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養生粥食譜有哪些

  以溫養溫,以味養胃,絕對是秋季養生的絕佳選擇。各個季節有不同的養生粥,尤其是秋季養生,不如尋找適合自己的粥品。那麼秋季養生粥有哪些?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秋季養生粥食譜,希望大家喜歡。

  秋季養生粥食譜

  南瓜粥好

  現在的南瓜正是營養最佳的時候,南瓜粥現在也是當前應季最適合市民秋補的粥類。南瓜粥屬於溫性粥,與皮蛋瘦肉粥等涼性的粥類相比,溫和的南瓜粥則更容易適宜秋季人體胃腸溫補的需要。

  從中醫角度看,南瓜粥中性偏溫,常喝南瓜粥有補中益氣、清熱解毒的功效,還能平喘、消腫,因為南瓜味甘,秋季天氣乾燥,許多人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嘴脣乾裂、鼻腔流血及面板燥澀等症狀,中醫認為,秋燥與體內津液不足及肺陽虛有關,南瓜粥具有清火養胃健脾之功效,把它與一些生津養陰潤肺的食物共同煨食服用,對於改善秋燥症狀大有裨益。

  黑芝麻粥

  黑芝麻淘淨晒乾,炒熟研細,每次取25克,投入以100克粳米煮至將熟的粥內,加蜂蜜1匙,熬至粥稠食用。黑芝麻具有潤腸通便、益五臟、壯筋骨的作用。此粥能滋養五臟,潤燥通便,適用於肝腎不足、虛風眩暈、風痺、癱瘓、大便煤結、病後虛贏、鬚髮早白、婦女產後乳少等。

  白木耳粥

  粳米250克,白木耳15克,加水適量,共煮成粥。白木耳是秋季滋陰、潤肺、生津的滋補佳品。白木耳粥具有潤肺止咳、益氣補腎的作用。適用於陰虛內熱燥咳、氣陰兩虛等。

  蘋果粥

  蘋果500克,西米、白糖各100克,加水適量,共煮成粥。蘋果粥具有生津、潤肺、除煩、解暑、健胃等作用,適用於氣力不足、反胃、消化不良、腸炎痢疾、大便乾結、高血壓等。

  菊花粥

  菊花30克,粳米100克,先將菊花煎湯,取汁加米煮成粥。菊花粥具有散風熱、清肝火、明眼目等作用,適用於秋季風熱型感冒、心煩咽燥、目赤腫痛等病症,對心血管疾病也具有較好的防治作用。

  胡蘿蔔粥

  胡蘿蔔150克,去皮,清洗乾淨,切成碎末,同大米100克共煮成粥。中醫認為,胡蘿蔔性味甘、平,具有下氣利胸膈、補中安五臟的作用,此粥適用於便祕、腸胃不適、飽悶氣脹、消化不良等。

  枸杞粥

  枸杞30克,粳米100克,加水適量。同煮成粥。枸杞粥具有滋補肝腎、明目補虛等作用,適用於中老年人肝腎陰虧、視物模糊、腰痠腿軟等。

  土豆粥

  土豆100克,去皮,清洗乾淨,切成小塊,和大米100克共煮成粥。中醫認為,土豆味甘、性平,具有健脾和中、益氣調中的功效,此粥適用於胃燥、胃痛、便祕等。

  喝養生粥要杜絕以下誤區

  老人不宜天天喝粥三餐不能總喝粥。我國有句俗話"老人喝粥,多福多壽"。人老了,消化系統衰退了,適當喝粥的確有利於消化,但如果天天如此,反而對身體不利。

  長期喝粥有以下不利因素:因為喝粥不用細嚼,缺少咀嚼會加速老年人咀嚼器官的退化;粥類食物中纖維含量較低,不利於老年人排毒。

  吃飯必須咀嚼,咀嚼不僅要用牙齒把飯粒細細咬碎,同時還促使唾液分泌,唾液中所含的酶對澱粉也有初步的消化作用。缺乏咀嚼,唾液中的澱粉酶就不能將粥中的澱粉充分分解為麥芽糖,從而影響消化。唾液還有中和胃酸、修復胃黏膜的作用,喝粥時口腔幾乎不用分泌唾液,自然也就不利於保護胃黏膜。

  秋季養生飲食祕訣

  多粗少細

  粗指的是粗糧,多吃粗糧能夠增加人體的纖維,起到清腸排毒的功效,而長期吃細糧會降低身體免疫力,容易被細菌感染。

  多果少糖

  食糖過多,會使患糖尿病的機率增高,多食水果則能減少患腦中風的危險,而且還能防癌抗癌。

  多茶少煙

  茶對人體的益處很多,可生津止渴,消除疲勞,清肝明目,還能防癌,抗衰老,延年益壽等,而吸菸能使多種組織和器官產生生理和生物化學變化,使血氧量下降,血壓增高,免疫功能降低,導致各種疾病的產生。

  多水少酒

  常飲涼開水能促進新陳代謝,增加血液中血紅蛋白含量,改善免疫功能,而大量飲酒可損害胃腸黏膜,引起胃潰瘍、胃出血可傷肝,誘發心臟病和中風,酒後懷孕可能造成胎兒畸型或智力低下。

  多菜少肉

  食肉過多,會導致血脂、血黏度升高,體重超標等,而蔬菜不但味美可口,還能軟化血管,增強毛細血管彈性,清熱解毒,抗衰老。

  多嚼少食

  咀嚼不但能幫助消化,還可使人的患病率大大降低,有助健康。少食指適當增加飲食次數,減少每次的食量,這樣可減少腸胃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