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汽車如何保養夏季汽車保養技巧

  在炎熱的夏季,車主們往往不知道如何正確地對汽車進行保養,這樣會間接地損害到我們的汽車。那麼應該如何正確保養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夏季汽車保養技巧

  1.涉水:引擎損毀損失大

  夏天是暴雨的多發季節,低窪路面會在雨後積水,在淹及發動機進氣口的水中啟動或行駛都可能導致發動機損毀。雨天行車最穩妥的方案是在不確定積水深度時,儘量不要驅車涉水,如果必須通過,也儘可能待水位下退至安全點。關於安全水位的判斷是這樣的:水位在未達到前保險槓或輪胎的2/3處之前,一般涉水是沒有問題的。水位再高的話,除非對車輛進行適當保護,否則就不建議通行了。很重要的一點是在涉水過程中要保證沒有近距離車輛,以免其他車捲起的水波超出安全水位,對車輛造成損害。當然,在雨量充沛尤其是南方的部分地區,由於經常受到水浸的威脅,最穩妥的做法當然是為愛車單獨投保“涉水險”。

  2.爆胎:胎壓不準是禍根

  夏天是爆胎最容易發生的季節。因為夏天天氣炎熱,路面溫度也較高,如果車的輪胎充氣太足,氣體遇到高溫膨脹導致輪胎氣壓加大,快速行駛可能造成爆胎情況;另一種可能導致爆胎的情況則正好相反,有些車主自認為聰明地將胎壓調低以避免胎壓過大,但胎壓偏低的結果是導致胎壁的過度受壓,結果是依舊容易導致爆胎。因此,最安全的做法就是保持輪胎的正確胎壓,而在涉水過後也應該仔細檢查輪胎是否被異物扎破。

  3.切忌:長時間使用內迴圈

  內迴圈原理是空氣在車內封閉的空間內迴圈,這樣就造成了車內的含氧量會不斷下降,而且如果汽缸中的汽油燃燒不完全,發動機未燃燒盡的一氧化碳也可能漏進車廂內,因此車內的空氣質量會越來越差,甚至對人體產生危害,因此不能長期開內迴圈。不能開著內迴圈在車內睡覺,也是這個道理。

  4.開車:儘量避免長時間行車

  高溫酷暑條件下,應儘量避免長時間行車。行駛途中要注意適時休息。停車時應儘量選擇在陰涼通風處。若溫度表的指標已經指近高溫度區,這時就必須把車停下來,將發動機熄火“退熱”。如果用水給散熱器降溫,千萬注意不要弄溼線路。

  另外,高溫酷暑條件下,應儘量避免長時間行車。行駛途中要注意適時休息。停車時應儘量選擇在陰涼通風處。若溫度表的指標已經指近高溫度區,這時就必須把車停下來,將發動機熄火“退熱”。如果用水給散熱器降溫,千萬注意不要弄溼線路。

  夏季汽車省油祕訣

  高速行駛開窗降溫不可取

  夏季,車內高溫讓車主苦不堪言,而汽車空調則使得這一問題迎刃而解。不過,有得必有失,車載空調的使用,在降低了車內溫度的同時,也無形中增加了汽車的耗油量。因此,一些車主為了省油,車內溫度再高也捨不得開空調,而用開窗通風的方法來降低車內溫度。但有時這種辦法並不是什麼時候都有效。

  汽車在市區內行使因為車速低,這種做法是可取的。然而一旦車速提高,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時,就適得其反了。當車速超過80km/h時,由於開啟車窗而增加的阻力,使得由此多耗費的燃油與開空調耗費的燃油相比,可以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所以此時開窗通風會得不償失。

  空調溫度不宜過低

  夏季汽車油耗居高不下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車載空調的使用率過高。因此,減少了車載空調帶來的耗油量,也就大大降低了整車的實際油耗。許多時候那些很怕熱的朋友,為了使車內溫度涼爽一些,往往將車載空調的溫度設定在最低溫度值上。此時空調泵會不停地運轉,鼓風機也會處於高檔風位,油耗因此加大。而且車內外溫差太大,人也容易感冒。長時間這樣對人身體健康很不利。所以,在設定車載空調溫度時,一般設定在26℃就可以了。這個溫度大部分人都是可以接受的。

  加油不要太滿

  由於夏季溫度過高,油箱內的汽油很容易揮發掉。所以,如果車主通常只在市區內駕車,就沒有必要將油箱加得太滿,一般達到油箱容量的百分之七八十就足夠了。再說,油箱太滿會使多出的油溢位,白白浪費掉。加七八成滿的油,不僅降低了汽油的揮發量,同時,由於少加油而給愛車省掉一些載重量,對省油也是大有益處的。

  裝擾流板還要慎重

  時下流行個性化改裝,年輕車主會跟風而上,如加裝只在賽車上使用的擾流板。不過在這裡小編提醒大家加裝擾流板,對汽車的構造和擾流板本身的材質都有著非常高的要求。所以,追求個性的車主最好不要隨意給車加裝擾流板。不適當的加裝,只能使汽車看起來特別“扎眼“而別無用處,此外還大大增加了汽車的風阻係數,提高了車輛的實際油耗,並且車速越高,油耗增加得越多。

看過夏季汽車保養技巧的人還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