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寶寶新增輔食注意事項

  一歲寶寶新增輔食該注意什麼?下面小編告訴你有哪些,一起來了解吧!

  有哪些?

  1、避免寶寶厭食、偏食。寶寶慢慢表現出對食物的喜惡,甚至不願意嘗試新食物。因此,爸媽要做好榜樣,不要在飯桌上挑食,以免給寶寶留下某些才不好吃的印象。其次,吃飯前要控制寶寶的零食攝取量,特別是在飯前1小時內。爸媽還應經常變動寶寶輔食的種類和口味,這樣是改變寶寶厭食、偏食的方法。

  2、適量攝入蛋白質。寶寶的胃腸道很柔嫩,消化器官沒有完全成熟,消化能力是有限的。蛋白質做為構建身體和發揮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質,如果攝入過量則會增加嬰幼兒的代謝負擔。而長期攝入精細的蛋白質,也可能會影響寶寶的消化道處理能力,最終導致影響寶寶身體健康。

  其實,蛋白質只是寶寶營養攝取的一部分,其它如谷糧、蔬果等也是寶寶能夠健康發育的重要元素,爸爸媽媽要做的,其實是保證寶寶營養攝入多元化、做到平衡膳食。

  3、鍛鍊寶寶咀嚼能力。寶寶吃東西的神情越來越堅定,咀嚼食物的能力越來越強。此時寶寶的選單中必須增加食物的種類來鍛鍊寶寶的進食能力。如可增加寶寶自己拿在手上吃、靠門牙就能咬斷的食物。

  4、培養良好進食習慣。爸媽們應該在培養寶寶良好的進食習慣方面下功夫。首先讓寶寶在固定的時間、固定的地點吃飯,甚至所坐的桌椅、所用的碗碟勺子也要固定。吃飯時不要讓寶寶一邊吃一邊玩,更不能養成寶寶前邊跑,大人後邊追著喂的壞毛病。另外在吃飯時,還必須將那些可能會轉移寶寶注意力的東西或玩具移開,使他專心致志地吃飯。

  5、防治寶寶營養過剩。營養過剩會影響寶寶的大腦發育和身體健康,其最明顯的表現就是肥胖。因此,為預防由營養過剩引起的肥胖,爸媽們要定期給寶寶做檢查,測量體重、身高。如果發現不正常升高情況,就需要及時遵照醫囑控制飲食。同時也要培養寶寶熱愛運動的天性,讓寶寶多爬行,這樣也能促進寶寶對事物的消化吸收。

  一歲寶寶攝取蛋白質食譜推薦:

  1歲的寶寶,每日蛋白質的供給量大概為35—40克,這個階段寶寶的飲食已經非常豐富,爸媽可以通過肉、蛋、魚、豆類及各種穀物類來給寶寶提供足夠的蛋白質。例如:每天400—500毫升乳製品+魚肉類100克***約等於大排半塊、或兩片魚肉***+豆製品類50—100克+蔬菜水果類各50—100克***約等於5顆小青菜或一根香蕉***+米飯類100克***約等於1/3碗的飯***。

  補充蛋白質時要注意奶類與固體食物的比例應為40:60,每天應該給寶寶提供乳類500毫升,如果是在一歲以前斷奶,應當喝嬰兒配方奶粉,喝母乳的量逐漸減少,要逐漸增加喝牛奶的量。廣泛地選擇各類食物並增加食物在形狀、顏色上的巧妙搭配,可以讓寶寶愉快地吃下他不喜歡的食物。

  1、雞汁南豆腐 食材:100克南豆腐,雞肉15克,油3克,木耳、蔥末、醬油、味精少許。做法:燙熟南豆腐,將100克南豆腐切丁。下入消毒鍋中燙熟,瀝湯,裝盤。炒雞汁,預備15克雞肉,斬成碎丁,用水澱粉和鹽煨好。將3克油燒熱,將雞肉,水發木耳末,蔥末,醬油,味精等一起煸炒,加入湯約100毫升,勾芡,然後將芡汁淋在南豆腐上。

  2、蝦皮雞蛋羹 食材:土雞蛋2個、蝦皮或者小鮮蝦1撮、醋少許、水***溫***140毫升。做法:雞蛋打散。蛋液加溫水打勻。過篩倒入燉盅中。蝦皮或者小鮮蝦清洗乾淨,熱水燙一下,擠幹水份備用。燉盅中,加入蝦皮。蓋上蓋,上鍋中火蒸15分鐘左右。蒸好的雞蛋羹加點醋和香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