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文化常識訓練

  

  1,在橫線上填寫文化常識的有關內容***任選兩題***

  A.隋唐開始實行三省六部制,三省為尚書省、門下省、中書省。尚書省下轄六部:吏部、 部、 部、 部、 部和工部。

  B.古詩文中經常提到“歲寒三友”,它們是鬆、 、 ;“花中四君子”是指梅、 、竹、 。

  C.古人在稱謂前加個“先”字,表示已經死去,用於敬稱地位高的人或年長的人。如已死的皇帝為 ,已死的父親為 ,已死的母親為 ,已死的有才德的人為 。

  2,在橫線上填寫文化常識的有關內容***任選兩題***

  A.古代官場用語都有特定的說法:官員剛到任叫 ;官員到職工作叫 ;授予官職叫 ;大臣年老請求辭官退休叫 。

  B.古人表示年齡都有專門的代稱:二十歲叫 ,三十歲叫 ,四十歲叫 ,六十歲叫 。

  C.我國不少城市有古稱或別稱,如南京叫金陵,蘇州叫 ,揚州叫 ,杭州叫 ,開封叫 。

  3,在古詩文中,同一事物往往有若干名稱。以下解說不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月亮被稱為“蟾宮”、“月宮”、“玉盤”、“銀鉤”、“嬋娟”、“桂宮”等。

  B.雪被稱為“瓊玉”、“碎玉”、“碎瓊亂玉”、“冰花”、“六出”、“梨花”等。

  C.信被稱為“鴻”、“尺牘”、“尺素”、“函”、“札”等。

  D.酒被稱為“瓊漿”、“玉液”、“玉醴”、“杜康”等。

  4,在下面幾種語境中敬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語境:①麻煩別人②請人改文③求人原諒④請人批評

  A.打擾 斧正 指教 包涵

  B.勞駕 打擾 賜教 斧正

  C.打擾 斧正 包涵 指教

  D.包涵 打擾 賜教 斧正

  5,在古詩文中,下列詞語各指代什麼?

  ①“汗青”代 ②“鬚眉”代 ③“巾幗”代

  ④“桑梓”代 ⑤“軒轅”代 ⑥“三尺”代

  6,下面的說法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①古代“國”常用來指都城,同時也指諸侯被分封的領地。

  ②古代“朔”指農曆初一,“望”指農曆十五,“晦”指農曆三十。

  ③古人認為中國的四周都是海,所以也用“海內”指中國。

  ④古代以山之南為陽,水使南為陰,反之,山之北為陰,水使北為陽。如華陽在華山之南,江陰在長江之南。

  ⑤在古代,“僕”可作為成年男子的謙稱,“妾” 可作為成年女子的謙稱。

  ⑥古代“辰時”相當於現在的上午6點前後,“午時”相當於現在的中午12點前後。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⑤ D。①②⑤⑥

  7,下列各句的敘述,有錯的一項是

  A.古時以“泰山”喻岳父,以“伉儷”喻夫婦。對老師稱“子”“夫子”“師”“先生”。

  B.臣民稱皇帝為“陛下”,皇帝對臣下表示寵愛時稱臣下為“卿”“愛卿”。皇帝的命令稱“詔”“敕”“聖旨”“諭旨”“上諭”等。假託或假冒皇帝的命令,稱為“矯詔”。

  C.四書指《論語》《孟子》《大學》《中庸》。五經指《詩》《書》《禮》《易》《春秋》。

  D.《師說》中的“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中的“六藝”指的是“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張衡傳》中“遂通五經,貫六藝”中的“六藝”則是指禮、樂、射、御、書、數六種學問和技藝。

  8,下列各句的敘述,有錯的一項是

  A.古人以“稷”為五穀***黍、稷、麥、稻、菽***之長。古代帝王、諸侯祭祀土神***社***和穀神***稷***,故合稱為“社稷”,並用來代稱國家。

  B.宮、商、角、徵、羽為古代音樂的五聲,又稱五音。變徵,聲調悲涼。

  C.古人常用伯、仲、叔、季表示兄弟間的排行,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D.刎頸之交、莫逆之交、都用來形容交情很深。

  9,下面四首古詩都含有我國民間的傳統節令,詩中所表示的節令以及它們的排列順序正確的一項是

  ①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②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街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③細雨成陰近夕陽,湖邊飛閣照寒塘。黃花應笑關山客,每歲登高在異鄉。

  ④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A.元宵、七夕、重陽、春節

  B.春節、中秋、端陽、除夕

  C.元宵、中秋、清明、元旦

  D.元旦、七夕、重陽、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