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吃梨對身體有什麼好處

  秋季是梨上市的季節,愛吃梨的朋友可要把握機會了,秋天吃梨可是大有好處呢!小編在此整理了秋天吃梨的好處,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秋天吃梨的好處

  1、梨富含膳食纖維,是最好的腸胃“清潔工”。飯館裡的飯菜大都以“味”取勝,食物多油膩或辛辣,吃後容易誘發便祕。而飯後吃梨,能促進胃腸蠕動,使積存在體內的有害物質大量排出,避免便祕。

  2、梨具有潤燥消風的功效,在氣候乾燥時,人們常感到面板瘙癢、口鼻乾燥,有時乾咳少痰,每天吃一兩個梨可緩解乾燥。

  3、梨含有較多糖類和多種維生素,對肝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特別適合飲酒人士。

  4、梨具有降低血壓、養陰清熱的功效,患高血壓、心臟病、肝炎、肝硬化的病人,經常吃梨大有益處。

  5、梨有助於腎臟排洩尿酸和預防痛風、風溼病和關節炎。

  6、梨能促進食慾,幫助消化,並有利尿通便和解熱作用,可用於高熱時補充水分和營養。

  7、梨味甘酸而平,有潤肺清燥、止咳化痰、養血生肌的作用,因此對喉乾燥、癢、痛、音啞、痰稠等均有良效。

  秋季不適宜吃梨的人

  1、梨性偏寒助溼,多吃會傷脾胃,故脾胃虛寒、畏冷食者應少吃。

  2、梨含果酸較多,胃酸多者,不可多食。

  3、血虛、畏寒、腹瀉、手腳發涼的患者不可多吃梨,並且最好煮熟再吃,以防溼寒症狀加重。

  4、梨有利尿作用,夜尿頻者,睡前少吃梨。

  5、梨含有糖量高,糖尿病者當慎。

  6、梨含果酸多,不宜與鹼***同用,如氨茶鹼、小蘇打等。梨不應與螃蟹同吃,以防引起腹瀉。

  7、用以止咳化痰者,不宜選擇含糖量太高的甜梨。

  秋季吃梨的方法

  一、生吃

  生梨性寒味甘,有潤肺止咳、滋陰清熱的功效,特別適合秋天食用。《本草綱目》記載,梨者,利也,其性下行流利。它藥用能治風熱、潤肺、涼心、消痰、降火、解毒。生吃梨,能解除因上呼吸道感染所產生的咽喉乾燥癢痛、乾咳及煩渴、潮熱等陰虛之症。

  需要注意的是,梨子性微涼,脾胃虛寒的人不宜生吃梨。

  二、榨汁

  將梨壓榨成汁,加胖大海、蟬蛻、冰糖少許,煮服飲之,對體質火旺、易生喉炎者,具有滋潤喉頭、補充津液的功效。

  1、檸檬雪梨汁

  檸檬半個,雪梨兩個,蜂蜜少許***根據個人口味新增***。將雪梨,檸檬洗淨,去皮。把水果依次放入九陽榨汁機內。兩分鐘後,取出果汁。

  2、黃瓜雪梨汁

  黃瓜1根,雪梨1粒,冷開水,檸檬汁1t,蜂蜜1t。黃瓜雪梨去皮,切塊備用。所有材料放入果汁機打勻,倒入杯中。

  3、火龍果黃梨汁

  紅肉火尤果1粒,黃梨1/2粒,冰塊2杯,冷水50g,果糖1t。紅肉火尤果,黃梨洗淨,切塊備用。所有材料放入果汁機打勻,濾渣,倒入杯中。

  三、煮熟

  梨雖能清心潤肺但性寒,因此體質虛寒、寒咳者不宜生吃,必須隔水蒸,或者放湯,或與藥材清燉也可。梨性寒,把梨煮成湯後使其寒性降低,潤燥清火作用更佳。蒸熟了的梨具有清熱潤肺、止咳化痰的作用,且在蒸的過程中,還可以加入其他的食物或藥物,以增強止咳化痰的功效。不同情況的咳嗽,吃梨的方法也應有所不同。

  1、梨與陳皮同煮

  燥則津虧也生痰,表現為咳嗽少痰,色黃或白。對這種情況,在煮梨時可加入一些陳皮,或放入部分糠心白蘿蔔,與梨同煮,吃梨喝湯,能夠起到潤燥化痰、理氣止咳的作用。

  2、梨與烏梅同煮

  對於乾咳日久,或程度較重者,可加入烏梅、甘草各10克,與梨同煮,吃梨喝湯。烏梅味酸,甘草味甘,與梨同煮,養陰潤肺止咳作用增強,烏梅還有斂肺止咳功效。此湯味道甘甜爽口,很適宜兒童食用。秋季當茶飲用,也養陰潤燥,防治口、鼻、咽部及面板乾燥。

  3、煮梨要帶皮

  煮梨時要將梨皮和梨核一起浸煮。因為梨核味屬酸,梨肉味屬甘,酸甘化陰利於養陰潤燥。梨皮在煮熟後味苦性寒,可起到清肺熱、通大便的作用,即所謂“酸甘化陰,苦能清熱”。把整個梨切開後一起煮有滋陰潤肺清肺之功效。

  4、蔥姜與梨同煮

  冬季涼燥當令,燥邪與寒邪往往相兼為患,侵襲人體,表現為乾咳、流清涕。有此類症狀的患者在煮梨的同時可加入2~3片生薑,5~6段蔥根,同煮5~6分鐘,吃梨喝湯,1天1~2次。蔥根與生薑性溫味辛,有辛溫解表的作用,可去寒邪,與梨同煮,協同起到祛除涼燥的作用。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