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購豬肉的方法

  豬肉使我們日常放桌上最常見的肉類,有的人覺得現在脂肪肝、高血脂、高血壓等病越來越多與吃豬肉有關,其實適當食用豬肉是對身體健康有益的,那麼我們在平時去市場購買豬肉是怎麼鑑別豬肉的好壞呢?下面小編將為大家說明。

  

  看肉膘。

  肉膘光亮,說明是當天宰殺的豬,豬肉新鮮,製作菜品味道更為美。如果肉膘發白,沒怎麼有光亮,說明是放置過夜的豬肉,天冷活有較好的冷藏條件還好,如果天熱,可能會變質。選購這種豬肉時最好到有冷櫃的超市、定點冷鮮肉店或者屠宰點去購買。

  看肉色。

  看瘦肉的顏色是鑑別豬肉好壞的方法之一,有的豬肉切割開呈紫紅色,一般是豬腿肉,因為這個地方的肌肉活動量大。如果不是豬腿肉還呈紫紅色那就要注意了,儘量不要買。所以其他地方的肉一般是嫩紅色較為正常。

  看肉面。

  有的肉販的肉放在肉案上一天沒有賣掉多少,所以經過一天的風吹日晒,尤其是熱天,肉的表皮都乾的變成深紅色,被風乾成了一層硬皮狀,這樣的肉一般都已經開始變味了,所以不要買。

  聞氣味。

  聞氣味是最直接的方法,到豬肉攤前趴到離肉很近的距離聞一聞,不光是聞有沒有變質,還有就是豬肉的好與不好,如果變質了很容易就聞出來了。但是沒有變質的豬肉也有不好的,比如有的豬肉是病豬肉,會有較大的腥騷味,普通肉的肉腥味是輕微的血腥味。

  摸水分。

  現在市面的注水豬肉已經是公開的祕密,有時都能看見在道路旁註水的拉生豬的卡車。但是還是有良心商家的,我們買肉時觀察好豬肉的其他特徵之後,用衛生紙試一試水分,很明顯,注水肉的水分會把紙打溼,而非注水肉則不會並且有彈性。

  選擇肉。

  選擇好豬肉的切割區域,也能買到好肉。首先肉的不好部位是血脖,也就是殺豬時割掉豬頭的位置,豬脖子上的肉。再就是肚皮底,膘薄肉少,並且肉膘不好吃。腋窩,淋巴多,毒素多,不健康。所以選肉時買豬臀,前後腿,脊樑,和肋處的豬肉。臀處精肉多,前後腿肉筋道,脊樑精肉肥肉參半,肋處五花肉最香。

  豬肉的烹飪技巧

  1、豬肉不宜長時間泡水;

  2、豬肉要斜切,豬肉的肉質比較細、筋少,斜切,即可使其不破碎,吃起來又不塞牙;

  3、豬肉一般用冷水清洗,不宜用熱水清洗,熱水會熱解掉豬肉中的肌溶蛋白,影響食用口感;

  4、豬肉中有時會有寄生蟲,生吃或調理不完全時,可能會在肝臟或腦部寄生有鉤絛蟲,隨意豬肉應煮熟;

  5、食用豬肉後不宜大量飲茶,茶葉的鞣酸會與蛋白質合成具有收斂性的鞣酸蛋白質,使腸蠕動減慢,影響消化.

  豬肉食用禁忌

  吃豬肉時最好與豆類食物搭配,因為豆製品中含有大量卵磷脂,可以乳化血漿,使膽固醇與脂肪顆粒變小,懸浮於血漿中而不向血管壁沉積,能防止硬化斑塊的形成。豬肉不宜在豬剛被屠殺後煮食,食用前不宜用熱水浸泡,在燒煮過程中忌加冷水,不宜多食煎炸鹹肉,不宜多食加硝酸鹽醃製的豬肉,忌食用豬油渣。高溫烹炒豬肉時所產生的化學物質,會與香菸裡致癌的化學物質結合起來,提高致癌機率。中國女性缺乏相應的抵抗基因,若中國女性吸菸者做飯時經常烹炒豬肉的話,那麼患上肺癌的可能性就是一般吸菸者的2.5倍。一般來說,豬肉中的脂肪和膽固醇含量要比其他肉類高。因此,肥胖和血脂較高者不宜多食,服降壓藥和降血脂藥時也不宜多食。

  不宜大量飲茶,因為茶葉中的鞣酸會與蛋白質合成具有收斂性的鞣酸蛋白質,使腸蠕動減慢,延長糞便在腸道中的滯留時間,不但易造成便祕,而且還增加了人體對有毒物質和致癌物質的吸收,影響健康。不要吃涮豬肉,人吃了半生不熟、帶有旋毛蟲的豬肉,就會感染上旋毛蟲病,出現發燒、流鼻涕等症狀。也不要吃燒焦的豬肉。孩子不宜多食豬肉,老人不宜多食豬瘦肉。幼兒長期過量地吃動物性食物,尤其是豬肉,勢必會攝人大量的脂肪、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天長日久,體內會因脂肪大量堆積而導致身體肥胖。不宜食用未摘除甲狀腺的豬肉。豬肉在未剔除腎上腺和病變的淋巴結時不宜食用,人食用後很容易感染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