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如何貼秋膘有哪些方法

  秋季正是適合老百姓貼秋膘的時期,但現代人大部分都不存在營養缺乏的現象,因此貼秋膘一定要採取正確的方法。那麼秋季應該如何貼秋膘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秋季貼秋膘的方法

  “貼秋膘”是傳統說法,過去是為長點脂肪,以備冬天禦寒用,所以以吃肉為主。而現在食物豐盛,真正要補的其實是“菜、酵、薯、拌”。

  綠菜為主,補維生素。夏季飲食,人們大多以瓜果類為主,其中類胡蘿蔔素和B族維生素含量不高。所以立秋 後可選擇應季綠葉菜,如菠菜、芥藍、萵筍等,來補充維生素A、維生素B族及葉酸的缺乏,以防止視力下降、眼睛乾澀、面板粗糙、呼吸道易感染等。王雷軍說, 每天所攝入的綠葉菜的量應為三兩到半斤。

  發酵食物,幫助消化。夏天人們食慾不振,又多吃寒涼,胃腸消化功能較弱。秋天不妨多吃些發酵食物,如饅 頭、醪糟、酸奶、豆豉等。

  食物在發酵過程中,既消除了食物本身的抗營養物質,又利於消化吸收,還會產生維生素B12,這種物質在體內以輔酶的形式存在,能 促進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的代謝,防止毒素產生。

  薯類為先,預防肥胖。薯類食物屬於粗糧,富含B族維生素,鉀、鎂等礦物質含量也豐富,另外它還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能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祕及由此引發的多種慢性病,如肥胖、糖尿病等。秋季是薯類出產旺季,有事沒事吃些山藥、甘薯、芋頭、馬鈴薯等,很有益處。

  蒸拌菜做主打,降低熱量。秋天人們胃口大開,一不留神容易吃多。可以試試把菜蒸熟了以後熱拌,像茄子、 西蘭花、蘑菇、柿子椒等放在一起去蒸,好看好吃,熱量不高,營養還不流失。胡陵提醒,蒸拌菜不能蒸老了,三分鐘立即停火,放涼後就可以拌了。拌的時候,根 據自己的口味,加芝麻醬和蒜、亞麻籽油和香油、番茄醬等等都可以。

  不適宜貼秋膘的人

  1、脾虛患者

  脾虛的人常常表現為食少腹脹、食慾不振、肢體倦怠、乏力、時有腹瀉、面色萎黃,這類朋友進補前不妨適度吃點健脾和胃的食物,以促進脾胃功能的恢復,如茯苓餅、芡實、山藥、豇豆、小米等都是不錯的選擇。食粥能和胃、補脾、潤燥,因此,若用上述食物煮粥食用,療效更佳。

  2、胃火旺盛者

  平素嗜食辛辣、油膩之品的朋友,日久易化熱生火,積熱於腸胃,表現為胃中灼熱、喜食冷飲、口臭、便祕等。這類朋友進補前一定要注意清胃中之火。適度多攝入些苦瓜、黃瓜、冬瓜、苦菜、苦丁茶等,待胃火退後再進補。

  3、老年人及兒童

  由於消化能力較弱,胃中常有積滯宿食,表現為食慾不振或食後腹脹。因此,在進補前應注重消食和胃,不妨適量吃點山楂、白蘿蔔等消食、健脾、和胃的食物。

  秋季貼秋膘注意事項

  1、要注意體內的酸鹼平衡

  正常人血液的PH值應呈弱鹼性,一般情況下,人體可自動調節並平衡體內的酸鹼關係。但是,如果大魚大肉等酸性食物吃多了,超過了機體的耐受程度,就可使血液發生酸性偏移,容易使人患上高血壓、高血脂、痛風、脂肪肝等。

  所以,忙於“貼秋膘”的時候,大家不要忘了多吃些時令蔬菜、水果,以及茶葉、豆製品、杏仁、栗子等鹼性食物,以中和體內多餘的酸性物質。

  2、貼過了,秋後易“發福”

  適當的“貼秋膘”確實有助於恢復體力,但若吃得多,動得少的話,很容易秋後“發福”。所以,“貼秋膘”應根據個人身體狀況進行。

  一般人可從日常飲食中得到足夠的營養,不用刻意進補。

  而且,中醫認為,立秋後是生津養陰的好時節,高脂肪並不利於養生;倒是豆芽、菠菜、胡蘿蔔、芹菜、小白菜、萵筍等蔬菜,營養豐富又不容易讓人發胖,秋季可以多吃一點。

  3、多吃潤肺生津食物

  隨著天氣漸漸轉涼,人們往往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乾燥感,故應吃些生津養陰、滋潤多汁的食品,少吃辛辣、煎炸食品。中醫認為,肺與秋氣的關係十分密切,秋季應多吃有潤肺生津作用的食品,如百合、蓮子、杏仁等。

  4、超重肥胖者慎貼膘

  肥胖本身就是種疾病,同時還是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危險因素。因此,對於體重屬於超重肥胖的,不要盲目貼秋膘。對於體重偏低的,可以適當貼膘。

  一個人的體重是否屬於健康範圍,可以用體重指數***BMI***來評價。我國成年人健康體重的範圍為18.5-23.9千克/米2,24.0-27.9千克/米2為超重,大於等於28千克/米2為肥胖,小於18.5千克/米2為消瘦。

看過秋季貼秋膘的方法的人還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