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火旺喝什麼茶

  喝茶是降肝火最簡單有效的方法,你想知道有哪些茶能夠降肝火嗎?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降肝火的茶,希望大家喜歡!

  降肝火的茶

  1、菊花茶

  菊花茶味道微苦,可散寒清熱、清肝明目。不懂門道的人會選擇花朵白晰且大朵的菊花,其實又小又醜且顏色泛黃的菊花反而是上選。飲菊花茶,不用新增其它茶葉,只將乾燥後的菊花泡水或煮來喝即可。

  用菊花10克,枸杞5克,一同放入鍋加水煎煮成茶。適合肝火旺盛,出現頭暈腦漲、耳鳴、眼睛痛等症狀飲用。

  2、綠茶

  綠茶味略苦性寒,具有消熱、消暑、解毒、去火、降燥、止渴、生津、強心提神的功能。綠茶綠葉綠湯,清鮮爽口,滋味甘香並略帶苦寒味,富含維生素、氨基酸、礦物質等營養成分,飲之既有消暑解熱之功,又具增添營養之效。綠茶中的春茶是一年中品質最好的時候,尤其是在清明、穀雨前後上市的新茶,經過一冬營養的積累,茶葉內的遊離氨基酸、蛋白質等營養成分含量充足,茶葉的香氣、滋味都很爽。不過,綠茶略偏寒性,脾胃虛弱的人不可大量飲用,以免傷及脾胃。

  3、決明子茶

  決明子性微寒,泡出的茶有淡淡的青草香,味道較苦,對於肝火大的人,是個降火的良方,主要清熱、疏通肝氣。把單味炒決明子,直接泡茶飲用,直至茶水無色。現代藥理研究認為,決明子富含大黃酚、大黃素、決明素等成分,具有降壓、抗菌和降低膽固醇的作用。

  4、蜜糖紅茶

  沖泡紅茶,再根據個人口味調適量蜂蜜、紅糖。每天飯前喝1次,能溫中養胃、護肝驅寒,適合肝火旺,脾胃功能不佳者。

  5、枸杞茶

  枸杞子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維生素B1、維生素C等,具有補肝、益腎、明目的作用。可以泡茶飲用,還會緩解眼睛疲勞和酸澀。

  6、陳皮茶

  將幹橘子皮10克洗淨,撕成小塊,放入茶杯中,用開水衝入,蓋上杯蓋燜10分鐘左右,然後去渣,放入少量白糖。稍涼後,放入冰箱中冰鎮一下更好。常飲此茶,既能消暑又能止咳、化痰、健胃。

  7、桂花茶

  桂花從中醫角度講屬於辛溫的,可以跟綠茶或烏龍茶搭配來喝,這樣桂花的辛溫性和綠茶的寒涼性綜合後,對於脾胃虛弱但又想喝茶的人來說,則是非常理想的。

  每次沖泡桂花的量也不能太多,水溫不要太高,一般在85度左右就可以了。夏天很多人覺得面板乾燥,或由於上火而導致聲音沙啞,經常喝喝桂花綠茶或桂花烏龍茶,也可起到緩解作用。

  8、 玫瑰花茶

  用玫瑰花加水煮茶,經常飲用,尤其是經常加班的白領人士,可以準備一罐晒乾的玫瑰花,習慣每天早上就開始抓一把玫瑰花放入保溫瓶內加入熱水沖泡,經常飲用。可以緩解緊張、暴躁等情緒,具有舒緩功效。

  9、桑菊茶

  將桑葉、白菊花各10克,甘草3克放入鍋中稍煮,然後去渣葉,加入少量白糖,桑菊茶製成了。常飲這種桑菊茶,可散熱清肺潤喉,清肝明目,對風熱感冒也有一定療效。

  10、金銀花茶

  金銀花具有清肝明目、清熱解毒、平肝涼血、補血養血、抗病毒、加強防禦機能等作用,經常適量飲用此茶具有很好的保健功效,所以春季養肝護肝時節金銀花茶也是不錯的飲品之選。

  不同的茶所產生的功效也不相同。陰虛、口乾、喜抽菸、患心腦血管疾病的人群,建議多喝紅茶,可以活血化瘀。脾胃陽虛的人群,不能喝涼性的茶,如果想喝也必須要熱飲。消化不良的人群,建議可以選擇喝山楂茶,或者喝一些山藥和玉米水。

  降肝火的食物

  1、柚子

  在眾多的秋令水果中,柚子可算是個頭最大的了,一般都在一公斤以上,它在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左右成熟,皮厚耐藏,故有“天然水果罐頭”之稱。如果在吃了油膩又麻辣的火鍋後,吃幾片柚子,能有助於滋陰去火,健脾消食。

  2、牛奶

  很多人認為夏季喝牛奶會加重“上火”,引起煩躁,其實,夏飲牛奶不僅不會“上火”,還能解熱毒,去肝火。中醫認為牛奶性微寒,可以通過滋陰,解熱毒來發揮“去火”功效,而且牛奶中含有多達70%%左右的水分,還能補充夏季人體因大量出汗而損失的水分。

  3、草莓

  草莓不但好吃,還有藥用價值。中醫認為它有“去火”功效,能清暑,解熱,除煩。草莓中含有的胡蘿蔔素是合成維生素A的重要物質,多吃草莓具有養肝名目、清熱解暑、除煩的作用。

  4、西瓜

  西瓜性涼,吃了不會引起“上火”,心煩,而且含有豐富鉀鹽,能彌補人體大量造成的體內鉀鹽缺乏。但注意西瓜放入冰箱不要超過3個小時。有清熱解暑、除煩止渴、潤腸、利尿等功效,夏天可以多吃。

