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上路長途自駕注意事項

  交通事故頻發,有很多人把矛頭指向了女司機和新手,其實很多女司機出一些很低階的交通事故也是因為是新手,駕駛不熟練的原故。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有哪些

  1. 儘量在安全的前提下,避開路面上的障礙物

  經驗豐富的司機從很遠處就可以判斷障礙物的高度和長度,然後決定是採取從車的中間過還是繞開障礙物。在這提醒的是路面上的木板類,儘量使輪胎不要壓到這類東西,因為木板類常常帶有釘子,如果高速行駛的車壓到釘子就會爆胎,對車輛和人員造成危險。 在你的視線完全給障礙物擋住,比如旁邊停著的車,有障礙物擋住的十字路口等等,一定要先減速,不要產生僥倖心理,哪怕是綠燈也要防止有人車橫穿馬路。

  2. 做為一個細心的司機,要養成良好的習慣,要在任何時候都能做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時時觀測車兩邊的側鏡,看看後面有無超車

  觀看各個鄉村路口有無人車出來,不要把視線直直的停留在前方的路面,要像雷達一樣掃描所有你能觀察得到的位置。音響音量要適中,要特別注意傾聽車的各種聲音,比如發動機的聲音,輪胎的聲音。

  3. 鄉村公路的行駛,要特別注意兩種動物,就是狗和牛

  狗和牛是不怎麼會避車的,如果是狗橫過馬路,在安全的前提下儘量避開,如果實在避不開,第一原則是保證人和車的安全,不要亂打方向為了避開一條狗而造成人員的傷害。如果在比較窄的路發現前方有一頭牛在路邊吃草,不管這頭牛有沒有動,都要先減速,因為在鄉村經常有牛綁在路邊,卻拉著牛繩走過對面公路吃草,如果不減速,萬一牛走動,牛繩就會橫在你的車面前了。

  4. 在雨天和霧天請大家一定要記得開啟你車的霧燈

  霧燈和車頭照明的燈所發出的光線是不一樣的,霧燈可以在雨天和霧天照得更遠更醒目,但我發現在下雨的時候,好多司機都不開霧燈或小燈,這樣其實是很不安全的。因為在下雨的時候,車的側鏡會全是水,很難看清後面的情況,如果你什麼燈都不開,在超車的時候,前車的司機看不見你超車,一但前車突然變道就會發生事故了。

  5. 車內如果有裝重物,要注意平衡裝載

  有的司機在卸完一半貨物後沒有重新平衡貨物繼續行車,因為車的重心發心變化,往往造成車輛側翻的事故。側翻是好多原因能造成的:不合理的剎車、路面的溼滑程度、路面的傾斜角度和方向、車速的判斷、方向盤的轉動幅度等等。

  6. 準確判斷行人的動態很重要

  如果一個行人走過馬路,他走到了路中間的分界線或已過了分界線時看到你的車行駛過來,這時行人突然往後退或往回走的概率是相當低的,大都是停止前行或根據你的車速選擇跑或走過馬路,所以我們這時應該採取減速,車從“人身後”過的避讓法;如果行人還未行走到中間分界線或企圖過馬路時,我們應該採取減速,車從“人前方”過的避讓法。這裡特別要說的是發生這種情況:當行人在橫過馬路時,見到你的車過來,不管是在哪個位置,如果行人猶豫不決,一會兒停住一會兒又想繼續過馬路時,這時我們一定要特別注意!因為我們無法判斷行人的具體動態,只有穩住方向把車速減到能夠安全避讓行人為止。此外就是要注意以下的行人:老人、兒童、打手機過馬路的人、雨天打傘和穿雨衣的人、嘻笑打鬧的人等等。

  7. 清理尾燈,檢查燈光裝置

  汽車在路上安全行駛,燈光裝置只是其中一個小小的構成部位,但也是不容忽視的,明顯和準確的訊號是給所有司機和路人一個判斷的條件,而現在的司機往往忽視這點,尾燈轉向燈髒了壞了也不去管它,導致發生追尾事故,如果尾燈出現故障一定要儘快修好後再上路。

  8. 超以下型別車輛時要特別注意

  拖拉機、農用車、機動三輪車,因以上幾種車在行駛的時候噪音比較大,駕駛者不容易聽到後車發出的喇叭聲,所以在超車時,要多響喇叭,加大超車距離。

  9. 重點注意不規則的“X”路口

  在交叉路中心點時必須要往左後方才能看到其它車道來車,都比“十”型路口難於看到左右兩側的來車,所以,我們遇到此“X”型路口時,千萬要注意提前減速,仔細看清兩側來車方可過此類路口。

