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高考文言文練習試題及答案

  文言文閱讀是山西高考語文科目的必考題型,在備考階段除了複習基礎的文言文知識,更需要做好考前閱讀練習,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供大家閱讀練習。

  山西高考文言文閱讀原文

  名之與實,猶形之與影也。德藝周厚,則名必善焉;容色姝麗,則影必美焉。今不修身而求令名於世者,猶貌甚惡而責妍影於鏡也。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竊名。忘名者,體道合德,享鬼神之福佑,非所以求名也;立名者,修身慎行,懼榮觀之不顯,非所以讓名也;竊名者,厚貌深奸,於浮華之虛稱,非所以得名也。

  人足所履,不過數寸,然而咫尺之途,必顛蹶於崖岸,拱把之樑,每沉溺於川穀者,何哉?為其旁無餘地故也。君子之立己,抑亦如之。至誠之言,人未能信,至潔之行,物或致疑,皆由言行聲名,無餘地也。吾每為人所毀,常以此自責。若能開方軌之路,廣造舟之航,則仲由之言信,重於登壇之盟,趙熹之降城,賢於折衝之將矣。

  吾見世人,清名登而金貝入,信譽顯而然諾虧,不知後之矛戟,毀前之幹櫓也!宓子賤雲:“誠於此者形於彼。”人之虛實真偽在乎心,無不見乎跡,但察之未熟耳。一為察之所鑑,巧偽不如拙誠,承之以羞大矣。伯石讓卿,王莽辭政,當於爾時,自以巧密,後人書之,留傳萬代,可為骨寒毛豎也。近有大貴,以孝著聲,前後居喪,哀毀逾制,亦足以高於人矣。而嘗於苫塊①之中,以巴豆塗臉,遂使成瘡,表哭泣之過,左右童豎②,不能掩之,益使外人謂其居處飲食皆為不信。以一偽喪百誠者,乃貪名不已故也!

  有一士族,讀書不過二三百卷,天才鈍拙,而家世殷厚,雅自矜持,多以酒犢珍玩,交諸名士。甘其餌者,遞共吹噓,朝廷以為文華,亦嚐出境聘。東萊王韓晉明篤好文學,疑彼製作,多非機杼,遂設燕③言,面相討試。竟日歡諧,辭人滿席,屬音賦韻,命筆為詩,彼造次④即成,了非向韻,眾客各自沉吟,遂無覺者。韓退嘆曰:“果如所量。”

  鄴下有一少年,出為襄國令,頗自勉篤,公事經懷,每加撫卹,以求聲譽。凡遣兵役,握手送離,或齎梨棗餅餌,人人贈別,雲:“上命相煩,情所不忍,道路飢渴,以此見思。”民庶稱之,不容於口。及遷為泗州別駕,此費日廣,不可常周。一有偽情,觸塗⑤難繼,功績遂損敗矣。

  選自《顏氏家訓》***有刪節***

  ①苫塊:古人父母居喪之時,以草墊為席,土塊為枕。②童豎:童僕。③燕:通“宴”,宴席。④造次:匆忙、急促。⑤觸塗:處處。

  山西高考文言文閱讀題目

  9.下列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伯石讓卿 讓:推讓、謙讓。

  B.雅自矜持 雅:平素、向來。

  C.東萊王韓晉明篤好文學 篤:甚、十分。

  D.辭人滿席 辭:辭別。

  10.下列句子,全都屬於“求虛名”做法的一組是

  ①修身慎行,懼榮觀之不顯 ②伯石讓卿,王莽辭政

  ③以巴豆塗臉,遂使成瘡,表哭泣之過 ④朝廷以為文華,亦嚐出境聘

  ⑤握手送離,或齎梨棗餅餌,人人贈別 ⑥眾客各自沉吟,遂無覺者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

