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煲養生湯

  又是一個養生的季節,煲湯成為了很多人養生的首選飲食。那麼養生如何煲湯呢?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養生湯的做法,希望對你有用!

  3款養生湯的做法

  羊肉蘿蔔枸杞湯

  健康功效:抵禦風寒,順氣消食。

  原料:羊肉200g,白蘿蔔100g,枸杞10g,料酒,鹽,花椒10粒,蔥、姜、八角1粒。

  步驟:

  1.羊肉切塊,用水泡1小時,泡出血水;

  2.準備好蔥姜、八角、花椒,用紗布包成料包;

  3.白蘿蔔切成滾刀塊,把羊肉焯水;

  5.羊肉放入湯鍋煮開,撇去其上面的浮末;

  6.加入料包後轉小火,煲至1小時至肉爛;

  7.加入鹽和蘿蔔繼續煲30分鐘;

  8.再加入枸杞煮5分鐘即可。

  鯽魚豆腐湯

  健康功效:健脾利水,中溫下氣,治反胃吐食,提高鈣的吸收。

  原料:鯽魚1條,豆腐1盒,姜3片,蔥3段,油、鹽、胡椒、料酒、雞精適量。

  步驟:

  1、鯽魚開膛去內臟,去鱗去鰓,洗淨抹乾,用鹽和料酒稍醃待用;

  2、豆腐切成1釐米厚的塊;

  3、砂鍋燒熱,放入少量油,將鯽魚放入,煎至兩面呈金黃色,加入蔥姜;

  4、加入足夠開水,加蓋,燒開後轉小火,煲40分鐘;

  5、加入豆腐,煮5分鐘左右,加鹽和胡椒調味即可。

  濃香豬蹄花生煲

  健康功效:豐胸食譜。

  原料:豬蹄1個,花生100g,胡椒粉1.5g,紅棗3粒,大料3個,薑片、當歸、參片、桂皮、鹽適量。

  步驟:

  1.豬蹄剁小塊用清水沖洗10分鐘;

  2.花生米用開水煮5分鐘,撈出瀝乾水分備用;

  3.洗淨的豬蹄開水焯燙過涼,把上面的豬毛剔除乾淨;

  4.煮過的花生放入沙鍋底部,再放上豬蹄;

  5.加入調味料、料酒,加適量的清水;

  7.大火煮開,關小火,然後在蓋子四周圍用錫紙密封,保證不漏氣;

  8.小火燉煮1個半小時後開啟蓋子加入鹽,再加胡椒粉調味劑即可。

  冬季煲養生湯的方法

  冬季煲湯推薦食材

  冬季飲食應進食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易於消化的食物,如粳米、玉米、小麥、黃豆、豌豆等豆穀類;韭菜、香菜、大蒜、蘿蔔、黃花菜等蔬菜、羊肉、狗肉、牛肉、雞肉及鱔肉、鯉魚、鰱魚、帶魚、蝦等海鮮類;橘子、椰子、菠蘿、桂圓等水果。為預防冬季常見病可常吃狗肉、羊肉、鹿肉、龜肉、麻雀肉、鵪鶉肉、鴿肉、蝦、蛤蜊、海蔘等。這些食物可增加熱量,防寒增溫。

  冬季煲湯可加山藥促進營養吸收

  山藥是冬季煲湯時最能“錦上添花”的食材,能使肉湯營養加倍,並大大利於肉湯中營養素的吸收。

  比如山藥胡蘿蔔牛肉湯,從口味上來說,山藥的柔潤和牛肉的鮮美相得益彰,還能讓湯汁乳白,鮮味柔和。山藥口感綿軟香甜,胡蘿蔔的一絲絲的甘甜,牛肉嫩滑爽口,三者熬成湯,湯色濃稠誘人,香味撲鼻,讓人慾罷不能。山藥富含多種營養物質,牛肉更是補中益氣的佳品,故而此湯不僅口味鮮美,還可以補脾養胃、益腎固精等。

  羊肉本身具有良好的溫補作用,在羊肉湯中加塊山藥,不但能夠驅寒氣,還能補虛損、溫腎陽、健脾胃、益精氣。有補脾益腎、溫中暖下之效,同時還能養顏通便。

  冬季煲湯放陳皮溫胃健脾散寒

  在湯裡放幾片陳皮,不僅能改善味道,能起到緩解胃部不適、治療咳嗽痰多的作用。

  陳皮,其實是我們平時所吃的橘子的皮,由於其放置的時間越久,其藥效越強,故名陳皮。中醫學認為陳皮味辛苦、性溫,具有溫胃散寒、理氣健脾的功效,適合胃部脹滿、消化不良、食慾不振、咳嗽多痰等症狀的人食用。現代研究表明,陳皮中含有大量揮發油、橙皮甙等成分,它所含的揮發油對胃腸道有溫和刺激作用,可促進消化液的分泌,排除腸道內積氣,增加食慾。煲湯時放入10克左右的陳皮即可。

  小貼士:陳皮偏於溫燥,有乾咳無痰、口乾舌燥等症狀的陰虛體質者不宜多食。

  煲湯小常識

  飛水:肉類燉湯前都應先將主料飛水—就是開水裡煮一下。這不僅可以去掉生腥味,也是一次徹底清潔的過程,還能使成湯清亮不混濁,鮮香無異味,一試就靈。當然,飛水也是有學問的。若冷水放肉,肉由水的冷到開,經歷了一個煮熟的過程,營養流失嚴重。最宜溫水下鍋,煮約7~8分鐘,不蓋蓋並適時翻動。開水下鍋也行,3~5分鐘即可。

  放鹽:對於燉湯來說,這還是個不小的問題。放鹽的時間在某種意義上能主宰湯的口味。不管是有的人說下鍋時就放鹽,還是半熟時放,都不對。鹽煮長了會與肉類發生化學反應,肉類裡的蛋白質被鎖定,湯味淡,肉也燉不爛。那麼鹽該何時放好呢?記住了,鹽和別的調味品一定要在湯已燉好時放。放鹽後轉大火10分鐘再停火,中途不揭蓋,不光味道全進去了,而且湯味更濃。注意,放鹽進去後不要攪拌,那會留下一股生鹽味。

  冬季煲湯食用禁忌

  1、忌亂補:一般來說,老人以補益腎氣為主。但具體到個人,又有氣虛、陽虛、陰虛、血虛和氣血陰陽共虛等多種情況,應視個人體質情況進補;

  2、忌過於油膩厚味:對於消化不良者,關鍵在於恢復脾胃功能。脾胃功能良好,營養吸收才有保證。否則補了也是白補。因此冬補應以容易消化吸收為好;

  3、忌單純進補:冬補只是養生保健的一個重要方面,但是,單純靠進補被不能達到理想境界,還應當有適當的體育鍛煉和腦力勞動,並注意調理好飲食,方有益於養生;

  4、忌偏補:中醫認為“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冬補切忌一味偏補,而應注意兼顧氣血陰陽,防止過偏而引發其他疾病;

  5、忌偏貴:補品並非越貴越好,關鍵在於對症進補。中醫有一句名言:“用之得當大黃是補藥,用之不當人參是毒藥。”所以冬補忌一味追求補品的珍貴難得,不對症的貴重補品,吃多了也未必是好事;

  6、忌流感進補:冬令流感咳嗽時不宜時補,否則後患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