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寶雞北首嶺遺址博物館介紹

  北首嶺遺址位於寶雞市金陵河西岸之上,總面積11萬平方米、中心面積6萬平方米,是我國著名的史前文化遺址,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陝西寶雞北首嶺遺址博物館,希望能幫到你。

  陝西寶雞北首嶺遺址博物館簡介

  上世紀50年代,考古工作者對北首嶺遺址進行了大規模發掘,共發現距今5700年至7100年之間的墓葬500餘座、房屋50處、生產生活用具6000餘件。2006年,北首嶺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館將集中展示7000年前寶雞地區以北首嶺遺址為代表的新石器時期先民農桑、祭祀、田獵、製陶、喪葬等生活風貌。 北首嶺遺址位於寶雞市金陵河西岸之上,總面積11萬平方米、中心面積6萬平方米, 是我國著名的史前文化遺址,在中國原始社會史研究中佔有重要地位, 前仰紹文化比西安半坡型別還早400多年,其史前考古價值十分重要。

  規模巨集大的公園式博物館在陝西寶雞北首嶺遺址動工建設,該館建成後將集中展示7000年前寶雞地區以北首嶺遺址為代表的新石器時期先民農桑、祭祀、田獵、製陶、喪葬等生活風貌。

  北首嶺遺址位於寶雞市金陵河西岸之上,總面積11萬平方米、中心面積6萬平方米,是我國著名的史前文化遺址,在中國原始社會史研究中佔有重要地位,前仰紹文化比西安半坡型別還早400多年,其史前考古價值十分重要。上世紀50年代,考古工作者對北首嶺遺址進行了大規模發掘,發現距今5700年至7100年之間的墓葬500餘座、房屋遺址50餘處、生產生活用具6000餘件,其船形網紋壺、鳥銜魚紋壺和陶塑人面像等文物是史前文化藝術的精品。

  陝西寶雞北首嶺遺址博物館歷史沿革

  1957年該遺址被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6年寶雞市成立北首嶺文物管理所後更名為遺址陳列館,2006年被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公園式北首嶺遺址博物館佔地60畝,建成文物陳列廳2000平方米、房址展廳1500平方米和墓葬展廳1000平方米,總投資1.5億元人民幣。建成後將集中展示寶雞地區以北首嶺遺址為代表的新石器時期先民農桑、祭祀、田獵、製陶、喪葬等生活風貌,為炎帝的生存時代提供更加準確的範圍。

  北首嶺遺址博物館建成後將為該遺址創造一個良好的保護展示環境,真實、完整地儲存、延續北首嶺遺址豐富的重要歷史文化資訊,為研究華夏文明的演進過程提供重要資料。北首嶺遺址博物館具有遺址公園性質,將成為當地史前文化的中心遺址博物館,預計每年接待觀眾達30萬人以上。

  三個展廳分別為:出土文物展、墓葬和陶窯遺址展和彩陶展。展出文物基本上全是複製品,遺址也是原址回填後重新模擬製作的,搞著看了一下就出來了。展館北面復原有數座方形半地穴式的房屋遺址,其中兩座回覆了原樣。再往西北中間是一座巨大的廣場,北面依然是房屋遺址,東側有一座墓葬***77M17***很不普通,身體下半部分擺滿了陶器,但卻沒有頭骨,取而代之的是一件頭骨大小的尖底陶罐,上有黑色符號,應該是代替墓主人失去的頭顱。廣場西側是一座最大的房屋遺址***77F3***,正方形半地穴式,長寬均為9.4米,門道面朝廣場。

  北首嶺遺址是一處儲存完好的仰韶文化時期的聚落,位於寶雞市老城區東北,金陵河西岸的高低之上。遺址北高南低,北面是居住區,南面是墓葬區,中間是公眾活動區。遺址有上中下三層堆積,分別屬於仰韶文化早中晚三個時期,現在瞭解到的聚落結構是晚期的。

  寶雞是“炎帝故里”,是原始部落聚居之地,現已查明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約有740多處。北首嶺遺址作為其中最重要的一處,是不是與炎帝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呢?

 

 看了陝西寶雞北首嶺遺址博物館的人還看了:

1.五一西安旅遊攻略

2.寶雞導遊詞3篇

3.寶雞景點導遊詞3篇

4.2017西安免費旅遊景點大全

5.西安市區免費景點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