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微信營銷策略分析及案例

  企業需要新產品上市,就一定要進行案例分析,這樣才能對新產品上市帶來的影響有一定的預測,從而做出一些對策,減少新產品上市帶來的阻力。那麼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希望能夠有所幫助。

  一:

  微信創業賣水果,三個小夥兩個月利潤翻一番

  第一個月賣出一貨櫃 第二個月利潤翻一番

  提起賣水果,許多消費者的印象還停留在水果店和菜市場的水果小販。但三名廣州85後小夥子卻憑著一輛車和三臺手機在微信朋友圈開起了“手機檔口”賣水果,而且生意還相當不錯,營業兩個月,第一個月已經賣出一貨櫃,第二個月利潤翻了一倍,團隊也迅速擴充到十人,並有了自己的分揀中心和冷庫。

  出門靠朋友

  朋友的朋友都是客戶

  主打“全程密封保鮮”“當季最好吃的水果”的理念,三名85後小夥子,一個出身水果批發世家,一個之前是北京路某服裝專賣店店長,一個是前廣告公司職員,每人一部手機,外加一臺電腦和一輛車,將手機上的微信朋友圈當“水果檔口”,開始了網上售賣水果的生鮮電商生意。

  “目前我們月售一貨櫃,從第二個月開始已經實現利潤翻倍。”三人行之一的小樑說,“不過賺的可是辛苦錢,因為我們沒有請物流公司,全部自己開車送貨,最開始的時候,老爸也加入了送貨隊伍呢!”

  不做廣告,沒有實體店,利用朋友圈營銷,三個小夥子認為自己的成功有運氣更有努力。“在微信裡釋出產品資訊,並吸引收貨客戶在朋友圈進行‘晒單’,如果一個人有100個好友,十個人就有1000名好友,那麼我們就有1000個潛在客戶,而且還會發酵傳播。”小樑認為,朋友圈營銷的好處是傳播資訊的可信度更高,弱勢是隻能在朋友圈營銷,而且好口碑和差口碑傳播的速度一樣快,出了差錯生意就砸了。

  生意靠感情

  顧客不是上帝是“閨蜜”

  “做網上街坊生意和傳統的營銷不一樣,以前說顧客是上帝,但我們感覺‘微生意’裡邊,客服和顧客之間更像是朋友和閨蜜的關係,顧客會因為‘送貨員不夠帥’不收貨,甚至發火,但是我們的客服可以把客戶‘哄乖’,然後讓其買單。”小樑告訴記者,有一段時間推出“帥哥送貨”的宣傳,結果有客戶因為送貨員不夠“帥哥”標準而拒絕收貨,他們只好換回帥的同事重新送貨,令人哭笑不得。他解釋道,因為在“朋友圈”做生意,顧客很可能是朋友的朋友,大家的關係比較“嬉笑怒罵”,但也正因如此,需要更多的耐心和幽默感。

  店鋪很前衛 客戶也極品

  老外客戶:

  有指紋的水果不要

  外國消費者普遍一次就消費千元左右的水果, 下單最大方,也最挑剔。但也是最有潔癖的客戶群,因為對“有指紋的水果統統SAY NO”。“他們尤其會留意提子和布林上面有無指紋,因為提子和布林上面有白色果蠟,有了指紋會十分明顯。”小樑說。

  有意思的是,由於不同顏色的水果布林對應不同的英文單詞,有外國網友本來定的是黑色布林,結果送錯了紅色布林,鬧了烏龍。“之後團隊成員惡補了水果的專業英語對應的名稱。”

  美女客戶:

  等你等到花都謝了

  在朋友圈裡送貨多了,“三人行”團隊發現美貌妹子們最不守時。“有一次約十點送貨到,後來客戶睡到十二點,我們在樓下等了兩個小時。”小樑說,“如果是快遞,一般就拜拜了,但因為是朋友圈營銷,不敢怠慢,只好一直等,因為怕壞了口碑。”

  但這還不是最誇張的,小樑講述起“有一次想死的經歷”。“約好時間到了樓下,美女說還要等半個鍾,我憋著小便一直等了半個鍾,結果美女說到隔壁買東西,要十分鐘,結果半個鐘頭下來,我已經開始腰疼了,結果美女一個電話過來說‘在出租車上’……”小樑說,“但是沒辦法啊,微信圈都是朋友,我們不敢怠慢。”

  “晒單迷”:

  化完妝再和帥哥快遞合影

  “當然他們的水果很新鮮,但是選擇在微信購買,一個是因為新鮮心理,因為他們要求買完要拍照晒單,我平時就喜歡自拍,所以當然很樂意。”顧客LUCY說。

  而據“水果皇子”爆料,還有妹子“晒單迷”客戶要求帥哥送貨員等自己化完妝合影,放到朋友圈“晒單”。

  二:

  80後兄妹微信賣蛋糕月售5萬

  住在厚街新塘的80後兄妹王幹文和王文青,自小熱愛做餅和蛋糕。他們的父母從1987年起經營著某品牌餅家,從小耳濡目染父母做“鬆沙酥”、“三角酥”的王幹文兄妹對蛋糕鍾愛有加,夢想有一天能擁有自己的烘焙室,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品牌。

  在創業前,王幹文上了半年西點學校,到品牌餅店做了一年半的“學徒”,經常下午4時上班,晚上12時下班,有時還要加班到凌晨二三時,工資卻僅有1000多元。經過兩年多經驗的積累,王幹文終於於今年4月開了一家不足30平方米卻屬於自己的蛋糕店,並且有了自己的品牌。而在厚街一家大型企業做白領的妹妹王文青,為了支援哥哥的事業,已於6月底辭去高薪工作,加入蛋糕店。

  主打健康牌微博微信營銷

  為了節省成本,擴大客源,王幹文兄妹採用微博、微信等網路渠道接單銷售。半年時間裡,王幹文兄妹的蛋糕店鋪微博粉絲已有1600餘人。

  在蛋糕的製作方面,王幹文兄妹主打健康牌以保證蛋糕的質量。他們放棄市場上慣用的人造奶油,而用進口的不含反式脂肪酸的奶油。

  此外,他們還積極開發新產品,以吸引年輕消費者。中秋節前,王文青利用父母做中式月餅的家傳法,結合西點做法,創造出獨具特色的冰皮月餅。尤其是他們獨創的“百香果奶凍蛋糕”,廣受顧客的好評。隨著不斷地推陳出新,目前王幹文兄妹蛋糕店裡的產品已過百種。

  在烘焙室的牆上,隨處可見一列又一列的紅色訂單紙。據瞭解,王幹文兄妹蛋糕店的月銷售額已超過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