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渣的形態特徵和製備方法

  甘蔗是製糖的主要原料之一。經過榨糖之後剩下的甘蔗渣,約有50%的纖維可以用來造紙。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

  甘蔗渣的形態特徵

  ​甘蔗是一種一年生或多年生宿根熱帶和亞熱帶草本植物,屬C4作物。甘蔗稈直立,粗壯多汁,表面常披白粉。葉為互生,邊緣具小銳齒狀,花穗為復總狀花序。甘蔗為喜溫、喜光作物,年積溫需5500℃~8500℃,無霜期330d以上,年均空氣溼度60%,年降水量要求800~1200mm,日照時數在1195小時以上。甘蔗對土壤的適應性比較廣泛,以粘壤土、壤土、砂壤土較好。土壤pH值在4.5~8.0,甘蔗都能生長,但以土壤pH值6.5~7.5為適宜。

  甘蔗渣的製備方法

  方法作用

  本發明涉及一種將製糖的廢渣用發酵方法制備的物質及其製備方法和用途。它含大量有益菌和活性物質,包括水溶性腐植酸≥14%,粗蛋白≥6.5% 。該產品對水體增肥的效力強,能解毒淨水,促進藻類生長,改良活化水體底質,增加水體溶解氧,減少魚蝦蟹貝的病害。該方法以甘蔗渣為主料,以麥、花生餅及少量化肥和礦物質為輔料,添入含有特殊配比的菌群的水溶液,發酵過程控制發酵室溫度在75℃以下,出料後在75℃以下進行乾燥,而後粉碎成100~200目的粉末,使產品的水溶性腐植酸含量高、活性高。

  甘蔗渣還可用於食用菌生產,由於甘蔗渣偏酸性,可適量新增石灰,石膏提高鹼度.加麩皮等含氮高的輔料。

  人咀嚼後剩下的一條條甘蔗渣是甘蔗的維管束。

  維管束

  維管束***vascular bundle***是維管植物***蕨類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葉和幼莖等器官中,由初生木質部和初生韌皮部共同組成的束狀結構。維管束彼此交織連線,構成初生植物體輸導水分,無機鹽及有機物質的一種輸導系統--維管系統,併兼有支援植物體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