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學院聲樂系論文

  聲樂教學是高校音樂課程體系建設的重要部分,無論是培養學生的歌唱技能,還是提高學生的演唱水平,聲樂教學都具有重要的責任。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談高校聲樂教師提高聲樂教學效率的方法

  摘要:聲樂教學是一門較為複雜的技能技巧課,教師要掌握科學的發聲方法、全面的文學以及音樂素養,還要精通教學之道並善於研究聲樂教學的規律,才能夠在高校聲樂教學中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聲樂 高校聲樂教師 教學效率

  “音樂是人生最大的快樂,音樂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樂是陶冶性情的熔爐。”這是我國著名的音樂家冼星海的名言。音樂是一種情感的藝術,而在音樂藝術中,最古老而又最受歡迎的音樂形式當屬聲樂,它能夠具體的表達出演唱者的感情,引起欣賞者的共鳴,是一門傳情的藝術。聲樂教學是一門較為複雜的技能技巧課,需要長期的訓練、實踐才能看到效果,不是一蹶而就的課程。更不是一門簡單的學科,需要在長期的訓練中,掌握其中的方法,並且堅持進行反覆的練習、深入的研究,才能夠逐漸熟練地掌握演唱的方法及規律,達到較為理想的演唱效果。當前高校聲樂教師肩負著提高聲樂教學效率的重擔,因此僅僅是掌握科學的發聲方法、全面的文學以及音樂素養是不夠的,還要精通教學之道並善於研究聲樂教學的規律,才能夠在高校聲樂教學中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高校現行聲樂教學中有存在著不少問題,如教學效率低、學生成才速度慢、學生聲樂水平停滯不前以及學生聲樂水平倒退甚至會有導致學生壞嗓的教學失誤。而導致這些教學失誤的原因主要有:部分高校聲樂教師不能真正掌握歌唱藝術真諦、缺乏正確的歌唱藝術觀念,無法正確引導學生進行聲樂學習;很多高校聲樂教師不懂得遵循聲樂教學心理,沒有很好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及訓練手段;學習聲樂要有好的嗓音條件以及較強的樂感和良好的心理品質,而部分學生並不具備這些條件。因此,要正視現狀並且結合高校學生的年齡特點,著重研究和提高聲樂教學的方法及效率,提高高校聲樂教學效果。

  1.高校聲樂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一名專業的高校聲樂教師應具備較強的專業技能水平,使學生信服於自己的專業素質,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聲樂的興趣。因此在聲樂教學的過程中,就要求聲樂教師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素質,並且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改革教學方法,提升教學魅力,做一名德才兼備、“技”“藝”兼通、教研相融的聲樂教師。

  2.高校聲樂教師應具備良好的樂感與文化藝術修養

  要增加自己歌唱的自信、放飛自己的歌聲,更好地表達歌曲的內涵就要有良好的音樂感覺。好的演唱是建立在科學的發聲技巧、豐富的情感體驗以及濃厚的文化底蘊的基礎上的。作為高校聲樂教師只有具備了良好的樂感以及全面的文化藝術修養,才能使技藝完美結合,更好地表達優秀的聲樂藝術作品,才能夠為祖國培養出更多優秀的聲樂演唱藝術人才。

  3.高校聲樂教師應具備較強的聲樂演唱能力和範唱能力

  教學注重言傳身教,而聲樂教學尤其如此。只有具有較高聲樂演唱水平及較好的範唱能力的教師才能在聲樂教學中起到很好的言傳身教的作用。聲樂教學中最為直觀的教學方式方法就是範唱,它可以通過直接的耳濡目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歌曲的理解以及藝術表現能力,通過聆聽教師的範唱學生還可以直接模仿教師的歌唱方法。而不具備良好舞臺演唱及範唱能力的聲樂教師,只是講解理論,不管講得多好,但是如果缺乏技能的實踐操作,還是不能夠使學生很好的理解,這樣的教學就不能夠起到應有的作用,可以說是失敗的教學。聲樂是一門複雜的技巧技能課程,不具備範唱能力的聲樂教師會使學生學習起來感覺到迷茫,而一些教師的錯誤的範唱,就是誤人子弟了。

  4.高校聲樂教學應遵循教學規律

  高校聲樂教師應遵循循序漸進得教學規律來進行教學活動。有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地進行教學,是學生循序漸進地掌握所學到的知識與技能。聲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目的明確,每一堂課都必須做到能承上啟下和前後呼應:當天所教授的內容與要求,應作為第二天所講授內容的基礎;而第二天的教學內容與要求,又是當天所教授內容的延伸與發展。

  5.高校聲樂教師要科學的組織課堂教學

  水平不同的聲樂教師就會帶來不同的課堂效果。教師要科學有效地組織課堂教學:首先要熟悉教學大綱和教材並且掌握每一節課的訓練意義及方法,對每一節課的每一個環節,例如練聲、歌曲、節奏、停頓、高潮等做好周密的考慮和設計;其次要明確每一節課的訓練目的和意義,確定達到這一目的的手段。

  ① 教學過程要彰顯民族化及個性化

  聲樂教師應不能用高高在上的威嚴姿態來面對學生,而應以民主平等的態度來跟學生進行心理上的交流,建立起民主的師生關係;以平等的、合作者的態度來創造課堂上輕鬆和諧的教學氛圍,建立起課堂上的民主氣氛。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學生良好的歌唱情緒,在輕鬆的心理狀態下歌唱。歌唱是一種二度創作的過程,學生的性格、文化素養以及理解能力和嗓音條件不同,就會有不同的演唱個性以及審美個性,聲樂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審美個性,維護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個性化處理。

  ② 運用現代化的教學

  傳統的聲樂教學幾乎是憑藉教師個人經驗和感覺,教學效果不是很理想。現在可以引進現代化的科學技術,儘量減少主觀因素,使教學更加直觀。使用多媒體電腦和數字音訊卡***或者能夠錄音的音效卡***及音訊軟體,在聲樂教學中利用數字化技術對聲音的波形進行分析,使聲音能夠看得見,使聲樂教學直觀化。學生還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以自己的聲音為參照切實感受聲樂學習中的點滴,比如聲音的位置、咬字及音準等。教師還可以把上課的情況進行錄音錄影,讓學生在課後觀看練習,使課堂教學延伸到課外,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從而提高聲樂課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王岱超,胡鬱青.如何提高高師聲樂集體課的教學效果.西華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4期.

  [2]蔣娟全.高師聲樂集體課教學探討.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8年.第10期.

  [3]陳曉鵬.淺談高校聲樂課的有效教學.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0年.第4期.

  >>>下頁帶來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