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飪菜品製作方法有什麼

  烹飪對於大家都不陌生,蔬菜水果,生魚肉類都是烹飪的必備材料,那究竟烹飪的菜譜菜品有哪些呢?它們的製作方法又有哪些呢?和小編一起學些菜譜帶回家吧。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烹飪菜品製作,希望能幫到你。

 

  烹飪菜品:魚香空心菜

  本文用到的食材有: 空心菜 姜 大蒜

  蔬菜也下飯:魚香空心菜

  以前,我一直認為像空心菜這樣的蔬菜絕對是不能用來下飯的,家裡面對這類蔬菜的做法也永遠都是將它們放在油鍋裡炒熟了加點鹽調味後就上桌了。而每餐吃飯時我都是先就著別的菜把米飯吃完,然後才夾上滿滿一碗青菜,將它們像吃點心一樣慢慢地吃著玩。那時我甚至固執地認為它們不能叫菜,因為在我看來,凡是被稱之為菜者,必是用來下飯的。既然不能下飯,當然就不能稱之為菜啦!

  直到最近這兩年,在我完完全全地淪落為家庭煮婦之後,才慢慢地改變了這種看法、原來,這些在以前被我當成點心吃的蔬菜們也是可以用來下飯滴,而且,還很下飯滴說!菜還是那個菜,只要換一種烹飪方法,味道也就截然不同啦!

  原料:空心菜300克。

  調料1:紅泡椒、生薑、大蒜各適量。

  調料2:醋、白糖、生抽、雞精、鹽、澱粉各適量。

  做法:

  1、空心菜擇取嫩的部分,洗淨後瀝乾;紅泡椒剁碎成末,生薑與大蒜也切成末;

  2、將調料2放入碗中,加入少許水拌勻成調味汁;

  3、鍋內放入適量的水燒開,加入一小勺油,下入空心菜焯燙至變色後迅速撈出,瀝乾;

  4、起油鍋,下入紅泡椒與姜蒜末,炒出香味;

  5、下入焯燙好的空心菜,快速地炒勻;

  6、倒入調味汁,炒勻即可。

  注:

  1、焯燙空心菜時在水裡加入一小勺油,可以使空心菜保持翠綠,這種方法也適量於其它蔬菜的焯燙。

  2、焯燙空心菜時動作要快,空心菜顏色一變色馬上撈出。

  3、撈出後放置的時候不可過長,以免顏色變黃。

  4、再次下鍋後要大火快炒,快速地與調料炒勻後即可舀出,以確保翠綠的色澤

  烹飪菜品:木耳花菇雞

  本文用到的食材有: 雞肉 木耳 叉燒醬

  讓油煙機靜默的無油版雞肉做法-木耳花菇雞

  廚房似與油煙有著撇不盡的關係,煙火之氣不過是油煙味的含蓄說法,實則廚房裡飄散的無非就是油熱後的油煙味。這味道卻非一詞能道盡,有些惱人,卻不失為生活之本,少不了,不能少。

  喜歡看父母輩的人做菜,架鍋,熱油,待到青煙嫋嫋,一聲響亮的“呲啦”聲後,食物的味道便已升騰。而我們的廚房,已越來越多用冷鍋冷油甚至無油的方式把食物變熟,少了油煙,少了那清脆的聲響,食物只在溫度的催化下變熟而以,已與傳統意義上的烹飪相去甚遠。

  只是凡事總有兩面性,沒有絕對。煙火氣之後,是收拾廚房的辛勞,而摒棄了熱油過程,廚房依然是一派波瀾不驚,省卻不少氣力。至於味道,依然沒有絕對,哪個更勝,各人自有評判。

  自家廚房裡也總交替上演著傳統與現代,時不時演繹一場油煙與水煮的對決,樂此不疲。今天這道木耳香菇雞便是全程無油的版本,除了涮鍋洗碗外,灶臺與油煙機並未多加收拾,省力不少。味道相較於油煎版本,也無甚區別,若非要分出伯仲,有油的版本略略香些,但若非刻意,其中的區別微乎其微。

  在健康的旗號下,無油版本的菜可算略勝一籌。其實有油也好,無油也罷,尋覓的是味道,夠味就好。

  ***以下原料與做法僅供參考,純屬家庭私房做法,請勿視為教學版本***

  原料:雞腿、木耳、花菇、金針菜、蔥、姜。

  調料:花雕酒、生抽、老抽、海鮮醬、叉燒醬。

  事先準備:

  1、雞腿剁成塊。

  2、木耳、花菇泡發後去蒂。

  3、金針菜泡發後去根,切段。

  4、蔥切段,薑切片。

  做法:

  1、雞腿加入冷水中煮開。

  2、加入適量花雕酒,繼續煮至酒氣消散,撈出衝淨。

  3、雞塊、木耳、花菇、金針菜、蔥、姜入鍋。

  4、加入適量水***約至食材的1/23/4處***。

  5、加入適量生抽。

  6、加入適量老抽。

  7、加入適量海鮮醬。

  8、加入適量叉燒醬,翻勻後煮開;繼續燜煮至食材熟軟,大火收濃湯汁即可。

  囉嗦幾句:

