激素+長效β2受體興奮劑吸入。氨茶鹼稀釋後靜脈滴注,亦可配合異丙託溴銨或沙丁胺醇溶液通過霧化器吸入治療

  3、祛痰劑

  常用者有氨溴索,羧甲司坦,溴己新口服。如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者,可用生理鹽水或2%碳酸氫鈉或N-乙醯半胱氨酸經霧化器霧化吸入。以溼化氣道有利排痰。

  氣管炎的預防

  冬季鍛鍊尤其是在劇烈運動後半小時,易產生運動過敏症。有6%~8%的運動員曾在冬季室外鍛鍊時發生過運動過敏。老年人和婦女更易出現運動過敏反應。

  因為運動能使體內細胞攝氧量發生變化,寒冷空氣刺激面板,面板感受器傳導到下丘腦,受下丘腦支配的垂體會調節內分泌功能,使體內組織氨、內啡肽分泌增加而誘發過敏症。

  冬季天氣劇烈變化時,可暫停室外鍛鍊2~3天,改為室內活動;運動前要充分做好準備活動,以提高機體對寒冷的適應能力;鍛鍊時要掌握好運動量,一般不宜劇烈運動;鍛鍊前1~2小時最好不要進食,這有利於減少運動過敏症的發生。

  居室內因採暖而悶熱、空氣流通不暢、內外溫差加大,是導致冬季易患感冒的重要原因。因此建議,冬季居室不宜太熱,空調、暖氣要開放適當,並注意通過使用排風扇或開窗等適時調節溫度,使室內空氣保持新鮮,室內外溫差不致太大。同時,進出房間,要及時加減衣服,適應環境變化,防止引發疾病。

氣管炎如何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