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冬季運動注意事項

  冬季鍛鍊身體對提高機體耐寒和增強對疾病的抵禦能力,磨鍊人們的意志均有裨益。但是,由於冬季氣溫較低,大學生在冬天堅持運動鍛鍊的時候非常容易受傷。下面小編整理了幾個大學生在冬季運動時注意事項,大學們學習一下吧。

  :準備活動要充足

  無論室內運動還是戶外運動,都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因為,冬季裡場地、器械等密度加大,對人體的衝擊力也加大。而且,冬季人體的肌肉、關節組織活動性降低,具有一定惰性,因此鍛鍊時更要做好充分準備活動,循序漸進。一般來講,當感到身上開始出汗時,應該說熱身已做足了。熱身可以利用一些戶內的運動器械進行,也可以在戶外熱身,如小步慢跑等。

  :環境要舒適

  冬季人們習慣把健身房的窗子關得緊緊的。殊不知,人在安靜狀態下每小時撥出的二氧化碳有20多升。若十多人同時進行鍛鍊,一小時就是200升以上。再加上汗水的分解產物,消化道排除的不良氣體等,致使室內空氣受到嚴重汙染。人在這樣的環境中會出現頭昏、疲勞、噁心、食慾不振等現象,鍛鍊效果自然不佳。因此,在室內進行鍛鍊時,一定要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新鮮。另外,冬季也不宜在煤煙瀰漫、空氣渾濁的庭院裡進行健身鍛鍊。同時要注意,氣候條件太差的天氣,如大風沙、下大雪或過冷天氣,暫時不要到室外鍛鍊。若想到室外鍛鍊,應注意選擇向陽、避風的地方。

  :場地選擇很重要

  冬季應儘量進行戶外活動,因為在寒冷的冬天,人們活動多在屋子裡,外出也常常坐車,接觸陽光、新鮮空氣比較少。室內活動場地可如常選擇。進行室外活動時,要注意活動場地的地面,儘量少在柏油路、石頭地等硬路面進行鍛鍊。因為冬季天氣寒冷,此類地面要比夏天更加堅硬,對腳、腿、骨骼、關節衝擊力加大,容易受傷。所以,應儘量多在土地上進行鍛鍊。

  :衣著厚薄要適宜

  冬季進行健身運動,開始要多穿些衣物,穿著衣物要輕軟,不能過緊,熱身後就要脫去一些厚衣服。鍛鍊後,如果出汗多,應當把汗及時擦乾,換去出汗的運動服裝、鞋襪,同時穿衣戴帽,防止熱量散失。另外,在室外進行健身鍛鍊更要注意保暖,鍛鍊完後身體發熱較多,總想涼快一下,但切不可站在風大的地方吹風,而應儘快回到室內,擦乾汗水,換上乾淨衣服。俗話說:“寒從腳下生。”由於人的雙腳遠離心臟,血液供應較少,加上腳的皮下脂肪薄,保暖性差。所以,冬季在室外進行健身活動特別容易感到腳冷。若頭、背、腳受冷,冷空氣從皮毛和口鼻侵入肌體,不但影響健身鍛鍊效果,還會感冒生病。平時,有些健身愛好者喜歡穿健身鞋過冬,這樣不好。因為膠底鞋導熱快,不鍛鍊時腳掌容易受寒,以致引發凍瘡、關節炎等疾病。

  :補充水分

  冬季戶外鍛鍊所需的水同夏季一樣多,飲用的水可以是普通水或運動飲料。另一方面,在寒冷的天氣,許多人會想喝一杯熱咖啡或巧克力再出去鍛鍊,這是不科學的做法,因為其中含有咖啡因,會造成人體失水,是鍛鍊前最忌諱的飲料。

  :專案選擇要合理

  冬季鍛鍊身體,體育界倡導進行耐力性專案,也就是有氧運動,以鍛鍊心肺功能,提高自身體質。專案包括長跑、健步走、拳類、操類、滑冰等等。大家熟悉的足球、籃球、網球等球類專案屬於對抗性運動,容易發生身體接觸,在冬季比較容易受傷。

  :熱身活動要充分

  氣候寒冷,人體各器官系統保護性收縮,肌肉、肌腱和韌帶的彈力和伸展性降低,肌肉的黏滯性增強,關節活動範圍減小。再加上空氣溼度較小,所以使人感到乾渴煩躁,感到身體發僵,不易舒展。如果不做熱身活動就鍛鍊,往往會造成肌肉拉傷、關節扭傷。所以,冬季健身鍛鍊時,尤其是在室外,首先要做好充分的熱身活動,通過慢跑、徒手操和輕器械的少量練習,使身體發熱微微出汗後,再投身到健身運動中。

  :鍛鍊方法要合適

  由於冬季寒冷,身體的脂肪含量較其他季節有所增長,體重和體圍相應增加,這雖然對瘦人增重長胖有益處,但對肌肉輪廓、線條和力度的發展不夠理想。 因此,冬季健身要提高鍛鍊的強度和力度,增加動作的組數和次數,同時增加有氧鍛鍊的內容,相應延長鍛鍊時間,用以改善機能,發展專項素質,消耗體脂,防止脂肪過多堆積。另外,注意鍛鍊間隙要適當短一些,尤其在室外應避免長時間站立於冷空氣中。如果間隙時間過長,體溫下降,易使肌肉從興奮狀態疲憊下來,黏滯性增大,這樣不但影響鍛鍊效果,而且再進行下組練習時容易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