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問題特點

  青少年有何心理特徵表現?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是家長和老師必須關注的問題,因為在青春期他們會容易出現各種叛逆心理,如果得不到有效糾正,那麼對他今後的健康成長也會帶來不利影響。

  ***一***自尊心過強的逆反心理

  自尊心是一種嚴格要求自己希望得到他人尊重的積極心理,缺乏它就會缺乏自我要求和上進心。但過度自尊往往會形成逆反心理。青少年隨著年齡的增長,對老師和家長的話不再像孩子時那樣言聽計從,他們渴望自己解決事情,擺脫成人的管束,他們不滿足於傳統的教育方式,不滿足教師家長的說教,有時表現出不聽不信,過於任性甚至公開與教師、家長作對。

  ***二***待人冷淡的心理

  有些學生性格孤僻,寡言少語,對周圍的人和事漠不關心,似乎毫無感情。同學間的相互理解、相互幫助,特別是那於人方便自己方便的感情淡漠了,人際之間的交流和溝通減少了,有人曾調查,認為在思想苦惱心情不暢時,找不到朋友傾訴,感覺人與人之間關係比較冷漠的佔有心理問題少年的55%。

  ***三***考試怯場的恐懼心理

  由於考試和升學壓力,青少年處於緊張而又恐懼的情緒狀態。面對決定名次或人生前途的考試,大部分學生感到精神緊張,壓力很大,他們渴望成功也擔心遭到失敗,有的學生平時成績還不錯,一到考場就心煩意亂,身體顫抖,本來應該答上的問題在腦中竟毫無印象。考試怯場情況多種多樣,並佔有一定比例,如此長期下去,會造成青少年心理變態,性格乖僻和行為異常。

  ***四***自私自利的嫉妒心理

  不少學生心中只有自己,很少關心別人,不少青少年學生不知道父母的生日而對自己的生日則念念不忘;一些學生在學習上十分“保守”不願意幫助別人,看到別人在某些方面勝過自己就嫉妒,對成績差的同學不屑一顧。

  ***五***內心空虛的多疑心理

  一般表現為謹慎敏感,多疑而又主觀,對老師、同學甚至家長缺乏信任感,懷疑一切,對老師的批評視為故意找茬,對同學的幫助看作是不安好心,戴著“有色眼鏡”看待周圍的人和事。

  很多青少年都存在上面所介紹的這幾種心理,這樣就會在無形當中成為他們生活以及學習的最大阻礙,所以家長們應該更加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學校也應該注重孩子的各項心理教育工作。

  青春期健康心理表現

  1、社交性:每個人都生活在社會中,都是社會的一個成員。一個人不可能脫離社會而單獨存在。在青春期,社交範圍擴大。在交往中,互相取長補短,培養互助合作精神,豐富群體生活經驗,鍛鍊適應他人的能力。

  2、樂觀性:情緒愉快表示心理健康。樂觀的人,對任何事物都積極進取,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不畏懼,即使遇到不幸的事情,也能很快地重新適應,而不會長期沉陷於憂愁苦悶之中。相反,多愁善感、情緒經常憂鬱的人,心理上是不健康的。而且,情緒愈低,心理不健康的程度也愈重。

  3、反應性:每個人對事物的反應速度與程度都不相同。但差別不會太大。如反應偏於極端,他的心理就不健康。如學生因考試失敗而一時不悅,是正常的現象;但若他為此而幾天不吃飯,甚至有輕生的意念,就可能是心理不健康的。當然,對考試失敗無動於衷的學生,心理也未必健康。

  4、現實性:心理健康的人,都能面對現實。遇到困難,他們總是勇於承認現實,找出問題所在,設法解決。相反,心理不健康的人,由於不能適應環境,往往採取逃避現實的方法。這些都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只能達到自我欺騙的效果,久而久之,還會發展成病態。

  青春期心理健康的表現有哪些?這個問題上面已經有了詳細的介紹,希望可以給朋友們帶來一定的啟示,青春期對於孩子們來說是一個特殊的階段,家長朋友們切勿輕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