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記憶地理知識順口溜

  很多同學在學習地理學科時,背知識點、考點甚至題目答案,背得暈頭轉向,可是收效甚微,得分還不高,慢慢對地理學習失去興趣。很多同學就困惑了,是記憶的方法不對嗎?下面由小編給你帶來關於,希望對你有幫助!

  

  1、七大洲面積排序: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

  2、大洲陸界:亞非界河蘇伊士,運河穿過埃及境,南北美洲巴拿馬,運河把此分兩邊。

  3、世界居民:世界人口分佈數,最多亞洲次非洲,最少要數大洋洲,無人居住南極洲。人口分佈稠密區,亞洲東南美洲歐,極地沙漠高山區,熱帶雨林少人口。

  4、澳大利亞知識總結:澳大利亞大洋環,南迴歸線過中間,地廣人稀國發達,高原面積佔一半,氣候植被呈半環,動物稀有多奇觀。騎在羊背坐礦車,首都設在堪培拉。

  5、我國領土四端:頭上頂著黑龍江,腳踩曾母暗沙島,嘴喝兩江匯合水,帕米爾上擺擺尾。

  6、中國十四鄰國名稱:東朝鮮、北蒙古,東北、西北俄羅斯,西部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尼不丹,南部還有緬老越。

  7、中國的行政區劃:兩湖兩廣兩河山,四市四江福吉安,雲貴川蒙青陝甘,新藏兩寧加海南,港澳是我好河山,臺歸之日盼團圓。

  8、我國的主要山脈:東西走向有三橫,北天陰,中昆秦。湘桂粵贛夾南嶺。東北一西南有三撇,興安太行巫雪峰,長白武夷中間橫,臺灣山脈東分佈。喜馬拉雅弧形山,珠峰傲立中尼境,八八四四第一峰。

  9、我國鐵路幹線:南北京廣與京九,京哈京滬列在東。焦枝、枝柳和寶成,向南延伸交貴昆。東西京包和包蘭,隴海蘭新至北疆,滬杭-浙贛至株洲,湘黔株洲至貴陽,貴陽-昆明是貴昆。

  10、我國九大商品糧基地三江鬆嫩和江淮,鄱陽洞庭江漢連,太湖珠江三角洲,成都平原糧為先。

  11、學生學中國地形時,可用歌訣概括:

  1我國地勢三級階梯分界線:

  一二階梯分界線,崑崙祁連橫斷山,二三階梯分界線,大興太行巫雪峰。

  2三級階梯特點的影響

  海洋溼潤供水多,利於農、林、牧、漁棒。

  許多大河向東流,溝通海陸交通網。

  滾滾東流落差大,水能蘊藏階梯間。

  12、長江概況:青藏高原唐古拉,長江源出此山間,各拉丹東是源頭,自西向東青藏滇,川渝鄂湘贛皖蘇,奔流上海入東海,流程全長六千三,排名世界列第三。宜昌以上為上游,切山斷嶺多峽谷,落差達到六千米,水力資源最豐富。中游宜昌到湖口,湖泊支流尋常見,下游湖口至海口,江寬水深平原闊。

  13、黃河源流概況:青藏高原黃河源,源出巴顏喀拉山。出山向東入青川,北上甘寧內蒙轉,南下晉陝折豫魯,東去注入渤海灣。

  14、秦嶺-淮河線的概括:秦嶺淮河線兩邊,亞熱暖溫分界線,溼潤半溼分兩半,八百毫米降水線,一月均溫零度線,水田旱地分界線,南方北方分界線,自然風光大異然。

  15、香港特別行政區:珠江口東是香港,素稱明珠和天堂。新界九龍香港島,發展經濟各有長。進口原料搞生產,電子鐘錶和服裝,銀行如林船如梭,金融中心自由港。九七回歸更發展,一國兩制好主張。

  如何學好地理的方法

  一、地理是關於空間位置的學問,講究空間位置之間的邏輯關係,要求學生會定位分析,能從地理位置上描述出相應的地理特徵,或者從地理特徵上判斷出地理位置。

  縱觀新課標I卷高考試題,每年必有考查定位分析能力的題目。

  2012年第6-7題組需定位“漢水谷地”“秦嶺”、第37題需定位“安第斯山背風坡”,第42題需定位“敦煌”;

  2013年第5題需定位“北美太平洋沿岸”;

  2014年第42題需定位“青海湖”;

  2015年第42題需定位“雅魯藏布江大拐彎”;

  2016年第37題分析大陸東岸的地理位置對氣候的影響。

  想在地理位置和地理特徵間靈活互換,從容應對“衛星定位”題,這就需要學生對地圖特別熟悉,閉目在腦海中還有地圖,最好能做到“手中無圖,心中有圖”。

  二、不要死記硬背地理,世界那麼大,我們去環遊世界吧!

  地圖的特點是資訊量大,不懂其中原理去背的話,一張圖可以產生成千倍的文字,這樣背離了地理學習的精要,而是形成了地理學習的原罪。例如:中國地勢三級階梯的分界線,第二、三級階梯分界線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如果只是去背文字,意義不大,換一種方式,當一回旅行者,沿著這條分界線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

  在中國的最北邊向西南方向行走,大興安嶺山脈南北長約1220公里,綿長的山脈上覆蓋著肥沃的灰黑土,茂密的原始森林。因此這裡是中國重要的林業基地之一,動植物種類繁多且有很多珍稀品種,此外礦產資源也很豐富,是國家重點礦帶。

  穿越了大興安嶺漫長富饒的山脊,我們來到了中國東部地區重要的山脈和地理分界線。太行山是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的天然分界線,東部的華北平原是落葉闊葉林,西部的黃土高原是森林草原帶和乾草原地帶,兩側的氣候、植被、土壤也存在著明顯差異。六億年前這裡是汪洋大海,海水退後,這裡氣候溫暖溼潤、森林茂密,後經地殼運動,原來的森林使太行山區形成了豐富的煤炭資源。

  翻越了綿延400多公里巍峨的太行山脈,我們到達了長江三峽的腹地巫山,峽內壑谷曲折,峭壁千丈,碧峰萬仞。因此長江在這裡水流湍急,水流量大,水能豐富。毛主席更有詩云“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

  遊覽了絕美的長江峽谷風光,我們繼續南下到了湖南省境內的雪峰山,這裡是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雪峰山脈山高坡陡、地形複雜、孕育出大量山間盆地、臺地、天然高山湖泊。境內群峰疊嶂、山巒逶迤、溝谷縱橫。

  這麼從北到南遊歷一番,即記下來了中國地形的二三級階梯分界線,學到了地理知識,又欣賞了各地不同的美景,心情是不是特別愉悅呢? “左圖右書,地上有理”,和地理學霸一起看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