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正確胎教帶來的危害

  適當的胎教對胎兒身體、智力的發育肯定是有積極意義的,它增加了對胎兒的良性刺激,給胎兒成長創造了更好的環境和氛圍,使胎兒鍛鍊並增強自身的發展潛力,提高了胎兒的綜合素質,這一點是可以肯定的。有哪些?本文是小編整理的資料,僅供參考。

  

  胎兒在母親肚子里長到4個月大時就有了聽力;長到6個月時,胎兒的聽力就發育得接近成人了。這時進行胎教,確實能刺激胎兒的聽覺器官成長。但許多孕婦進行胎教時,卻是直接把錄音機放在肚皮上,這是不正確的,甚至可傷害胎兒的聽力。

  4~6個月胎兒的耳蝸雖說發育趨於成熟,但內耳基底膜上面的短纖維極為嬌嫩,當受到高頻聲音的刺激後,很容易遭到損傷。輕者,嬰兒出生後可能聽到說話聲,卻聽不見高頻的聲音;重者將會給小寶寶造成一生無法挽回的聽力損害。因此,孕婦千萬不能將傳聲器貼在腹部進行胎教。

  嬰兒常聽音樂可致孤僻

  大多數父母以為讓嬰兒長期聽音樂,一方面可以安撫嬰兒,另一方面可以培養嬰兒溫和的個性。但嬰兒如果常聽音樂,卻可能養成沉默孤僻的個性,還會喪失學習語言的能力。所以,在嬰兒咿呀學語的時候,父母不能每天長時間給嬰兒聽音樂,否則,會喪失學習語言的環境,久之,就會失去學習語言及說話的興趣,反而養成沉默孤僻的個性。

  立體聲音樂危害更大

  嬰兒的聽覺器官正處在發育階段,鼓膜、中耳聽骨以及內耳聽覺細胞都很脆弱,對聲波的敏感性很強,很容易發生聽覺疲勞。尤其是嬰兒帶上立體聲耳機收聽音樂,由於音量較大、耳機閉塞外耳道口,立體聲音樂進入耳道內沒有絲毫的緩和與迴旋的餘地,直接刺激幼嫩的聽覺器官。時間一長,就會使嬰兒的聽力受影響。調查發現,經常聽立體聲音樂或使用立體聲耳機的嬰兒,年齡越小,聽覺器官受損程度也就越嚴重。因此,嬰兒不宜長時間聽節奏明快、優美動聽的立體聲音樂,更不要讓嬰兒用耳機聽,以防對嬰兒聽力造成危害。

  常見的胎教的方法

  1、語言胎教:指父母用文明、禮貌、富有感情的語言與子宮中的胎兒進行對話,刺激胎兒大腦的生長和發育。據醫學研究證實:父母經常與胎兒對話,能促進其出生以後在語言及智力方面良好發育。準父母可以通過講故事、唱歌等方式對孩子進行語言胎教,科學實驗研究證明,準爸爸積極參與胎教的整個過程,寶寶出生後性格更堅強;與爸爸的感情更融洽,獨立能力更強。所以,專家建議準爸爸要積極參與到胎教中,經常與胎寶寶聊天,給他講故事,能給寶寶很大的安全感。

  2、撫摸胎教法:指孕婦本人或者丈夫用手在孕婦的腹部輕輕地愛撫胎兒,引起胎兒觸覺上的刺激,以促進胎兒感覺神經及大腦的發育,是一種充滿愛意的胎教方法。

  3、光照胎教法:通過對胎兒進行刺激,訓練胎兒視覺功能,幫助胎兒形成晝夜週期節律的胎教法。

  4、音樂胎教法:現代醫學證明,良好的、科學的胎教音樂可讓母親與胎兒同時受益,一方面是可促進孕媽媽大腦分泌一種有益於健康的物質,可讓孕媽媽保持良好的情緒及愉悅的心情,進而改善胎盤的供血狀況,對寶寶的健康發育有利。從另一方面說,胎兒確有接受教育的潛在奇能。而音樂胎教開始的時間最好也是孕期的第17周,胎兒的聽力從這個時候開始發育。

 

  5、運動胎教發:孕婦在懷孕期間可以進行適當的運動,如胎教瑜伽、散步法、游泳等。適量的運動不僅能幫助孕婦增強體質,為順產做準備;同時在運動過程中孕婦會吸入更多的養分和氧氣,為發育過程中的寶寶吸收,利於胎兒大腦發育,還會起到鍛鍊胎兒肢體協調性的作用,促進寶寶肢體發育。

