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的中醫治療方法

  牙周炎被稱為牙宣,是以牙齦疼痛,齦肉萎縮,牙根宣露,牙齒鬆動,經常滲血溢膿為特徵。那麼,有什麼中醫治療的方法嗎?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一:

  1、氣血不足型

  症見牙齦萎縮色淡,牙齒疏豁鬆動,牙根宣露,咀嚼無力,牙齦經常滲血,刷牙及吸吮時易出血,口中發酸,伴有面色灰白,畏寒倦怠,氣短懶言,頭暈眼花,失眠多夢,胃呆納少,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細。治療以補養氣血、養齦健齒為原則。方選八珍湯加減,黨蔘15g,白茯苓10g,當歸10g,川芎9g,白芍10g,熟地黃9g,炙甘草6g,生薑3片,大棗3枚,阿膠***烊化***6g,血餘炭6g。

  2、胃火上蒸型

  症見牙齦紅腫疼痛,日久牙齦滲血出膿,齦肉漸漸腐頹,積垢如爛骨狀***牙石***,牙根宣露,煩渴多飲,多食易飢,口臭,胃脘嘈雜,便祕,尿黃,舌質紅,苔黃厚,脈洪大或滑數。治療以清胃瀉火,消腫止痛為原則。方選清胃散加減,黃連9g,生地黃9g,丹皮9g,升麻6g,生石膏***先煎***24g,蒲公英15g,桔梗12g,旱蓮草9g,牛蒡子9g。若便祕甚者加大黃、芒硝以洩熱通便。

  3、腎陰虧虛型

  症見牙齒疏豁鬆動,牙齦潰爛萎縮,牙周盲袋深,易滲血,牙根宣露,咀嚼時疼痛無力,伴有頭暈耳鳴,手足心熱,腰痠痛,舌質微紅,少苔,脈細數。治療以滋陰補腎、益髓堅齒為原則。方選六味地黃湯加減,熟地黃12g,山萸肉18g,山藥18g,澤瀉12g,丹皮12g,枸杞子12g,龜板9g,菟絲子9g,黃柏9g。

  二:

  1鮮菊花汁

  用料:鮮菊花葉一把。

  製法:將鮮菊花葉洗淨搗爛,絞汁服下,連服2至3次。

  功效:消炎止痛。用治齒齦炎紅腫疼痛。

  2桃柳樹皮

  用料:桃樹皮4g,柳樹皮4g,白酒適量。

  製法:沙鍋放入白酒,以文火煎煮桃柳樹皮,趁熱含酒液漱口。當酒液含在口中涼後即吐出,日漱數次。

  功效:清熱止痛,祛風散腫。用治風火牙痛和牙周發炎。

  3天花粉、蒲公英

  用料:天花粉、蒲公英各12g。

  製法:水煎取汁,含漱,每日2至3次。

  功效:用治齒齦膿腫,流膿。

  4郁李酒

  用料:郁李根、細辛、椒各半兩,槐白皮、柳白皮各一兩。

  製法:上細銼,每用藥一兩,酒半斤,煎三五沸,去滓。熱漱冷吐 。

  功效:治齒風腫痛,呼吸風冷,其痛愈甚,牙齦腫赤。

  5生石膏

  用料:生石膏15—30克,知母9克,谷精草18克,金銀花12克,蟬蛻6克,甘草3克。

  製法:水煎服,輕者日服1劑,重則日服2劑。

  功效:治牙周炎***急性***及牙齒疼痛。

  預防牙周炎:

  1、每天用正確的方法刷牙,早晚徹底刷牙1次,每次刷牙要2-3分鐘。

  2、牙刷毛與牙齒表面呈45度角斜放,從牙齦向牙端刷,上牙自上而下刷,下牙自下而上刷,不要上下來回刷。

  3、及時清除嵌塞在牙縫中的食物殘渣,儘量做到餐後漱口,使用牙線。

  4、配合使用抗菌牙膏,提高清除菌斑的效果。

  5、使用保健牙刷,選用刷毛頂端磨毛牙刷,每3個月更換1次。

  6、定期做牙齒檢查,最好每半年一次,並接受牙醫的建議,接受必要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