  11. 下列對原文的概括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君子高潔的言行往往不被信任,都是因為其言行高潔,名聲廣播,沒有給自己留下一點餘地,就像在山崖邊走路,因為腳旁沒有餘地,往往會從山崖上摔下去。

  B.作者認為世上有不少人是名不符實的,往往清名播揚但金錢暗入,信譽昭著但許諾有虧,如近世某富貴之人,守喪盡孝,超過常禮,鬧出笑話。

  C.東萊王韓晉明懷疑某一士族不過徒有虛名,他的一些詩文,恐怕並非他自己創作,於是設宴敘談,並以作詩試探,結果驗證了他的想法。

  D.鄴下少年當初為了虛名,故意對百姓加以體恤,當他升官以後,他的本性暴露出來,不願再繼續把體恤百姓的事情做下去,於是功績被毀。

  12.請把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9分***

  ***1***吾每為人所毀,常以此自責。***3分***

  ***2***人之虛實真偽在乎心,無不見乎跡,但察之未熟耳。***3分***

  ***3***以一偽喪百誠者,乃貪名不已故也!***3分***

  13.請用斜線***“/”***給下面文段中加橫線的部分斷句。***不超過6處******3分***

  匡章曰:陳仲子豈不誠廉士哉?居於陵三日不食耳無聞目無見也井上有李螬①食實者過半矣匍匐往,將食之三咽,然後耳有聞,目有見。”***《孟子•滕文公下》***

  山西高考文言文閱讀答案

  9.【知識點】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的能力,能力層級為B級***理解***。

  【答案解析】D 解析:“辭”的意思是“有文采,有才華”。

  【思路點撥】解答此類試題時可採用聯想***聯想課文語句***推斷、語言結構推斷、辨析詞性推斷、語法分析推斷、語境分析推斷、鄰字***同義複詞、偏義複詞***幫助推斷等方法。

  10.【知識點】本題考查篩選文中的資訊的能力,能力層級為C級***分析綜合***。

  【答案解析】B 解析:①只是立名者的一種表現,作者沒有明顯的態度。④是朝廷的做法,朝廷以為有文才,才用其人。⑥只是賓客的一種自然表現,寫完詩歌以後,沉溺其中,沒有察覺別人寫得如何。

  【思路點撥】解題時應注意:***1***審清題幹,明確方向。***2***判明性質,識別錯誤項。***3***把握規律,辨明陷阱。

  11.【知識點】本題考查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層級為C級***分析綜合***。

  【答案解析】D 解析:鄴下少年當初是為了高潔的名聲,篤情幫助和體恤百姓,但是升官後,這樣的費用日漸過多,於是他常常考慮不周全,並不是有意為之,但是他的名聲還是受到影響。

  【思路點撥】此類題常以選擇題的形式考查,選項按原文順序,依次對內容進行分析、概括,其中一個錯誤項的錯誤設定有隱蔽性和迷惑性,它往往在大體正確的前提下設定一些與原文時間、地點、人物及事件不符的內容、詞語。做題時要仔細推敲,認真比對。

  12.【知識點】本題考查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層級為B 級***理解***。

  【答案解析】***1***我每當被人詆譭的時候,經常因為這責備自己。***2***人的虛或實,真或偽固然在於心,但沒有不在行動上表現出來的,只是觀察得不仔細罷了。***3***由於有一件事情偽裝出現假,而毀掉了百件事情的真,這就是貪名不足的結果啊! 解析:***1***“毀”,詆譭1分;“被動句”1分,句意1分。***2***狀語後置“無不見乎跡”1分;“熟”,仔細,1分;句意1分。***3***“以”,由於,1分;“喪”,假,1分;句意1分。

  【思路點撥】做翻譯題一要譯準詞義:實詞***含詞類活用、通假、偏義詞,修辭語句***及虛詞和固定結構。二要譯準句式***被動句,判斷句,省略句,倒裝句***。三要譯準句子語氣***陳述疑問感嘆祈使語氣***和句間關係***並列轉折因果等複句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