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寫好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大致可分為借景抒情、因物抒情和以事抒情三類。呢?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抒情散文,希望大家喜歡。

  抒情散文篇1:因為等待,所以停留

  站在那條窄窄的雨巷這頭,不為遇見,只為拾撿回憶。古道石橋,青磚黛瓦,那條掩上經緯的路徑,能夠讓任何人迷失方向。假若花香不深,煙雨不濃,又有誰會無故的來到這裡?天色昏黃、星辰暗顯,身邊的一切竟宛如夢中景物,人生也不過虛幻於此,無關你感情多深,終歸要向你奪舍。

  碧苔三月、風吹柳絮飛。靜默在岸邊的石楠,與池水相傍。有那麼一些人,在時光中靜靜地流淌著。當偶然匯聚,才發現那個相似的自己。於是便不分彼此的去愛,沒有天荒地老,只有暮暮朝朝。記得那時,我說我像風,因遇見了你,而決定盤桓在你身邊。可你說你像雨,不分時節,總會哽咽一場,因遇見了我,卻決定失去自己。所有的言語,竟像誓言,自此開始紮根,我們都祈盼著有一天,那些愛情,能長成參天大數。

  從前只會拾撿別人的故事來充實自己的情感,如今才發現,深處愛情,每一剎都能續寫出一個結局。可我們無法在愛情中隨意落筆,從而命定的路途變得偏薄,有一天總會走到懸崖峭壁。那天,我們相邀看書,你讀到“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的時候,突然細語道:窗外菊花,為誰消瘦,暮然西風,無人能懂。

  有些人的一生只為了等待,而有些人的一生只為了飄零。李清照因思念丈夫趙明誠而作了一首《醉花陰》,可趙明誠收到後,第一時間沒有感懷自己妻子的孤獨和寂寥,卻偏偏升起比試的願望。數日連作幾十首,將其一起給友人陸德夫評鑑,陸德夫在讀後,偏偏喜歡三句,便是“莫道不消魂……”,趙明誠才覺羞愧。我知道,愛情中總有那麼個人無心勝負,有那麼個人甘為你低入塵埃。而李清照的一點相思的苦衷,竟成了趙明誠手中的比試,原來後來的煮書潑茶,亦沒有半分愛情。當時只道不是尋常,而是茫然。

  感情,不是一個人就能修煉圓滿。將對方的愛好當成了自己習慣,將對方的悲喜當成了自己的情緒。有些愛情,就只是一個人在演,一個在看,當戲劇結束,所付出的情感也煙消雲散。天龍八部裡的遊坦之,甘願為阿紫低身如僕、以身寄毒,可阿紫心中永遠都是蕭峰。後來,遊坦之給了阿紫光明,卻依舊不悔。阿紫的眼睛時常流淚,她不知道那才是愛情。你以為人生這場戲劇有人幫你演完,只不過是老天的賜福,其實那個人在遇見你的第一眼中,就無法逃離。

  湯顯祖說: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感情大過於生死,超脫於輪迴。杜麗娘的一夢前塵,守愛到人間的冰點。一個人願意為之等待,一個人願意為之停留。只因心甘情願,便沒有誰對誰錯。

  雨露溼滑、霧濃遮眼,請在這飄萍後,執手相走。紅塵中,沒有誰欠誰的幸福,只因前世的情緣未滿,今生便攜手修行。窄長的雨巷,是誰從薄霧中走來?是誰持著潑墨的紙傘?是誰攜著丁香的愁濃?古道石橋,青磚黛瓦,那條掩上經緯的路徑,早已穿連起兩個陌生的約定。

  文:竹風亦淺

  抒情散文篇2:雪落梅間,暗香來

  家鄉的氣候四季分明,每當冬的梵音傳來,我最期盼的就是每一場雪落,看著紛紛揚揚的雪花,一顆心也隨著雪的旋律起舞。明天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了春節了。我行駛在回家的路上,伴隨著我的還有飄飄灑灑的雪花,這雪從昨天一直下到了現在,地面上已經積下了厚厚的一層雪。放眼望去,天與地都籠罩在白茫茫的雪世界裡。