  1、金針菜即為乾的黃花菜。

  2、海鮮醬及叉燒醬內均有明顯的甜味,糖不必另外新增。

  3、不喜甜味的,少量或不要新增海鮮醬或叉燒醬。

  烹飪菜品:蒜香蠔油菌菇

  本文用到的食材有: 蠔油 香菇 杏鮑菇

  給幸福加點味-蒜香蠔油菌菇

  每逢節日,對家人展現的溫情總被推向高點,平日裡的絲絲縷縷已不足以讓心頭的愛盡顯,於是,洗手為你做羹湯的心緒統統化作行動,用直觀的味道,展現深深的情誼。

  平日裡極少下廚的人們,也免不了有一展身手的慾望,只是常被無廚房經驗拖累,以至於心頭的想法只停留於心,其實不然。廚藝的高低好壞,與你想表達的愛無關,心到,味不會差。

  廚藝需要實踐鋪墊,不過也有捷徑。好味道的調料,便是其一。如果只用一味鹽為食材調味,不僅關乎食材質地的好壞,更與掌勺人的功底有關,若是換成現成的調料調味,其過程一下簡便不少。

  就如這道蒜香蠔油菌菇,只用鹽,味道尚可,卻有些菌菇的“泥土氣”,另添些李錦記的蠔油調味,味道立刻有了幾分大廚風範,不僅泥土氣盡除,更激發出了菌菇的鮮香,醇鮮之味的激發,調料乃是不可或缺之物。

  用味道展現對家人的愛意並非難事,廚藝之外,有心就是全部,再尋些好味道的調料為食物增色,吃的人,做的人,都很幸福。李錦記正在開展為幸福加點味的活動,為家人許下美好的祝願,再親手烹飪一道菜餚,有了“味”的幸福,很暖。

  原料:杏鮑菇、香菇、繡正菇、大蒜。

  調料:李錦記舊莊蠔油、鹽。

  事先準備:

  1、大蒜切片。

  2、杏鮑菇、香菇切片;繡正菇剪去少許根部。

  做法:

  1、鍋內熱油,爆香蒜片。

  2、加入菌菇翻炒至變軟。

  3、加入李錦記舊莊蠔油和少許鹽,炒勻即可。

  囉嗦幾句:

  1、菌菇的種類請按喜好挑選,均可。

  2、蒜片不建議省略,加一點可提味。

  3、李錦記的蠔油已有明顯的鹹味,鹽請酌情新增。

  烹飪菜品:清蒸小黃花

  本文用到的食材有: 姜 料酒 辣椒

  過年唯一吃不膩的魚-清蒸小黃花

  春節期間,炸的魚,薰的魚,燉的魚,烤的魚,家裡人好像都吃膩了,每次看到自己精心做出的魚總是吃一半剩一半,咱煮婦這心裡就有點兒小不爽快。

  只有這道清蒸小黃花最招人待見,就算天天做、頓頓吃也不膩歪,每次上桌都遭瘋搶,總能成為桌上第一個被殲滅的菜。看著光光的盤底,煮婦這會兒心裡可樂開了花。

  原料:

  小黃花魚、蔥、姜、乾紅辣椒、料酒、蒸魚豉油。

  做法:

  1、小黃花魚去鱗去鰭去內臟,清洗乾淨後瀝乾水分備用;

  2、盤底鋪上一層薑片和蔥段,然後把洗好的魚均勻擺在上面;

  3、淋上料酒,入開水鍋蒸制5分鐘左右;

  4、取出倒掉盤內滲出的水分,揀去蔥姜,在魚身上撒上一半蔥絲,淋上李錦記蒸魚豉油;

  5、起油鍋,爆香乾紅辣椒和另一半蔥絲,把熱油潑在魚身上即可。

  以前我很少蒸魚的,總感覺清蒸不容易入味。後來是因為兒子嘴刁,說他不喜歡湯汁渾濁的魚,剛開始咱還沒聽得懂,後來細問才搞明白,就是經過長時間燉制、添加了許多調味料、湯汁濃稠的那種魚,別人喜歡他卻牴觸,他喜歡那種口味單純的、湯汁一看很清爽的魚。看來這老孩子是吃膩了我的家常燉魚,想換換口味了。

  於是我開始嘗試蒸魚了。做了幾回下來,我自個也發現,這蒸的魚,肉質格外細嫩,味道格外清新,雖是簡單的調味,卻猶顯出魚本身的鮮美和特質。又白又細又嫩的魚肉蘸上裹了蔥油辣椒油的汁水,真的是一種單純美好的味道。現在我也愛上這蒸魚了,不僅味美,而且做起來特別簡單,前後不過10分鐘。只需蔥姜料酒和一瓶蒸魚豉油。不習慣蒸魚豉油的味道,您可以選用自己喜歡的好生抽做調味料,總之不要太複雜。

  但蒸魚對魚的新鮮度要求比較高,魚要是不新鮮了,您還是選用其他的烹飪方法吧。還有一點,儘量選擇大小適中的魚,中小型的很容易蒸透,太大的魚就不適合清蒸。下面是我最近蒸魚的5點體會,與大家分享。

  蒸魚細嫩鮮美不腥的5個製作要點:

  1、蒸魚必須選用新鮮的魚;

  2、蒸制時間的長短視魚的大小而定,但注意蒸制時間不宜過長,否則魚肉發緊;

  3、蒸前盤底鋪蔥姜,魚身澆料酒;

  4、蒸後盤內滲出的水分一定要倒掉再加調味料;

  5、食用前澆熱油提鮮增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