  懷孕第四個月注意事項以及胎教

  懷孕第四個月胎教

  現代醫學把胎教的內涵擴充套件為:保持孕媽咪心情愉快,生活規律,飲食均衡,環境衛生、安靜,創造最優良的條件以保證胎兒正常發育,採用某些適宜的方法對胎兒進行感覺教育。這種教育是通過母體對胎兒的綜合影響來實施的,也就是說,胎教是一項系統工程,它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科學地“養胎”,二是開拓地“教胎”。

  胎兒的發育狀況

  妊娠至第四個月時,胎兒體重達1OO~120克,身長則達15釐米。胎兒面板在顏色加紅的同時,也加厚了,臉上長出叫“毳毛”的細毛。此時,胎兒的胳膊、腿能稍微活動了。內臟的形態發育完成,心臟搏動得更加活躍,消化器官、泌尿器官等開始具有功能,並有尿意。中樞神經方面,腦部重要的記憶系統“海馬”開始在大腦中形成,大腦將覆蓋間腦併產生免疫物質。製造血液的地方由肝臟移至脾臟。嘴形亦大致發育完成。胎盤形成了,與母體聯結也更加緊密,流產的可能性大大減少。由於胎盤長出,改善了母體的供給和營養,胎兒的成長速度加快。胎膜長結實了,羊水的數量也從這個時期開始急速增加。

  這時的胎兒已能完成全身上下的運動,手指、腳趾、手腕等細小動作亦相當發達。同時,手可移至身體各部位,如摸摸膝蓋、摸摸臍帶、兩手放在臉部的前面做有節奏性的移動,偶爾亦做些跳躍的運動,還可用手搔頭、搔臉等。

  對於外來的刺激,身體仍然沒有較強烈的反應。能做開口運動,呼吸器官發達起來,但肺部組織尚未具有功能。耳朵從懷孕第四個月開始可聽到子宮外部的聲音,如果突然聽到很高的聲音,胎兒會做出迅速的反應。

  如果孕媽咪聽自己喜歡的音樂,胎兒也能感受到愉快的氣氛,而活潑地動起來,如果孕媽咪聽到自己不喜歡的樂曲,根本無心欣賞,那麼腹中的胎兒也會停止移動。這說明,孕媽咪的喜惡會間接地影響到胎兒。

  孕媽咪的腹部開始增大

  隨著孕期的進展,胎兒及其附屬物***胎盤、羊水***日漸增長,至足月時胎兒重達3~4千克,胎盤、羊水各重約0.5千克,再加上子宮肌肉的增生及肥大,故妊娠後子宮按月增大。 早孕3個月內***自末次月經第一天算***,子宮底尚未超出小骨盆腔,通過婦科檢查方能查出增大。4個月左右,孕媽咪平臥時可在下腹正中捫及子宮的上緣,此時腹部外形尚無明顯變化。妊娠5個月後,子宮底升至肚臍水平或以上時則表現出腹部增大,雙胎時更為明顯。

  由於腹部增大是漸進性的,孕媽咪均能適應,但若在短期內迅速增大,則可引起胸悶、氣促、心慌及不能平臥等壓迫症狀,乃屬異常,應及時就醫,查明原因。

  依孕媽咪身材的高矮、骨盆的傾斜度及腹壁鬆緊度的差異,腹部形態有所不同,部分孕媽咪腹部均勻性增大,顯得腰部增粗,另一部分孕媽咪腹部向前突出,皆屬正常。腹部前突並伴有明顯下垂者稱為“懸垂腹”,若發生於初產婦時,要警惕胎頭與骨盆***不相稱。

  怎樣進行語言胎教

  為了促進胎兒大腦的進一步發育和強化對語言的感覺,夫妻在胎兒4個月時,可以開始用語言直接進行胎教。

  現代醫學已經證明,生活在子宮裡的胎兒是個能聽、能看、能感覺的小生命。孕媽咪對外界事物的感覺都能通過某種途徑巧妙地轉化為資訊刺激,直接作用於胎兒。所以,這時的孕媽咪就要抓住這個最早的教育時期,加強與胎兒之間的交流,對他施以語言的良性刺激,以影響胎兒的精神世界。