  10. 與特殊車輛保持比較大的車間距離

  載客中巴車、公共汽車、計程車、載客三輪車、載客摩托車,以上這些車會因為爭搶客源或上下旅客,急打方向、急停,如果跟在後面一定要隨時準備剎車,防止追尾。

  11. 彎道超車,不管是路面標有允許超車的虛線、禁止超車的單、雙實線,儘量不要盲目超車,特別是單、雙實線,決對不允許超車

  如果一定要在彎道超車,這裡有一個安全超車的技巧:在超車前,從彎道處***半圓的直徑方向***觀測遠處是否有來車或來車的速度,從而決定是否超車,但彎道處有障礙物阻擋了視線,建議還是不要盲目超車了。

  12. 防範裝載加長物體的車

  比如滿載竹子或鋼管的拖拉機,如果後面沒掛上警示物,在夜間就更加危險了。曾經發生過駕駛摩托車的人追尾此類車,整個人讓竹子穿過身體,血淋淋的掛在上面,拖拉機走了很遠才讓人發現的慘狀。而且我們還要注意汽車的擺尾現象,遇到此類車時,要注意其轉彎、掉頭時車後的加長物體擺尾的範圍。在這裡提醒一下駕駛此類車的司機,不管是白天、晚上,一定要在加長物體上面掛上警示物,最好是反光標誌。

  13. 用手感覺輪胎氣壓變化的技巧

  當車在直線行駛的過程中,雙手平衡輕握方向盤,如果車的輪胎氣壓不平衡或扎到釘子慢慢洩漏的時候,方向盤和車身會向其中一個方向轉動,用手修正後還會不斷產生這種情況,此時應該停車下來檢查一下輪胎是否正常,提前預防輪胎突然爆胎。當然,路面不平整、風力的影響、機械故障等原因也會讓方向跑偏。總之,開車的時候要用心去體會、感覺車輛的動態,才能逐步提高駕駛技術。

  14. 夜間行車防追尾小技巧

  如高速路上,行駛當中發現前方有紅色尾燈燈光,即表示前車速度比你車慢。只要一出現紅色尾燈燈光,就要提前做好超車準備動作,觀看一下側鏡和倒車鏡,判斷後面的情況。如果不提前觀看後面的情況,往往會出現你到了前車後面準備超車的時候,剛好後面的車也同時在超車,在無法變換車道的情況下,你只有踩剎車減速,如果速度過快剎不住,就會發生追尾事故了。

  15. 用燈光提示作為司機預設的交流語言

  在路上經常會遇到對面超車的時候打出燈光,好多人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也不知道怎麼迴應,在這裡我簡單的說一下里面的含義。比如你在超車的時候,判斷對面車可能在你超車的過程中構成危險,此時你可以打出幾下閃燈。具體操作如下:一般是把轉向燈的把柄往上拔動後鬆開,即一次閃燈,告訴對面的車避讓一下,如果對面車也打出閃燈,即表示司機已經看到你在超車了,在允許的情況下就會避讓你。要是對面車沒作出反應,你就無法判斷對方的具體動態,在超車時就會猶豫不決,容易發生事故!如果是連續打出多下快閃,即表示車速較快或即將產生危險,請求緊急避讓的意思。在這裡,我希望開車的朋友們都有能夠預設這種安全的交流語言,明確的提示、互相禮讓才能讓大家都能夠安全行車。

  16. 停車後開啟車門前要養成觀看側鏡和倒車鏡的習慣

  一定要先看清後面是否有人或車輛靠近再開啟車門,避免開車門時後面的人或車輛撞上來。

  17. 養成條件反射踩剎車的習慣

  如前面車的剎車燈一亮,右腳隨即鬆開油門移至制動板踩剎車,這種良好的習慣可以縮短緊急情況下的剎車距離,提高自己的反應速度。

  18. 在雨天行駛,儘量避開路邊的積水

  當汽車一側的輪胎在一定速度下駛過積水,因為阻力原因,會導致方向盤猛的打向其中一個方向,如果速度快的話就會造成翻車,所以,雨天行駛中,手要平衡握住方向盤,而且要比平時稍微握緊些,特別是駛過有積水的路面,一定要用力握緊方向盤,避免方向跑偏。

