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智力發育慢怎麼辦

  寶寶出生後,他們的成長髮育就成了父母們特別關心的事情,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健康,但是有的寶寶卻會出現智力發育慢的現象,面對這種情況爸爸媽媽們該怎麼辦呢?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寶寶智力發育慢的日常訓練祕訣,一起來看看吧!

  寶寶智力發育慢的日常訓練祕訣

  一、交談

  專家認為:一個人在語言上的智商與他在嬰兒時期聽到的詞彙量之間存在一定的聯絡。父母和寶寶說的話越多,他的詞彙量就越豐富。由於嬰兒的思想還侷限在具體的事物上,所以話語要儘量簡短,多說些和寶寶有關的話題,比如他的嬰兒車或他的玩具等。在寶寶試著和你交流時,你也可以用話語描述出他的意圖。

  二、閱讀

  父母可以邊讀邊指著書上的字,讓寶寶意識到你讀的東西從哪來,以及你閱讀的順序是按照從左到右、從前往後的。一本書讀完一遍後,你可以再給他讀第二遍、第三遍,每讀一次,孩子的印象就加深一些,不用擔心他會聽得厭煩,能夠“預知”下面的故事會讓寶寶感到興趣盎然。這樣一起閱讀有助於在你和寶寶之間建立起一種精神上的紐帶,而且對寶寶學習新事物很有幫助。

  專家認為:和寶寶一起閱讀,能使他順利地掌握有關讀寫的一些基本資訊。另外,如果你平時注意多給他看些老虎、輪船、飛機等平時不常見的東西的圖片,也可以讓寶寶學到很多新東西。

  三、在交談的時候運用手語

  在小寶寶不會說話前,可以使用手語和他進行交流。比如,“書”可以用手掌一開一合來代替,如同翻開或合上書本;“鳥”可以用食指和大拇指放在嘴邊一張一合來表示,就好像鳥嘴的形狀。

  根據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學會手語的孩子不但比那些沒有學手語的孩子說話早,而且智商也高。也就是說手語對嬰兒智商和語言能力的發展能夠起到積極的影響。

  四、母乳餵養

  通過對吃母乳和吃配方奶粉的寶寶進行的腦力測驗得出結論:吃過母乳的孩子的表現一般都比那些吃配方奶長大的孩子要好。而且在一歲以內的寶寶吃母乳的時間越長,智商就越高。當然,採用人工餵養的爸爸媽媽也不必過於煩惱,研究顯示:平均起來,餵養方式的不同只會導致寶寶最後的IQ值相差幾個百分點而已。但是專家提醒人工餵養的寶寶一定要在1歲以內注意補鐵,因為美國密歇根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在幼兒期缺鐵的孩子,等長到10幾歲的時候,他的運動神經和認知的能力會比同齡的孩子差一些。

  五、給孩子獨處的時間

  不要無時無刻地拿個玩具在孩子眼前晃來晃去,這樣做不但不能激發他學習的興趣,反而會令孩子疲憊不堪,甚至會讓孩子的觀察範圍縮小,只注意自己眼前的玩具,而減少對其他資訊的攝取。有一種觀點認為,小寶寶需要爸爸媽媽夜以繼日地關懷和照顧,但也不時需要地一些自我空間,一個人玩玩具,或者到處爬一爬。

  六、支援

  一旦寶寶確認你是值得信賴的,並且可以隨時隨地從你那裡得到愛和幫助,他就開始了自己的探索旅程。也許你會發現,寶寶經常會拉著你,把一朵花指給你看,或者是拼命地讓外婆去看他發現的一顆星星,其實這些行為都反映了他想建立一種紐帶,親人與他之間的,一種支援他走向外面世界的紐帶。這個階段,爸爸媽媽應該經常抱抱或摟一摟小寶寶,多和他有一些目光上的交流,這樣可以激發寶寶想要與人交談,進而進行交流的慾望。只有更多地探索和與外界交流才能更好地刺激寶寶的大腦發育,讓他們越來越聰明。

  寶寶智力發育遲緩的原因

  遺傳因素:兒童生長髮育的特徵,體質,潛力,限度等都受父母的遺傳因素所制約。種族,家族的遺傳資訊對下一代的影響是深遠的,比如,面板,頭髮的顏色,面部特徵等等;遺傳性疾病無論是染色體畸變或代謝缺陷對生長髮育均有顯著影響。

  內分泌生長激素:人體的生長主要是由各種激素所調節的,尤其是生長激素和性激素尤為重要。生長激素缺乏時,會出現身材矮小的症狀;性激素可使骨骼較早的融合,影響生長髮育,所以青春期提早的青少年,會影響最終的身高增長。

  性別:男孩、女孩的生長髮育情況各不一樣,一般來說,女孩的平均身高和體重都要比男孩低。女孩的青春期大概比男孩提早兩年,在這段開始時間,女孩的生長髮育較快,但是男孩的青春期發育比男孩要持續的時間長,所以,男孩最終的身高還是要超過女孩的。所以,在分析生長髮育的情況時,應該把男孩和女孩分開來研究。

  孕母的情況:胎兒在母體內的生長髮育情況母體的生長環境、情緒、營養、疾病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母親如果營養不良,可引起胎兒流產、早產,胎兒的體格和大腦的發育遲緩等。如果孕母在妊娠早期患病,可以直接致使胎兒的畸形。

  寶寶智力發育遲緩的5種訊號

  1、9個月時仍不能主動伸手去拿東西

  如果你有跟其他寶寶對比的話,一旦發現寶寶到了9個月時仍不能主動伸手去拿東西,同時在有大人攙扶時也不能用自己的雙腿支撐體重。這就表明寶寶有些異常,應該及早帶寶寶去檢查一下。

  2、寶寶要反覆刺激或持續刺激才能引起啼哭

  有的寶寶會因為受刺激到而起啼哭的時間長,但有的時候卻需要反覆刺激或持續刺激才能引起啼哭;也有的寶寶哭聲尖銳,有的或哭聲細小無力;還有部分寶寶不愛哭鬧,顯得異常“乖巧”。如果爸爸媽媽學會聽懂寶寶的哭聲,就知道箇中隱含的健康訊號了。

  3、很晚才學會咀嚼

  有的寶寶會比較晚才學會咀嚼,吃固體食物時,容易發生吞嚥障礙和嘔吐等現象。智力障礙的寶寶最早表現出來的症狀往往是吃奶困難,不會吸吮,特別容易吐奶,這樣就表示神經系統有損傷,日後智力會受影響。到寶寶半歲時新增輔食以後,咀嚼晚餵養困難,吃固體食物不易嚥下並且致使嘔吐。

  4、睡眠超過合理時間

  有的寶寶會一直處於睡眠的狀態,而且不容易被喚醒。

  一般說來,1個月以內的新生兒,一晝夜內所需的睡眠時間大約為18-20小時。每天可能大約只有3-4小時處於清醒狀態,正可謂是“吃飽了就睡”的狀態。當寶寶到了2-3個月大的時候,每天需要睡16-18小時;而到了5-9個月寶寶寶仍然需要睡15-16小時;滿週歲的時候大概需睡14-15小時。

  表情呆滯

  寶寶一直表情都比較的呆滯,滿百天後才有笑的表情,且表情呆滯,到6個月時仍不能表現出自然的笑容。

  比如先天愚型患兒就有眼距過寬、雙眼斜吊、塌鼻樑、舌頭常拖在嘴外邊、流口水等表現,就是人們常說的“國際臉”。而患腦積水的孩子頭圍特別大,小頭畸形兒頭顱又特別小等。如果發現寶寶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就要及時詢問醫生,及早找到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