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的作用和禁忌

  柿餅比柿子更安全,那麼柿子幹泡水怎麼樣呢?有什麼功效?下面是小編推薦給大家的,供大家參考。

  柿子的作用

  1、清熱止咳

  柿餅上的柿霜具有清熱潤燥、化痰止咳的功效,對於肺熱咳嗽、喉痛咽乾、口舌生瘡等症有明顯的療效.

  2、降氣止咳

  柿蒂對於呃逆、噁心、百日咳及夜尿症等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3、降壓止血、抗菌消炎

  柿葉製成茶,經常飲用,能增進機體新陳代謝,利小便,通大便,淨化血液,使機體組織細胞復甦,並對穩定和降低血壓、軟化血管、防止動脈硬化、消炎等均有益處.

  4、適合於甲狀腺病人食用

  新鮮的柿子含碘量很高,甲狀腺腫大的患者食用柿子有一定的益處.

  5、防治便祕、痔瘡

  食用柿餅能調和胃腸,對於防治便祕和痔瘡出血等症有一定的好處。

  吃柿子的3個不宜禁忌

  1、不宜空腹吃

  柿子含有較多的鞣酸及果膠,在空腹情況下它們會在胃酸的作用下形成大小不等的硬塊,如果這些硬塊不能通過幽門到達小腸,就會滯留在胃中形成胃柿石。小的胃柿石最初和杏子核一般大小,但會愈積愈大。如果胃柿石無法自然被排出,那麼就會造成消化道梗阻,出現上腹部劇烈疼痛、嘔吐、甚至嘔血等症狀。

  2、不宜大量吃柿子

  柿子中的鞣酸能與食物中的鈣、鋅、鎂、鐵等礦物質形成不能被人體吸收的化合物,使這些營養素不能被利用,因此多吃柿子容易導致這些礦物質缺乏。又因為柿子中含糖較多,所以人們吃柿子比吃同樣數量的蘋果、梨更有飽腹感,從而會影響食慾,並減少正餐的攝入。一般認為,在非空腹的情況下,每次吃柿子以不超過200克為宜。

  3、不宜連皮一起吃

  有的人感到吃柿子的同時咀嚼柿子皮比單吃柿子更有味道,其實這種吃法其實是不科學的。因為柿子中的鞣酸絕大部分集中在柿子皮中,在柿子脫澀時,不可能將其中的鞣酸全部脫盡,如果連皮一起吃更容易形成胃柿石,尤其是脫澀工藝不完善時,其皮中含的鞣酸更多。

  幾種人不宜吃柿子

  柿子中含糖量較高,對糖尿病及慢性胃病的治療不利;

  柿子中的單寧可影響鐵的吸收,對缺鐵性貧血病人的治療不利;

  心肌梗病人不宜吃蘋果、柿子、蓮子等,因這些水果中含有鞣酸,能引起便祕,促使病情加重;

  柿子性寒涼,對脾胃或因外感風寒而咳嗽、嘔吐者不利,因而這些病人最好不要食用柿子;

  另外,氣虛、體弱多病、病後初愈者,產後婦女及胃酸過多者也應以不吃柿子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