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語文複習古代文化常識選擇題帶答案解析

  2018高考語文在“古詩文閱讀”部分增加“瞭解並掌握常見的古代文化常識”的考查內容。那麼你知道2018高考語文要如何進行古代文化常識的複習呢?下面,小編來為你介紹,一起來做做看這些高考語文古代文化常識題吧。

  【1-5】

  1.文中涉及一些中國文化常識,下列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潤例:過去請人作詩文書畫的酬勞稱之為潤筆,而將所定的標準就稱為潤例或潤格。

  B.陽文:指採用刀刻等傳統技術方法,在器物或印章表面上形成的凹下的文字或圖案。

  C.金石:中國古代以前朝的銅器和碑石為研究物件,涉及文字、歷史、書法、文學等。

  D.閒章:中國傳統文人常自擬詞句或擷取格言警句來鐫刻成章,內容廣泛,意趣盎然。

  答案:B印章或某些器物上所刻或所鑄的凸出的文字或花紋。文字凸起為陽文,凹陷為陰文。

  2.下列對文言文中有關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矣”作為古代文言助詞,用於句末與“了”相同。在矣作通假時,通“也”;在本文言文中主要表示感嘆。

  B.“魯”既可以指古國魯國;也可作姓氏,如工匠祖師魯班;在現代漢語中多指山東省的簡稱。

  C.在中國漢代、南北朝時南海稱為漲海、沸海。清代以後逐漸習稱南海。文中南海指佛教聖地普陀山。

  D.《四庫全書》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紀昀等多位高官、學者編撰。叢書分經、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庫。基本上囊括了中國古代所有圖書,故稱“全書”。

  答案:B***魯班的姓氏不是魯,姬姓,公輸氏,名班,人稱公輸盤、公輸般、班輸,尊稱公輸子。又稱魯盤或者魯般,慣稱“魯班”***

  3.下列對文言文中有關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六宗”一般指的是古所尊祀的六神,有時也指漢文帝***太宗***、漢武帝***世宗***、漢宣帝***中宗***、漢元帝***高宗***、漢明帝***肅宗***、漢章帝***顯宗***。文中指的是尊祀的六神。

  B、四鄰各族***九夷、八狄、七戎、六蠻***的居住區稱為“四海”,“五湖四海”也泛指全國各地、天下。

  C、楚辭是屈原創作的一種新詩體,也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浪漫主義詩集。其經歷了屈原的作品始創、屈後仿作、漢初蒐集、至劉向輯錄等歷程。對《楚辭》及其研究史作研究的學科,今稱為“楚辭學”。

  D、“姬”姓,中華上古八大姓之一,得姓始祖為華夏民族的人文初祖——黃帝,黃帝因長居姬水,以姬為姓。

  答案:A,考查古文化常識,本題著重考查了古代帝王諡號。A項漢明帝諡號為顯宗,漢章帝諡號為肅宗。此題難度較大,需要考生長期注重文化積累。

  4.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受禪,也叫禪讓制,是中國上古時期以來推舉首領的一種方式,即群體中個人表決,以多數決定。

  B.闕是宮門兩側的高臺,又可借指宮廷:"詣闕’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轉載]2016年高考複習備考文化常識100題1。

  C.嗣位指繼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奉行長子繼承製.君位只能由最年長的兒子繼承。

  D.乞骸骨,自請退職的意思,即請求使骸骨歸葬故鄉。

  答案:C***“嫡長子”繼承製,而非“最年長的兒子繼承”。繼承地位的不一定是最年長的兒子。***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牙門與牙旗一樣,源起都有古人借猛獸利牙的圖案彰顯榮耀和威武之意。

  B.丁母喪是指遭逢母親喪事。舊制,父母死後,子女要守喪,謂之“丁憂”。

  C.徵、闢指徵召布衣出仕,與“察茂才”“舉孝廉”一樣,是自上而下選拔官吏的制度。

  D.鄉、閭在古代各指一種行政區域名,合在一起還可以泛指家鄉故里、父老鄉親。

  答案:C“察茂才”“舉孝廉”,是自下而上.

  【6-10】

  6.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每月的初一稱為“望日”,“夏四月之望”是指初夏的四月一日。

  B.野史,是私家編撰的史書,“野史氏”在文中是作者自謂。

  C.古代科舉殿試及第者稱為進士,武侯是丁丑年的進士。

  D.“廟社”指宗廟和社稷,古人在春季和秋季祭祀社神。

  答案A【解析】在農曆的每月十五日稱為“望日”,每月的初一稱為“朔”。“夏四月之望”是指夏曆***農曆***的四月十五日。

  7.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賜姓:古代天子據某人祖先所生之地或其功績而賜予姓氏。多指以國姓賜與功臣,以示褒寵。

  B.持節:古代官名。漢末與魏晉南北朝時,掌地方軍政的官員往往有使持節、持節、假節、假使節等稱號。使持節得誅殺中級以下官吏;持節得殺無官職的人;假節得殺犯軍令者。

  C.踐祚:特指皇帝登臨皇位,類似用語現象很多,例如:踐阼、踐極、踐統、踐位、踐國、踐帝、踐政、踐襲、踐蒞、踐事等等。

  D.薨:古人對身故有多種方式的描述,古代稱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死去為薨。也可用於皇帝的高等級妃嬪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貴族。

  答案.C踐政、踐蒞:當政在任之意。踐事:供職、充役之意。踐襲:蹈襲,沿用之意

  8.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明道”是宋仁宗趙禎年號。所謂“年號”,是從漢朝初年開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

  B.“禮部”是古代“六部”之一,管理國家典章制度、祭祀、學校、科舉等,並負責接待四方賓客等事務。

  C.“立生祠”是古代一種民俗,即老百姓自發地為活人修建祠堂並加以奉祀。其物件都是深得民心的官員。

  D.“御史”是古代一種官名,其職責多有變化。自秦朝開始,御史專為監察性質的官職,一直延續到清朝。

  8.C【解析】“自發地”、“其物件都是深得民心的官員”的說法不正確。有的朝代,也可能諂媚者或懾於其勢焰者所為;奉祀的物件也不一定是“深得民心的官員”。

  9.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一項的是******

  A.“遷謫”謂官吏因罪降職並流放,其中“遷”指官員的調動,有升有降,但“左遷”必是升職。

  B.“母艱”,就是“母憂”,指母親的喪事。

  C.“河北”在古代指的是黃河以北,這是一個古今異義詞,與現代漢語中的行政區劃是不同的。

  D.“自號”,舊時給自己取的號,大都是士大夫和文人墨客,因均屬通曉翰墨之人,無不別出匠心,各有所愛所好。

  答案A“左遷”必是降職。

  10.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太學:古代設在京城的最高學府

  B.上林苑:古代帝王打獵的地方。

  C.床:古代的坐具。

  D.肅宗:皇帝的諡號,肅,恭敬、肅穆之意。

  10.【答案】D。【解析】皇帝的廟號。

  下一頁更多>>>2018高考語文複習古代文化常識選擇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