  我喜歡聽雪,喜歡站在天地間,聆聽著雪落的聲音。片片梨花瓣,融入了多少愛與真情,飄舞在人間。伸手,接住一片愛的花瓣,你的心中儲存著一抹春的氣息,寫意一處春的風景。我將滿心的念,沾滿了雪的輕盈和溫潤。春雪你來了,你是嗅著梅的香味而來,院中的一支寒梅已開到了茶糜,微風拂過,傲立在雪中的寒梅,散發著絲絲的暗香,浸入了我的心脾,潤澤著我的每一寸呼吸。花香溫潤在流年的陽光裡,讓自己愜意的心,棲息的靈魂,綻放一份玲瓏而婉約的情意。

  賞雪,也賞梅,賞梅的品性與風格。賞梅的風骨與堅韌。生活學會懂得,學會釋懷,把快樂的故事留在心中,把傷心與不悅慢慢的遺忘掉。喜歡獨處在某個角落,拾一支拙筆,臨摹作圖,將眼前美麗的風景渲染上梅的墨香,懷一顆素心,提筆寫詩,懷著詩人的情懷把自己心中的美好溫純在歲月中。雖然我的文字很簡單,很平常,但無論是好是懷,都是我真情的流露,都是我人生中那一段段故事。

  生活安好,一念懂得,一念明媚,和親人和朋友一起走過的日子,將是我生命中充滿花香,盈滿詩意的回憶!

  雪,紛紛揚揚,帶著祝願與美好,給新春添上了一抹節日的色彩。這個春節就在一片潔白的雪世界中度過了。雪,素雅,純潔,纖塵不染,就這樣落在春的梅間,飄雪過後,一簇簇白雪壓在春的枝頭,這一年都充滿了希望,婉約的白雪,在陽光的照射下,天與地發出了耀眼的光芒。這樣的美景依然會讓我感動到流淚,心在素雅的潔白中讓過往溫潤如初。只想做最真實的自己,簡單著,快樂著,明媚著,不需要偽裝,不做作,守一份春的安然,踏著季節明媚的暖香,讓心在純淨的雪中一路前行。在梅花與雪花的潤澤中閉關修行,在春天與冬季的接壤中輕叩心扉。

  喜歡雪後的風景,喜歡踩在腳下的雪發出吱吱地聲音,那是一種來自靈魂的心聲,那是一種生活愜意的釋然。喜歡放逐在雪地上,回憶著童年一起堆雪人的快樂,還有童年在一起的玩伴們,如今我們都早已各奔東西,只有那段回憶還馨香著過往的流年。那些有愛,那些有暖,那些有喜悅,將萬千心事醞釀成一杯歲月的沉香。

  今夜,沒有月光,雪夜裡,還時時會聽到有汽車的笛聲,有行人的說笑聲,那是回家的腳步聲,無論家有多遠,回家的路有多艱難,都阻止不了遊子回家的腳步。天是的冷,心是暖的,明天就是年三十了,都要在年三十之前趕回家中。

  沒有月光的窗前,屋裡卻是明亮如晝,時不時的會傳來孩子們嘻嘻的笑聲,電視裡悅耳的音樂聲,讓我在如水的夜晚,擁抱在親人溫暖的懷抱中。

  雪,你是春雨的使者,你瀟灑的來過,你悄悄的離去。你的執著,散發著季節的清香;你的守候,芬芳著歲月的眷戀;你的浸潤,親吻著大地的明媚。飄灑的雪啊,你的降臨讓我的心夢停靠,讓我的情懷釋然,讓我的世界溫潤。