  語言胎教包括放CD給胎兒聽、為胎兒講故事等。給胎兒放CD時,可選擇詞彙簡潔、生動、形象的小故事、兒歌、民謠等;為胎兒講故事時,孕媽咪可以任意發揮,根據自己的生活編一些小故事或讀故事書,內容宜短,句子宜簡單,輕快和諧,故事內容壓抑、恐怖的不要給胎兒講。講故事時,孕媽咪要用親切、溫柔的語調,把胎兒當成個大孩子,聲音要緩和,吐字要清晰,充滿愛的色彩娓娓道來。除此之外,孕媽咪還可給胎兒朗讀一些輕快活潑的兒歌、詩歌、散文以及順口溜等。在前面的章節已詳細列舉了語言胎教的參考內容,這裡就不一一介紹了。

  語言胎教每日可進行1~2次,每次10分鐘左右,要在胎兒醒著時進行***可以通過是否有胎動來判斷***。

  專家溫馨提示

  父母每天定時用手電筒***弱光***作為光源,對胎兒進行照射,叫“光照胎教”。具體的做法是:在溫室內將孕媽咪腹部袒露,將光線照射在孕媽咪的腹部上,每次5分鐘左右;結束前可反覆多次關、開手電筒,讓胎兒有個適應的時間,以減少對胎兒視力的不良刺激,切忌光線過強。大多數時候,可以用各種顏色的彩燈先後照向腹部,1~2分鐘轉換1次,而且燈光要活躍,由近而遠,逐漸形成多種形式。孕媽咪也可以迎著陽光散步,讓太陽溫暖、柔和的光線直射在腹壁上,刺激胎兒的視覺發展。

  怎樣進行運動胎教

  早在懷孕第七週,胎兒就開始了自發的“體育運動”如吞嚥、咂嘴、握拳、蹬腿、轉體、游泳等。在生長髮育的過程中,胎兒的全身骨骼、肌肉和各器官在運動中不斷得到鍛鍊和發展,胎兒在運動中逐漸長大。

  運動胎教就是要孕媽咪在胎兒自發運動的基礎上,適當、適時地幫助胎兒進行運動刺激和訓練。也就是說,要適時、適當地進行一些運動刺激,促進胎兒的身心發育。

  運動胎教的具體做法是:孕媽咪仰臥,全身放鬆,先用手在腹部來回撫摸,然後用手指輕按腹部的不同部位,並觀察胎兒有何反應。開始時動作宜輕,時間宜短,等過了幾周,胎兒逐漸適應時,就會做出一些積極反應,這時可稍微增加點兒運動量。每次時間以5分鐘為宜。

  怎樣進行撫摸及對話胎教

  這個階段,夫妻除了實施上述胎教法以外,還應繼續開展前階段所實施的撫摸及對話胎教。 這個階段的對話胎教需要準爸爸的積極參與。對於孕媽咪而言,與胎兒的溝通嚴格地說從懷孕第一天就開始了。母子之間的生理資訊、行為資訊、情感資訊早已有了雙向傳遞,它們相互影響,相互作用。而準爸爸直到妻子妊娠4個月有了胎動以後,才能依稀感到妻子腹部內胎兒的存在,這時就需要準爸爸用溫柔的手貼著妻子的腹部,細細撫摸妻子腹中神祕的小生命,讓他在準爸爸的幫助下,踢腿、翻跟斗、做仰臥起坐……這時還需要準爸爸輕輕地對著妻子的腹部,向腹中的小生命問好、呼喚。準爸爸的參與和胎兒的呼應,將使以後的胎教實踐變得更有成效、更有意義,也更加充滿情趣。

  英語胎教——教胎兒認識字母

  在開始前,孕媽咪要準備白紙和彩色筆。孕媽咪先在白色的紙上,利用各種色彩來描繪字母,加強視覺效果。教英文字母時,除反覆念之外,還要用手描繪字形,請記住要使用漂亮的顏色,而且還要有形象化的解說,以A為例,孕媽咪可以輕聲地對胎兒說“A好像是一頂高尖的帽子。”然後選出一個以A開頭的單詞教給胎兒,如“Apron***圍裙***”,並跟胎兒說:“這是媽媽在廚房烹飪時要穿的,今天這件的圖案很大,此外,媽媽還有好多件。以後,媽媽會穿著它做飯給你吃。”這種“遊戲”很有意思,孕媽咪在嘗試的同時,肯定可以獲得很大的樂趣,彷彿胎兒就在身邊瞪大眼睛笑咪咪地看著一樣。