  19. 坡頂儘量靠邊,不要盲目超車

  在看不到來車的上坡路,一般都是劃上單雙實線嚴禁超車的,如果你以為這種路段對面不會有人超車,而靠近中間分界線行駛的話,那你就很危險了!遇到此路段最好還是靠邊些行駛,現在的司機不是每個人都遵守交通規則的。因為我曾經幾次遇到行駛至坡頂時,突然迎面出現強行超車的危險經過,所以在這裡我把經歷寫出來讓大家都要小心防止類似這種事情發生,也告誡司機們在看不到對面來車,和嚴禁超車的路段不要盲目超車。

  20. 安全轉彎小技巧:“向右轉小彎,向左轉大彎。”

  這種駕駛技巧可以加大轉彎處兩車相會的安全距離,使兩車遠離路面的中間分界線,克服了汽車在轉彎時的慣性,而且還可以提醒司機減速,當然這是要靠司機朋友們都能夠遵循這種操作方法,才能夠更安全的操控汽車。

  新手上路安全駕駛解析

  第一項:瞭解儀表盤功能

  包括:車速表、轉速錶、里程錶、行程表、燃油表、水溫表、油壓警示燈、制動系統警示燈等。

  第二項:認識車的基本系統

  知道調整後視鏡、倒車鏡的基本原則。熟悉並正確使用轉向燈、大燈、雨刮器、喇叭等系統。

  第三項:調整好駕駛姿勢

  正確的駕駛姿勢對安全行車是非常重要的,不但可以消除長時間駕駛的疲勞,保證良好的駕駛視野,而且還可以使駕駛動作更準確、迅速與合理。駕駛姿勢主要與轉向盤及座椅有關。在坐進駕駛席之後,首先應該深深地坐在座椅後部,使腰部和肩部靠在椅背上。先感受一下座椅的前後距離和靠背角度是否合適,然後把手臂伸向前方,自然握住轉向盤的兩側。這時,必須使手腕能自由地彎曲,活動自由。腿部要有一定的活動空間,用腳踩離合器踏板、制動踏板或油門時不費力,而且身體不必前傾,此時的位置就基本合適了。如果不合適,可以前後滑動一下座椅的位置,或調整一下椅背傾斜的角度,使之達到上述要求。

  開車時不要過分緊張,很多新手初次上路之後往往感到腰痠背痛,主要就是因為坐姿不對,身體過分緊張,這樣全身僵直著與車較勁,腰痠背痛就在所難免了。行車過程中不要始終保持一個姿勢開車,要適當調整坐姿,以消除疲勞。

  需要強調的是,在調整好駕駛坐姿之後,千萬記得繫好安全帶,避免在行駛途中突然想起未系安全帶而導致緊張情緒和不安全因素。

  第四項:轉向盤的握法和操作

  駕駛姿勢調整好了之後,接下來就是轉向盤的握法和操作了。手握轉向盤的位置,以兩隻手握住轉向盤3點與9點鐘方向***即水平兩側***時手肘微彎為最佳,因為這可使手臂有充分的活動區域來迅速操作轉向盤。手握轉向盤時不要緊握,而是輕輕握住外緣。很多新手總是緊握轉向盤,造成手部大量出汗,影響動作準確程度,而且在換擋時還容易產生非正常打轉向盤的情況,埋下了事故隱患。

  轉向盤的操作依據車速快慢而有不同程度的轉向動作。車速越高,轉向盤的轉動幅度要越小。轉動時要雙手操作,以一隻手上推、另一隻手就下拉的方式接力轉動轉向盤。

  另外轉向盤有自動回正功能,在快速回轉時可放鬆手掌讓轉向盤自行快速回正,但並不是任由它自行旋轉,雙手仍需扶著轉向盤保持隨時可以控制的狀態。

  有些新手在汽車掉頭或大轉彎時,把手伸進轉向盤內側打方向,這就是俗話說的“掏輪”。這樣打方向看似省勁,但遇到緊急情況時,手不能及時抽回來做應急處理;遇上前輪方向突變,極易傷及手臂。新手應改掉這種不良習慣。

  第五項:正確操縱方向盤

  做到:打多少回多少、少打少回、慢打慢回、大打大回、快打快回。熟悉各擋位置及檔位間的切換。

  第六項:原地不著車熟悉擋位

  此時先看著換擋桿手柄頂端的擋位示意圖將離合器踏板踩到底換擋,注意有無倒擋鎖。在對擋位相對熟悉之後,將視線離開換擋桿,使用正常行駛時的換檔方式熟悉擋位。

  注意:原地換擋時如果掛不上擋,可在一次踩下離合器踏板後,再次踩下離合器踏板換擋,一般會順利掛入擋位。

  第七項:能夠協調離合器與油門間的配合。

  起步時,離合器踏板的操作要領,做到:起步平穩、不熄火、不闖擋、尤其在坡起、堵車、跟車時順利行車。

  第八項:熟練油離配合

  駕駛手動擋車型時,最佳的油離配合不但可以使車輛平穩起步行駛,使動力順暢輸出,而且還可以省油和延長離合器的使用壽命。這項技能往往是新手最不容易掌握的,經常會出現起步時熄火、車身抖動的情況。另外行車換擋時由於離合器鬆得過快容易造成頓車,這樣不但毀車,而且駕乘感覺非常不舒服。還有些新手由於離合器操作不熟練,養成了習慣性踩踏離合器踏板的毛病,造成離合器長期處於半離合狀態,加速離合器的損壞。

