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怎樣練腕力和發力

  羽球人員要動腦打球,不是不動腦擊球,叫打球先打腦,要研究對方弱點、致命地方,因人而宜,以人為本,堅持以我為中心,以主動為動力,以快速為法寶,以贏球增信心。下面是為大家收集的羽毛球怎樣練腕力文章,望大家喜歡。

  羽毛球的殺球時候球的力度練習:

  一,就是你的擊球動作要領要正確;

  二,就是要提高腕力的力量。

  怎樣練腕力呢?由易到難可分為:

  一、提重物。平時可以多做一些提東西的運動,這些看似好像對腕力沒有什麼關係,其實不然,提高自己的握力是為將來發展強大的腕力的基礎。

  二、指臥撐。用十個指頭著地的方法做俯臥撐。這是鍛鍊握力和腕力的第一步。在這一環節上堅持的時間越長效果會越好。

  三、單槓懸垂。時間越長握力越大。

  四、卷”千斤腕“。這種辦法對握力是很大的提高而且可以增強手的持握耐力,但鍛鍊起來相當費力。必須持之以恆而且每次鍛鍊完以後需要徹底放對前臂進行放鬆練習。可以將繩子所繫的重物加重,以提高強度。所吊重物為5公斤時,繩長 1.2米,可一口氣卷2個來回,此時右手握力可捏碎普通的茶杯。

  五、雙手側握舉體。即用雙手握住一個垂直於地的槓子,將身體舉起,至與地面平行。初聽覺得不可思議,其實不難,大約能一口氣做100個指臥撐的時候,就有能力做雙手側握舉體了,時間越長鍛鍊強度越大,此法是鍛鍊腕部爆發力的。

  無論以上任何方法,根據自身條件和環境限制,任選其一聯絡一段時間,都可以增強腕力,但若想有所成,必須持之以恆從易到難。

  羽毛球發力:

  發力=鞭打動作=揮拍速度

  大家都明白一個簡單的道理:速度=力量。也就是說速度與力量是成正比的。發力的做功效率的關鍵在於羽毛球拍的拍面在擊中球時的速度,也就是羽毛球拍揮拍的速度,而不是簡單的“你用多大的力量”。

  換句話說,你用的力量如果不作用於羽毛球拍的拍面,讓拍面的速度最大化,那你就會有所疑問:“我用那麼大的力,為什麼球飛不遠?”十幾年的羽毛球教學經驗告訴我,這正是造成許多羽毛球愛好者在發力技術方面理解偏差的癥結所在,也就是說,大家往往把發力的重點關注於用力的大小而不是揮拍速度的快慢。

  當然要用力。但我們不要忘記,是羽毛球拍在打球而不是我們的肌肉。我們要關注的是怎麼樣使用我們的肌肉讓羽毛球拍揮起來儘可能地快,這才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重點:

  發力=鞭打動作=揮拍速度。

  發力是“鞭打”的代名詞從另一個理解來看,羽毛球的發力也是“鞭打”動作的代名詞。我們小時候,特別是男孩子都玩過打“陀螺”的小遊戲。用一根短短的小木棍,頭上繫著幾根布條,再加上一個木頭做的陀螺,這些都曾經給予我們孩童時代許多的歡樂。其實,那個用木棍做的鞭子抽打陀螺的動作,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羽毛球技術的核心——“鞭打”動作。解析羽毛球中“鞭打”動作再進一步理解這個“鞭打”動作,其實就是一個加速動作的過程,是一個從靜止—慢速—加速—最高速—放鬆的過程。幾乎所有的羽毛球技術的發力核心都是這個過程。

  以高球為例:提起鞭子——羽毛球技術中的舉拍;鞭子向上揚起——羽毛球拍向後擺;鞭子從上向下抽打——羽毛球拍從後向前甩動;鞭子的前端擊中陀螺——羽毛球拍擊中羽毛球;最後的動作是一樣的,那就是放鬆。

  正確的握拍姿勢有利形成“鞭打”動作需要大家注意的是,握拍的細微差別也會影響發力及揮拍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