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不要直言直語的技巧

  古人說,“六十而耳順”,既包含了虛懷若谷、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胸懷,也包含了含而不露、潤物細無聲的境界。悟清了這些,對於良好的初衷取得良好的結果會有所裨益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於,歡迎借鑑參考。

  生活中,我們都喜歡對方直來直去,說話坦誠相對,沒有拐彎抹角。但是,職場中直來直去的性格卻未必受歡迎,相反,職場中適當來些拐彎抹角也許更有利於人際往來的融洽。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直率是人性中最本質的部分。人們普遍認為孩子是單純的,他們沒有受過世俗的汙染,處處表現出天然的真實,這大概就是所謂的“天真”。他們的率直是本性的真實體現,對外界事物的直接感受可以不加工地通過語言表達出來,而這種直接的表達是可以被接受的,這就是所謂“童言無忌”。

  與孩子的率直討人喜歡不同,成年人的率直往往不太被人接受,因為成年人是世故的,成年人的表達被認為是經過加工甚至是偽裝過的,心口不一,甚至口是心非似乎是常有的事。我們並不排除口蜜腹劍的人,但好心被當成了驢肝肺,良好願望卻往往收不到好的結果,也是相當多成年人內心的一大苦痛。

  直爽直爽,你直接說了,自己就感覺爽,但別忘了,你太直白了別人就不爽。在職場的人際交往中尤其需要注意說話的方式,要善於做到不討人厭,好心辦好事就要有個好結果,提建議和意見就要講究個時機、方式和方法。

  絕大部分的人都好面子,尤其是有身份的人,體察現場的氣氛,對方的情緒,是否適合直抒胸臆,有些意見點到為止,或者暫時擱置一下,甚至乾脆等對方自醒自悟也未嘗不可,不必立馬分出高低。

  何某是一公司的職員,他的好心地被其他職員所認可,可是一直升不了職。和他同年齡、同時進公司的同事,不是外調獨當一面,就是成了他的頂頭上司。另外,別人雖然都稱讚他"好",但他的朋友並不多,不但下了班沒有"應酬",在公司裡也常獨來獨往。好像不大受歡迎的樣子……

  其實何某能力並不差,也有相當好的觀察、分析能力。問題是,他說話太直了,總是直言直語,不加修飾,於是直接、間接地影響了他的人際關係。

  其實"直言直語"是人性中一種很可愛、很值得大家珍惜的特質,因為也唯有這種直言直語的人,才能讓是非得以分明,讓正義邪惡得以分明,讓美和醜得以分明,讓人的優缺點得以分明。但是在人性叢林裡,"直言直語"卻是有這種性格的人的致命傷,理由如下:

  喜歡"直言直語"的人,常常只看到現象或問題,也常常只考慮到自己的"不吐不快",而不去考慮旁人的立場、觀點、性格。他的話有可能是一派胡言,但也有可能鞭辟入裡。當聽到一派胡言的"直言直語"後,即便對方明知所指,卻又不好發作,只好悶在心裡;而鞭辟入裡的直言直語則因為直指核心,讓當事人不得不啟用自衛系統,若其招架不住,恐怕就要懷恨在心了。所以,直言直語不論是對人或對事,都會讓人受不了,於是人際關係就出現了阻礙。別人寧可離你遠遠的,免得一不小心就要承受你的直言直語;不能離你遠遠的人,那就想辦法把你趕得遠遠的,眼不見為淨,耳不聽為靜。

  喜歡直言直語的人一般都具有"正義傾向"的性格,言語的爆發力及殺傷力也很強,所以有時候這種人也會變成別人利用的物件,鼓動你去揭發某事的不法,去攻擊某人的不公。不管成效如何,這種人總要成為犧牲品:成效好,鼓動你的人坐享戰果,你分享不到多少;成效不好,你必成為別人的眼中釘,是排名第一的報復物件。

  所以,在人性叢林裡,直言直語是一把傷人又傷己的雙面利刃,而不是披荊斬棘的"開山刀",有這種直言直語個性的人應深思,並且建立幾個觀念:

  1對人方面,少直言指陳他人處事的不當,或糾正他人性格上的弱點

  這不是"愛之深,責之切",而是和他過不去;而且,你的直言直語也不會產生多少效用,因為每個人都有一個內心堡壘,"自我"便縮藏在裡面,你的直言直語恰好把他的堡壘攻破,還把他從堡壘裡揪出來,他當然不會高興!因此,能不講就不要講,要講就迂迴地講,點到為止地講,他如果不聽,那是他的事!

  2對事方面,少去批評其中的不當

  事是人計劃的,人做的,因此批評事也就批評了"人",所謂"對事不對人",這只是"障眼法"。除非你力量大、地位夠,否則直言直語只會給自己帶來麻煩!如果能改變現實,則遭麻煩倒還值得;如果不能,還是少說為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