  正確的油離配合要結合車速進行調整。起步階段將擋位置於空擋,著車後踩下離合器踏板,將換擋桿掛入1擋,慢慢鬆開離合器,配合油門,起動汽車。踩離合器踏板時必須踩到底,在緩慢鬆開離合器踏板過程中感覺車身的抖動和移動趨勢,當車輛有輕微抖動並出現移動的趨勢後緩慢加油,繼續緩慢鬆離合,直至徹底鬆開,使車輛平穩起動。

  車輛在運動中換擋時油離配合同樣重要。隨著車速的增加,油離配合的過程逐漸縮短,即離合器踏板的鬆開速度要加快。為了保證換擋過程順暢,油門也要合理配合,千萬不要猛加油。比較理想的狀態是在換擋過程中車輛執行平穩,速度平緩提高,感覺不出明顯的瞬時減速和加速。反之,在減速降擋時要先適當制動,當車速合適時踩下離合器踏板換擋。

  第九項:很多新手不知道該什麼時候換擋,經常會出現低擋位高轉速的情況。正確的換擋應該是在汽車起步之後,隨著發動機轉速增加,配合不同車速,換入相應擋位。

  通常,當轉速提高到一定程度,發動機工作噪聲就會增大,此時就必須升擋,換擋的時機一般在發動機轉速為2 500~3 000 r/min之間***不同效能的發動機會有所不同,使用時要先閱讀使用手冊***。新手若沒有學會根據發動機聲音變化換擋,可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觀察一下轉速錶,感受在最佳換擋轉速時發動機的聲音變化。減速換擋原理相同,但應注意當車速過快時,先將車速降低到相應範圍內,然後再進行換擋。

  有些駕駛員習慣於根據車速換擋,但此種做法不太適合新手,因為新手的速度感往往還沒有建立起來,建議新手還是採用根據發動機轉速換擋的方法。但大家還是應該瞭解不同速度階段的相應擋位。以5擋手動變速器的車輛為例,通常情況下,起步後當車速低於20 km/h時應選擇2擋,當車速為20~60 km/h時選擇3擋,當車速在60~80 km/h之間時掛入4擋,如果車速超過了80 km/h就可以掛入5擋了。

  第十項:認真觀察

  駕駛員坐在車裡視野有限,單憑肉眼通常只能看清前方的情況,對於左、右和後方的情況只能藉助車內後視鏡和2個車外後視鏡了。而一些駕駛動作,如轉向、倒車、併線和超車等,必須藉助後視鏡方能安全完成。因此新手上路首先要學會通過後視鏡觀察路況,進而實現“眼觀六路”。特別是對於一些學車時駕駛貨車的駕駛員,學會用後視鏡觀察路況尤為重要。在實際駕車過程中,新手往往是緊盯著前方,而忽略了左、右、後、上和下5個方位,那麼如何才能做到“眼觀六路”呢?

  在保證車輛在車道中央行駛且路況不甚複雜的情況下,強迫自己將緊盯著前方的目光移出一些,用眼睛的餘光分別觀察3個後視鏡、路面及車輛前上方,保持你的中心視野能掃視到廣闊的路面狀況——前、後、左、右、上和下。前方觀察要儘可能遠;後方觀察靠中、左和右3個後視鏡,看到後方所有車道上跟車的距離和速度;左、右觀察從路的最左到最右,包括對面來車,左、右路邊的停車、行人和路口裡欲轉出的車輛;往上看要看到路牌和訊號燈;往下看要看到路面標誌線和路面障礙。

  在擴大視野的過程中車速不宜過快,而且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逐步擴大觀察的範圍。

  路上開車長時間凝視一個物體很危險。因此要鍛鍊自己的目光移動,不要太專注於某輛車***如前車***或其他事物,要學會走馬觀花。另外在併線或超車前,要經常探視反光鏡,避免盲區的影響,隨時掌握汽車後面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