  心若向暖,季節處處是明媚,心若明亮,人生處處有暖陽,心若懂得,雪落眉間惹芬芳。

  春的回眸間,把愛寫在枝頭,把過往悄悄的珍藏。把心傷慢慢的遺忘,懂得用微笑的眼睛看待生活,懂得撿拾一份明媚,將那些美好,在晶瑩的晨露中慈悲;在夕陽的霞光中溫醇。

  春雪,你來,我是喜歡的,你走,我是欣然的。

  站在季節的渡口,傲立在雪中,親吻著春風的暖意,心暢然,情暢然,人生處處皆風景。

  文/晨夕若夢

  抒情散文篇3:北大荒的盛筵

  中國人很在意“吃”,孔子早就在“禮記”裡講到“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所謂飲食,等於現在的民生問題。之所以在意,在於原來吃不起、吃不飽、吃不好,所以想方設法把精力放在吃上,不是嗎?我也有一段這樣刻骨銘心的經歷。

  北大荒農場的伙食不敢恭維,再說吃好了也不利於思想改造和艱苦奮鬥精神的培養。

  一日三餐,主食是碴子飯,玉米碴子、高粱碴子,有時配上點大米煮成“金銀飯”。冬天的菜主要吃大白菜、青蘿蔔、土豆,大都是農場自己種的,存放在地窖裡。但天氣太冷,菜還是凍了不少,炊事員象劈柴似的揮刀把菜刴成塊狀,放在有水的大鍋裡化凍,等上面泛起一層冰,便是化凍完成,即可用來炒菜。

  農場的野狗很多,按其叢林法則,任由自生自滅,但農墾戰士經常找茬打狗,大家便可吃到一頓香噴噴的狗肉。印象中,我們還吃過馬肉,那是總場的馬受傷了,不好醫治,只得忍痛斃了,分了馬肉吃。

  繁重的體力勞動和單調乏味的生活,使不太安份的大學生想招設法自我改善。北大荒是一個天然的糧倉,只要是想點辦法,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找一個木樁作支點,挷上一根很有韌性的荊條,拉上根繩子,就可以捕獲很多麻雀。麻雀經開膛剖肚,取出內臟,塞進幾粒鹽,用黃泥糊上,放在火堆上炙烤,烤熟後扒皮連毛一道退了,***,肉香撲鼻。

  烤乳豬可是“滿漢全席”的一道主要菜餚,我們也在冰雪之地作了大膽的嘗試。相傳,很久以前,一戶人家院子起了火,火勢凶猛,烈焰沖天,把院子裡的東西都燒光了,宅院的主人匆匆趕回家,只見一片廢墟,驚的目瞪口呆。忽然一陣香味撲鼻而來,主人循著香味找去,發現是一隻燒焦的小豬,嘗一嘗味道奇美,後來“烤乳豬”成為菜中一絕。我們依法泡製,農場的幼崽在冬季不易成活,死後丟棄在外,這成為我們的原材料。“北航”畢業的一個北京人對製作乳豬很有兩下,經過他的加工,一個多小時後具然飄出了肉香味,幾個人小心翼翼地吃著,大家面面相覷,臉上滿是苦澀的表情,在這種時候,什麼尊嚴、品味、儒雅,都他媽的丟到西伯利亞去了。

  我們正演繹著人類社會茹毛飲血的進化史,也在錘鍊我們在惡劣條件下適者生存的能力。

  夏天,雨後,天空跟水洗過似的,蘭的透明。遠山那邊升起幾道彩虹,把北大荒裝點的五彩紛呈。公路邊不時看到松鼠在松樹上跳躍、山雞在草叢間悠閒覓食。一個星期天,我們幾個沿著沒膝大草的小路,鑽進茂密的榛樹林,繞過水泡子地,發現一塊“新大陸”。這裡有很多柞樹、椴樹,在潮溼不太透氣見光的環境下,樹上長滿了肥厚碩大的木耳和各種蘑茹,特別是樹幹窩裡猴頭菇稀罕可愛。我們手忙腳亂的採了不少。回去經過簡單加工,把木耳洗淨,用開水淖過,拌上醬、醋、蒜,一個人分了一大碗,大塊朵頤,吃過後大家讚不絕口,直到現在還齒留餘香回味無窮。猴頭菇稀罕,放在籠子裡蒸熟了,陰乾,由各人珍藏。

  在北大荒,吃的任性,吃的大膽,吃的開放,吃的終身難忘,真是不虛此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