  孕媽咪開車要系安全帶

  美國皮爾默醫學博士的研究顯示,美國孕媽咪因不佩戴安全帶或佩戴不當,造成每年大約有200例胎兒流產。他表示這個數目遠多於每年死於車禍的嬰兒,也遠多於每年死於自行車意外的兒童。能夠肯定的是,無論從交通安全的角度考慮,還是從保護腹中胎兒的角度出發,安全帶是一定要系的。許多懷孕的女性會擔心,安全帶通常系在小腹和胸口處,本身就會損傷胎兒,真的是這樣嗎,研究結果表明:

  ***1***繫上安全帶可以降低傷害胎兒的風險,在路面顛簸的情況下能夠有效減震,在緊急剎車的時候能避免身體衝撞對胎兒造成傷害。

  ***2***不繫安全帶的孕媽咪在撞車時有62%的胎兒會發生流產。

  ***3***目前有80%的孕媽咪已佩戴好安全帶,如果所有孕媽咪都這樣做,每年大約可以挽救192例胎兒的生命。

  ***4***在每小時32公里車速時發生撞車,孕媽咪繫好安全帶,胎兒嚴重損傷的概率為12%.但如果孕媽咪沒繫好安全帶,胎兒嚴重損傷的概率則上升到70%。

  孕媽咪怎樣選擇交通工具

  孕媽咪在遠距離外出時,必須選擇適當的交通工具,並掌握好乘坐知識,以免發生意外。 自行車

  現在騎自行車比較普遍,且自行車比較輕便,一般不易出問題,但有時也會摔跤,必須十分小心。在孕初3個月和臨產前3個月最好不騎自行車。其他月份如果騎自行車,一定要騎女式車不騎男式車,並注意不要到人多車多的路上去騎,以免發生意外。

  輪船

  乘船旅行意味著遠途旅行,除防暈船外,還要注意與船上的醫生保持聯絡,以便遇到緊急情況及時採取措施。

  汽車

  乘坐汽車時,為了避免疲勞和出現腰疼現象,可用一個墊子墊在腰部。在行進200~300千米的車程之後,要下車走動5~1O分鐘,活動一下僵硬的雙腿和腰。乘汽車時一定要防止急剎車時腹部遭受撞擊,因此定要繫好安全帶。

  火車

  乘火車對孕媽咪比較安全,缺點是使人感到疲倦和背疼,所以最好選擇臥鋪,便於休息。 飛機

  對於長途旅行,乘飛機是最好的選擇,因為它速度快,是耗費體力最少的交通工具。但是,從妊娠7個月開始,就不宜再乘飛機了,因為飛機的超聲波振動有引發早產的危險。

  牛奶對孕媽咪及胎兒有什麼好處

  牛奶營養豐富,尤以鈣的含量高,且特別易被人體吸收,故而是孕期的保健佳品。最新的研究發現,牛奶中含有對機體生理功能具有調節作用的肽類,可以發揮定的麻醉鎮痛作用,使全身產生舒適感,又不會成癮。臨睡前喝一杯牛奶,既可以補充營養,又能使孕媽咪情緒穩定,促進睡眠,有利於胎兒的成長髮育。

  牛奶中含有豐富的鈣質和有利於鈣吸收的維生素D,能有效地補充母體鈣質,增強骨骼和牙齒,降低胎兒缺鈣風險。牛奶中的鉀更可使動脈血管壁在血壓高時保持穩定,降低孕媽咪妊娠高血壓時的危險性。牛奶具有阻止人體吸收食物中有毒的金屬鉛和鎘的功能,能減少胎兒吸收這類有毒物質的風險,酸奶和脫脂奶更可增強免疫功能,防止孕期感染。牛奶中的鎂能使心臟和神經系統耐疲勞,碘和卵磷脂能大大提高大腦工作效率,酪氨酸能促進快樂激素——血清素大量生長,促使孕媽咪保持良好的體力、腦力和情緒。牛奶中的鋅能促進胎兒大腦發育,鐵、銅和維生素A有美容作用,能使面板保持光潔,維生素B2可提高視力,喝牛奶還可防止動脈硬化等。

 

  所以孕媽咪常喝牛奶,胎兒受益多。若條件允許,孕媽咪最好能保證每日2-3杯牛奶,以滿足自身和胎兒的健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