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養生應該吃什麼

  冬至養生要注重禦寒保暖。最傳統的冬至習俗就是吃餃子和吃湯圓。除此以外,各個地區又有不同的冬至飲食傳統。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冬至養生食物,希望對你有用!

  冬至養生食物

  蓮藕豬脊湯

  原料:連骨豬脊500g,蓮藕250g,蔥段、薑片、料酒、精鹽各適量。

  做法:1.將蓮藕洗淨,切成厚片;豬脊髓洗淨,入沸水中氽燙後撈出,瀝乾水分。2.將豬脊髓與藕片同放入砂鍋,加適量清水,放入蔥段、薑片和料酒,用大火燒開後轉用小火慢燉約150分鐘至熟,撈去蔥段、薑片加入精鹽調味即可。

  功效:滋陰補髓。

  牛肉紅棗湯

  原料:牛肉250g,紅棗20g,精鹽、料酒、薑片、味精各適量。

  做法:1.牛肉洗淨切小塊;紅棗洗淨。2.將牛肉塊、紅棗同入鍋,加清水適量,放入料酒、薑片,燉至牛肉熟爛,加入精鹽和味精調味即可。

  功效:補中益氣。

  羊肉燉蘿蔔

  原料:白蘿蔔500克,羊肉250克,姜、料酒、食鹽適量。

  做法:1.原料洗淨切塊備用。2.放入適量清水,將羊肉入鍋,開鍋後五六分鐘撈出羊肉。3.重新換水燒開後,放入羊肉、姜、料酒、鹽,燉至六成熟,將白蘿蔔入鍋至熟。

  功效:益氣補虛,溫中暖下。

  冬至養生進補人群

  第1類人群:養生益壽者

  養生益壽,冬至進補就是個很好的養生保健方法。原則上說,有不足就要補充。例如,用腦多者應經常吃核桃,體力消耗大者,要及時補充水果、蔬菜等。補多少、怎麼補,要因人而異。

  第2人群:防春夏病者

  只要冬天調養得好,春夏發病就會少。正是基於這個觀點,冬補應以高蛋白、高熱量的食物為宜。可用各種魚類及牛、羊、狗肉,加放中藥人蔘、黃芪、桂圓、紅棗等,或做湯、或為膳。只要脾胃吸收好,進補後定會使人儲備更多的能量,從而增強免疫抗病能力。

  在膏方調節上述四類人群中,醫生會依據患者病歷,望、聞、問、切四診剖析。全方注重扶正祛邪,標本兼治,陰陽均衡,顧護胃氣,針對分歧疾病,採用分歧的治法綜合調整。

  很多人都知道冬至要進補,那麼冬至應該怎麼進補?確實,進補或許不適合所有人,但是以下的四類人在冬至進補卻是非常有必要的。看看您屬於哪一類人群呢?

  第3人群:易患冬病者

  慢性支氣管炎、凍瘡、尿多症等冬至病,在中醫看來是屬腎氣虧虛、陽虛外寒。調治的方法是溫藥和之。如熟附子、肉桂、海馬、狗腎、人蔘、甘草、枸杞子等皆可使用。除用藥進補,還可以食補之,如生薑肉湯對咳喘療效較好。中醫覺得,冬令進補服用膏方既能療疾,又能補虛,慢性咳喘病患者更宜膏方調節。

  第4人群:陽氣虛弱者

  時值冬至,天寒地凍,為一年中陰氣最盛的時候、陽氣最弱之季。陽虛的人常會流清水涕、手足冰涼、易生凍瘡、夜尿頻頻。這類人可用乾薑、人蔘、熟附子、辣椒、羊肉等共食之,三九天尤為需要。同時還可服用金匱腎氣丸等,以期陽氣生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