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祛溼湯怎麼做_春季祛溼湯的做法

  春季想要不犯困、不長胖,春季祛溼湯要多喝!那麼你知道春季祛溼湯有哪些嗎?春季祛溼湯由小編來為大家介紹!

  春季祛溼湯

  1、炒扁豆木棉花燉鯽魚湯

  材料:炒扁豆、木棉花各15克,陳皮3克***中藥店有售***,蜜棗1~2個,鯽魚肉約100克,生薑3片。

  做法:藥材稍浸泡;蜜棗去核;鯽魚煎至微黃,濺入少許清水。一起與生薑下燉盅,加入熱開水250毫升***約1碗量***,加蓋隔水燉約1個半小時便可。

  功效:扁豆性味甘溫,能健脾化溼、和中止瀉。尤其炒後的扁豆健脾力更強,與木棉花陳皮燉鯽魚,為春溼時健脾祛溼的養生湯品。

  2、冬瓜薏米排骨湯

  材料:排骨250克,冬瓜500克,薏米適量,食鹽適量。

  做法:將排骨、薏米洗淨,冬瓜洗淨後不去皮切成塊狀;將排骨與薏米一同放入鍋中,小火燉90分鐘左右後加入冬瓜,再燉10分鐘左右;加入適量食鹽調味即可食用。

  功效:將冬瓜與薏米進行搭配,能夠達到清熱祛溼、利水排尿的效果,對於水腫、尿路疾病患者來說具有輔助性治療作用。

  3、老黃瓜煲豬腱粉腸湯

  材料:老黃瓜1斤,陳皮1角,碎瑤柱1湯匙,豬腱1斤,粉腸8兩,赤小豆2兩,扁豆1兩。

  做法:老黃瓜連皮一開二,豬腱、粉腸拖過水,赤小豆、扁豆、陳皮洗過,湯煲注清水燒開,放入豬腱煲15分鐘,下老黃瓜、粉腸、陳皮、赤小豆、扁豆煲1小時下瑤柱,再煲15分鐘,撈出粉腸、豬腱切成件狀,在半小時後,可再撈出湯料在碟中,排上粉腸、豬腱,湯水便可調入幼鹽飲用。

  功效:老黃瓜能除熱祛溼解火毒。扁豆、赤小豆俱有健脾化溼功效,加豬粉腸煲黃瓜湯,清熱當中更有理腸胃之食療作用。

  4、金針菇豆芽肉片湯

  材料:金針菇150克,黃豆芽150克,瘦豬肉240克。

  做法:瘦肉洗淨,瀝乾水,切薄片,用2湯匙生抽、半湯匙白砂糖和半湯匙生粉醃好待用;金針菇和大豆芽分別洗淨,去尾部;熱鍋放1湯匙油,下生薑和大豆芽爆炒,剷起;鍋內倒入5碗水燒開,放入炒好的薑片和大豆芽煮沸,下金針菇和肉片,煮至熟,下鹽調味食用。

  功效:清熱祛溼,利尿消腫,益智減肥。

  5、陳皮蓮子薏米水鴨湯

  材料:陳皮6克、蓮子肉30克、炒薏米30克、淮山12克、生薑10克、水鴨肉250克。

  做法:將水鴨肉用清水洗淨血汙,斬件;薏米用鐵鍋炒至微黃,蓮子去心洗淨,用水稍浸淮山,陳皮、生薑用水洗淨,然後將全部用料一起放進湯煲內,加入清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煲2小時,調味即可。

  功效:薏米具有很好的祛溼作用,用來煲水鴨能起到補脾健胃、祛溼止瀉的功效。陳皮蓮子薏米水鴨湯對溼氣重、大便稀爛、脾虛者尤為合適,而本身腹瀉,感冒咳嗽就最好避免喝此類湯品。

  6、沙葛豬骨湯

  材料:沙葛500克,豬扇骨500克,眉豆50克,赤小豆50克,扁豆50克,蜜棗2個,姜2片,水10碗。

  做法:赤小豆、眉豆、扁豆洗淨,浸泡1-2小時;豬扇骨斬大件,洗淨,汆水撈起;沙葛洗淨,去皮,去筋,切塊;煮沸清水,放入所有材料,大火煮20分鐘,轉小火煲一個小時,下鹽調味即可食用。