  5、西紅柿

  儘管一年四季都可見,但西紅柿在夏季最多,最甜,營養也最豐富。它同樣可以清熱解毒,平肝“去火”。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營養豐富,還能夠清熱解毒,平肝去火。

  6、大豆

  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還能夠滋陰、去火。

  肝火旺的食療方

  1、黃金蜆燉豆腐

  材料:豆腐300克,蜆50克,薑片3—5片,水1000毫升,鹽適量。

  做法:將新鮮蜆子洗去泥沙,吐沙後再放入切好的豆腐塊、薑片,加水蓋滿食材後,放到電鍋內,包上保鮮膜,外鍋放水1杯,等開關跳起後即可加上調味料食用。

  服法:1周2~3次當湯佐膳或點心食用。

  說明:這味燉湯可補脾養肝,補中益氣,祛溼去邪。蜆常被推薦為保健最佳食品。蜆中主要成份為肝糖及蛋白質,有助於肝細胞的修復,而且,蜆中含多種有機礦物質、維生素B2、B6與B12,利於身體各項機能的維護。蜆還含豐富的膽鹼,是不可或缺的營養。豆腐甘涼,清熱解毒,益氣和中,二物都有清熱利溼、養肝和中之功。

  2、紅棗炒木耳

  材料:紅棗15枚,白木耳15克,黑木耳15克,鹽、香油,蔥、姜適量,清水100毫升。

  做法:1、將黑、白木耳洗淨浸泡後,切成條狀備用;2、大棗洗淨***剖開***備用;3、姜入油鍋爆香後,放入準備好的黑、白木耳翻炒幾下後,再加入洗淨好的大棗,加水蓋上鍋蓋稍燜5分鐘後再快速翻炒,收湯後加入調味料即可食用。

  服法:當主菜佐膳食用,每週數次。

  說明:紅棗富含各類維生素,可說是維生素的寶庫。而木耳性味甘平,有清肺熱、養胃肝陰、滋腎燥之功效。木耳中含有一種膠質成分及豐富的鈣元素,可增加人體的免疫力。

  3、靈芝凍

  材料:靈芝10克,紅棗10枚,水500毫升,洋菜粉10克,冰糖適量。

  做法:靈芝洗淨加水,大火煮滾後轉小火煎30分鐘,過濾取藥汁後加紅棗續煮15分鐘後加冰糖,加洋菜粉煮溶後放入容器中,再放進冰箱中讓它凝成果凍狀,即可食用。

  服法:當點心食用。

  宜忌:腹瀉者、腸胃虛寒者慎用。

  說明:靈芝含有17種氨基酸和23種微量元素,能使人體延緩衰老,扶正固本、增強體質,中藥性味屬甘平帶微苦,有益氣安神定驚之功,加上紅棗的補中健脾效用,對於肝氣的疏導,肝火的平緩有很大的助益。

  4、馬蹄蛋湯

  材料:馬蹄250克,雞蛋1個,香油、鹽適量,清水1升。

  做法:1、準備雞蛋1個,並打鹹蛋花備用;2、將荸薺洗淨削皮切碎,加水煮沸,轉小火煮10分鐘後,加入打好的蛋花即可熄火,滴上幾滴香油、適量鹽即可食用。

  服法:佐膳或當點心食用。

  宜忌:腹瀉者暫停用。

  說明:荸薺甘寒,清熱化痰,利溼退黃。適用於常常容易出汗,有臭氣,胸悶胃口差,口苦黏膩,身體常覺重重的,容易疲倦,小便量較少且顏色較黃,舌苔黃膩,屬溼熱者的日常保健湯品。

  5、清爽芹果

  材料:芹菜***新鮮***、苦瓜、小黃瓜、青椒、青蘋果、蜂蜜適量。

  做法:取以上5種瓜果,一起榨汁,濾去渣取汁,再加入適量蜂蜜即可。

  服法:夏曰口乾舌燥、眼睛分泌物多時可每曰1次。

  說明:芹菜味辛、甘、性涼、清熱平肝,有健胃、降壓等功效,再加上其它的清熱蔬果,使果菜汁更有清熱解毒、養肝滋陰的作用。尤其對於容易有口苦、口臭、大便燥結、多眼屎等屬肝火旺者更是絕配。

  6、苡苓小米粥

  材料:苡仁60克,小米150克,土茯苓20克。做法:

  做法:將上述材料洗淨,將土茯苓用紗布包好,同煮成粥。

  服法:取出土茯苓喝粥,1週數次。

  宜忌:服時忌茶。

  說明:土茯苓性味甘淡平無毒,入肝、胃二經,可利溼解毒,健脾胃,利筋骨,消炎清熱;小米甘平;苡米甘淡微寒。全方清熱除溼,健脾整胃,對肝解毒能力差、容易出現溼疹,面板疾患,痙攣骨痛,惡瘡潰爛腫毒等症狀體質,都有預防兼治療的功效。

  7、丹蔘黃豆湯

  材料:丹蔘10克,黃豆50克,蜂蜜適量。

  做法:丹蔘洗淨放砂鍋中,黃豆洗淨用涼水浸泡1小時,撈出倒入鍋內加水適量煲湯。

  服法:至黃豆爛,揀出丹蔘,加蜂蜜調味即可食用。

  說明:補虛養肝,活血祛瘀。適用於慢性肝炎、肝脾腫大者調補。

  8、杞棗雞蛋湯

  材料:枸杞子30克,紅棗10枚,雞蛋2只。

  做法:枸杞子洗淨瀝乾,紅棗洗淨去核,一起放於砂鍋中,加清水適量燒開後,加入雞蛋煮熟,調味即可。

  服法:分2次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