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懷念為話題寫作文

  懷念,是王維的紅豆夾雜著憂愁,本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歡迎閱讀。

  1:

  什麼時候我算長大,這一直是一個疑問。現在我遠離父母,在外面過著求學生活。我慢慢成長著,收穫不少成長的喜悅。而一種莫明的衝動卻不知為何讓我想起了過去,那些美好的過去……十分懷念,懷念!

  永遠都不會忘記和爸爸媽媽一起看奧運會的情景。XX年雅典奧運會,知道劉翔比賽在半夜。我和媽媽則先躺在床上呼呼大睡,然後等著爸爸叫醒我們,到1點多時,我們一起在舒適的空調房裡看精彩的110米跨欄比賽,親眼目睹劉翔創造神話,那是何等的享受!

  永遠都不會忘記XX的初夏,為了爭取考入重點中學,我們都投入到緊張的學習中,上網被取消了,平時的一切遊戲都被爸媽禁止了,除了學習還是學習。當6月20號那天,收到鎮海蛟川書院的錄取通知書時,我終於舒了口氣,終於沒有辜負爸爸媽媽和老師對我的期望!

  也永遠不會忘記和小學同學在一起的時光,那段無憂無濾的時光。雖然其中也有過不愉快,但現在回憶起來,一切都是那麼美好。怪不得別人都說,小學是人生中最寶貴的一段時光。在那些日子裡,有你,有我,有他,有姚明,有麥迪,有十一月的肖邦……陪我們一起漫漫度過。

  永遠懷念這些美好的時光,可惜再也不會回來了,童年都要過去的,美好的東西也不會一直停留著。人總是要長大的,在成長的路上,也會收穫別樣的快樂。我要把童年儲存在記憶中,在記憶中慢慢回憶著,回憶著……

  2:

  懷念,是王維的紅豆夾雜著我的憂愁,是心靈的空寂伴著冬季的寒冷,是時間的瑣碎充斥著記憶闌珊。可是,這並不是我要的那種結果。

  時間過得好快,好快!在我來不及適應的時候,就將我從你的泥淖中甩出。我不知,不知是該慶幸,還是悲哀……

  而那些因為年少犯的錯,似乎,已經註定我們,只是彼此的過客甲。

  曾經的無助與彷徨,寂寞與孤單,我們已經習慣。縱使因為了習慣了彼此的指尖的溫暖而停留在空氣中短暫的接觸,讓這種習慣變成一種不安。可是,我們,畢竟長大。長大的感覺──好矛盾。

  還記得冬妮婭那句信口的幼稚嗎?那句讓柯察金為之義無返顧的刺激嗎?“你要是敢跳下去我就是你的!”年少的無知總是那般無力,雖然他並不為了得到她而無懼。可是最後呢?最後,我想起了保爾的決絕,縱使孤獨。可是亞瑟呢?我忽然想起他十三年的虛無,最後死在了自己父親的固執下。我想起了普魯斯特,想起了……

  喜歡普魯斯特,不僅因為《似水年華》,也為他的寂寞與坎坷。它就像一副旖旎的風景畫,不必在乎那凌亂的塗鴉,而應該在乎的是那些美好的生活留給彼此的意猶未盡……

  任懵懂的年華包容那七情六慾;

  任歷史的塵埃湮沒那美好時光;

  任低落的青春滑下那一簾幽夢;

  任荏苒的時光衝擊那滄海桑田。

  可是,當生命終結,當世界在我的心頭荒蕪,當那些美好的事物湮沒在記憶的阿鼻道時,就會連帶著吞噬著我回憶的勇氣。

  現在,在我的勇氣未被磨滅之前,在這個寂寥的夜晚,通徹心脾的思念,只為你──我的過客甲。

  3:

  奶奶是一個平凡的老人,她的身上具有所有老人都有的特徵,可她在我的心中卻是不平凡的。

  奶奶時常穿著一件青布上衣,一條黑色的布褲子,一雙小布鞋套在她那“三寸金蓮”上正好合適一張飽經滄桑的臉上鑲嵌著一雙深邃的眼睛,矮矮的鼻子下面一張有點向外禿的嘴巴,裡面的上牙全都“光榮下崗”了。

  兒時,由於爸爸媽媽在外做生意,就把我寄住在奶奶家,那是我最快樂的時候,每天我都圍繞在奶奶的膝邊,聽奶奶給我講《白雪公主》、《灰姑娘》的故事,一遍又一遍,似乎永遠都不知厭倦。長大了些的時候,爸爸媽媽把我帶到了城裡,我離開了奶奶。記得爸爸媽媽來帶我走的那天,我哭了,哭得好傷心,奶奶微笑著告訴我:別哭,小琳乖,你有時間還可以來看奶奶啊。我上了車,看見車窗外奶奶的身影漸漸遠去,消失不見,淚水又止不住的留了下來。不習慣城市的喧鬧,懷念鄉村的安靜不習慣城市的大馬路,懷念鄉村的小路不習慣城市裡沒有奶奶,懷念鄉村有奶奶的生活。。。。。。每每放假,我都會先打電話告訴奶奶,而後便會迫不及待的坐上去鄉下的小車,一到村口便會看見奶奶那矮小的身影,或許奶奶已經等我好久了吧,漸漸的越來越進,越來越進,一下車,便飛奔到奶奶的身邊,對著奶奶的臉狂吻一番,這時奶奶就笑得連嘴都和不攏了。

  今天是奶奶逝世三週年,我特地寫了這篇文章來紀念我那平凡而又不平凡的老奶奶。

  4:

  一個漫長的下午,坐在房間裡,慢慢的收拾著書,整理著舊物,忽然從書裡掉出來兩個信封,上面滿是灰塵,依然可以看見那歪歪扭扭的字。開啟信封,裡面有一張小卡片和幾枚不同種類的樹葉,從中散發出淡淡的墨香,不禁把我的思緒帶回了幾年前……

  我總喜歡獨自坐在窗前,從筆記本中取出最漂亮的紙給小晰寫信。因為那時認識的字比較少,所以有時連我自己都看不懂寫的什麼,但是無論如何我都在堅持著。寫好後,便將新粘好的信封輕輕的塞進郵筒,“咚”的一聲脆響,在心間久久不能散去。

  小晰是我的鄰居,也是我那時的好友。可是有一天她搬走了,於是我們便用書信互相傳遞著彼此的資訊。我們的信封裡,裝的可不全是信,一顆糖、一支筆、一個漂亮的貝殼都能從裡面意外的掉出來。我每天放學都會在郵局,在那些信件裡尋找屬於我的那封。

  不知什麼時候開始,漸漸的,我們開始用QQ聊天,有時間就通通話,發發簡訊,說的也都是些無聊的話。我們的距離近了,但是不知為何,我總覺得少點什麼。再也找不到當時盼信、讀信時的激動和欣喜。

  回過神,我突然覺得友誼不該如此的蒼白。撫摸著那歪歪扭扭的筆跡,每個文字都滿載著情,同時,這也是我們友誼最好見證與回憶。可惜,那些確實已成為了回憶。

  我們每天用這些冰冷的東西,冷漠的送出那些只是看起來的熱情與溫暖的祝福,恐怕早已麻木。現在,我真的很懷念,那些淡淡的墨香,懷念那些溫暖的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