  功效:清熱祛溼,健脾開胃。

  7、橄欖陳皮燉水魚

  材料:潮州橄欖6個、陳皮1/3個、水魚200~250克、生薑3片。

  做法:橄欖切對半;陳皮浸泡;水魚洗淨,切塊,“汆水”。一起與生薑下燉盅,加熱開水1000毫升***約4碗量***,加蓋隔水燉3個小時便可。進飲方下鹽。

  功效:橄欖陳皮燉水魚除了解春困時的煩悶胃納差,還可祛春溼引發的各類面板疾患。

  8、淮山陳皮燉扇骨

  材料:新鮮土豬扇骨1斤2兩左右,斬成小件。新鮮鐵棍山藥2兩,洗淨去皮,切段。陳皮1/4個,洗淨備用。茨實、蓮子、茯苓各30克,洗淨備用。姜切3~4片備用。

  做法:豬骨在滾水中焯一下,飛去血水和肉腥味。將準備好的材料一起放入電壓力煲中,加水,煲30分鐘即可。若用的是老式湯煲,先大火滾10分鐘,然後轉小火煲1個鐘頭。臨上桌前,在煲夠火候的湯水中加適量鹽調味即可。

  功效:祛溼健脾。用豬骨煲湯,講究用豬肩胛位置的扇骨、靠近豬尾的尾龍骨來煲湯,這些位置的骨頭有祛溼的功效。

  春季祛溼茶

  1、枸杞薏米茶

  做法:薏米300克,枸杞子一把,紅棗2-3顆,冰糖、水適量。將買來的薏米揀出雜質,用清水淘淨並控幹水分;將薏米放入平底鍋中,鍋中不可放油,開小火翻炒烘焙薏米,直至炒出薏米香味即可關火;將紅棗剖成兩半或割開口子放入茶壺中,枸杞子可抓一小把放入,如喜歡甜味可放幾顆冰糖,再放入焙好的薏米,衝入滾燙的開水,浸泡5-10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薏米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溼、舒筋除痺、清熱排膿等功效,為常用的利水滲溼藥。薏仁枸杞茶養肝明目又利水祛溼,宜在春季養生飲用。

  2、茯苓薏米薑茶

  做法:茯苓15-20g,薏米20g,生薑3片。茯苓、薏米用清水略洗一洗,放一碗半水,浸泡30分鐘。加入生薑,點火,煮開後,轉小火煎煮30分鐘,水差不多隻有一碗時,關火,趁熱喝。第二次喝的時候,繼續加一碗水,煮開後煎20分鐘。還可以再喝一次,繼續加水,煎20分鐘。

  功效:茯苓不但去溼還健脾胃,再加上暖胃的姜,很適合胃不好、胃寒的人飲用。

  3、陳皮茯苓茶

  做法:茯苓5克,陳皮2克。茯苓、陳皮洗淨,放人保溫杯中,在杯中衝入熱水,等待5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健脾利溼,化痰減肥,健脾燥溼,化痰祛脂。

  4、二花蜜茶

  做法:木棉花10克,槐花10克,蜂蜜適量。木棉花、槐花放入砂鍋,加清水800ml,大火煮沸,小火熬煮15分鐘,去渣留汁,調入蜂蜜即成。

  功效:具有清熱祛溼,涼血止痢的功效。尤其適用於有痔瘡大便不暢或大便帶血的人群飲用。

  5、五花茶

  做法:金銀花、杭白菊、扁豆花、雞蛋花、木棉花各15克、鮮土茯苓、苡米50克。將上述材料洗淨後***鮮土茯苓宜斬成細塊狀***,加入適量水,煎煮半小時即可飲用***根據口味可以加入適量冰糖調味***。

  功效:選用的均為清熱、解暑、利溼功效之花,使其功效不言而喻,再加入利溼、解毒、利關節的土茯苓,及健脾利水、清熱、舒筋的苡米,使得本茶利溼效果更強。

  6、辛涼飲

  做法:薏米30g、藿香3g、佩蘭3g、白豆蔻仁3g,因為薏米很難用沖泡的方法來提取有效成分,先要用熱水煎煮薏米半小時,然後用薏米湯來沖泡另外三種茶材即可。

  功效:這四種植物向來被認為是祛溼的上品,暑溼季節服用可以幫助脾胃化解體內的溼氣。同時,薏米具有補益脾胃的作用,可以增強脾胃抗溼的能力,避免溼氣再次侵犯。

  7、木棉砂仁飲

  做法:木棉花10克,春砂仁3克。上2味一同放入杯中,衝入沸水,加蓋10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具有健脾祛溼的功效。適用於春夏季感受暑溼後出現腹脹、不思飲食、四肢困重的人群保健飲用。

  看了春季祛溼湯的人還看了:

1.春季祛溼湯有哪些

2.春季有哪些祛溼湯譜

3.春季清熱祛溼湯推薦

4.春季祛溼吃什麼比較好

5.春季祛溼茶配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