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米斯塔爾是誰

  米斯塔爾是法國曆史著名的詩人,他為復興普羅旺斯文學所做的巨大貢獻,使他成為普羅旺斯文化的傑出代表。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詩人米斯塔爾的簡介,希望對你有幫助。

  詩人米斯塔爾的簡介

  弗雷德裡克•米斯塔爾***1830~1914***法國詩人。主要作品有詩作《黃金島》《普羅旺斯》《米洛依》等。1904年作品《金島》獲諾貝爾文學獎 。獲獎理由:“他的詩作蘊涵之清新創造性與真正的感召力,它忠實地反映了他民族的質樸精神”。

  米斯塔爾的藝術特點

  他的首次嘗試是一首關於鄉村生活的長詩,後來收入名為《普羅旺斯》***1852***的詩集中。此後,他又花了整整七年時間專注於創作,寫出了為他奠定世界性聲譽的敘事長詩《米瑞伊》***1859***。

  這首詩的情節其實很簡單,一位美麗而迷人的農家姑娘,由於她父親的堅決反對,不能嫁給她所深愛的貧窮的年輕人。絕望中她逃離了故鄉,前往羅納河三角洲卡瑪格島上供奉三聖瑪利亞的教堂尋求慰藉。作者用迷人的手法描寫了年輕人的愛情,用巨匠的手筆敘述米瑞伊如何通過科羅多平原,如何在酷熱的卡瑪格中暑,如何掙扎著來到聖龕所在的教堂並最終在那裡死去。

  終於,三聖瑪利亞在她臨終的前一刻向她顯了靈。 這部作品的價值並不在於它的主題,或是它的想像力,無論米瑞伊的姿態多麼吸引人。作品的藝術魅力主要在於對故事情節的連線貫穿手法,和在我們眼前呈現的整個普羅旺斯的風光、記憶、古老的風俗以及居民的日常生活。米斯塔爾說他只為牧人和莊稼漢歌唱,他用荷馬式的單純手法做到了這一點。他實在是偉大詩人荷馬的私塾弟子,但又絕非奴婢式地模仿,有充分的證據可以顯示他創造了自己獨特的描寫技巧,神話黃金時代的風格使他的描寫顯得生機勃勃。有誰能忘記他曾為羅納河三角洲卡瑪格地方的白馬所作的畫像呢?賓士中,馬的鬃毛在風中飄揚,它們似乎被海神的三叉戟馴服了,現在又從海神的馬車中掙脫出來。如果你將它們從它們所喜愛的海濱草原遷往他處,它們最終仍將從那裡逃逸,即使在經過多年的遠離後,它們還會回到這片著名的草原來,重新傾聽海濤的合奏,並用它們愉快的嘶鳴答謝致意。

  這首詩韻律和諧而美妙,藝術性的組合十分成功。米斯塔爾描寫的源泉並非心理學,而是自然,這位詩人對待他自己純潔得像自然的孩子,讓其他所有的詩人也都來傾聽這人類靈魂深處的呼喊吧!米瑞伊是一朵半開的玫瑰,在朝陽的輝映下永遠閃爍光芒。這是一部具有獨創精神的作品,也是一顆偶然性的果實,也就是說,它不純然是辛勤工作能夠產生的。

  米斯塔爾的歷史評價

  米斯塔爾不僅是一位敘事詩人,而且也是一位偉大的抒情詩人。他的詩集《黃金群島》***1876***中包含有一些不朽的美妙詩章。掩卷冥思,阿科勒之鼓、垂死的割草人,以及落日餘暉中盧曼尼的城堡所喚起的對遊吟詩人時代的回憶,這些動人的景象實在令人難以忘懷。此外還有一些美麗而神祕的詩篇似乎只有在黃昏的微光下這一特殊時刻低聲吟誦才是適合的。

  米斯塔爾在他的抒情詩中極力維護新普羅旺斯語獨立存在的權利,同時堅決反擊各種蔑視和侮辱。

  《奈爾特》***1884***是一首短篇的敘事詩,讀者可以從中尋覓到許多美麗篇章。但相較而言,長篇敘事詩《羅納河之歌》***1897***則顯得深刻得多,儘管這詩出自一位六十七歲高齡的詩人之手,讀起來卻仍使人感到它充滿了勃勃生機。詩中描繪了羅納河流經之地的許多動人而清新的景色。那位高傲又熱忱的阿波羅船長,他認為一個人必須首先是水手然後才會懂得如何祈禱,這是個多麼有趣的人物啊!還有船長的女兒安格拉,她的幻想與古老的傳說融為一體,有一天晚上,她幻想自己在月光搖曳的羅納河波影中與河神羅達邂逅相遇,她彷彿真的觸控到了河神的身體,這使她深受感動。乍看起來,這些詩行也都像是在月光下閃爍並流淌。

  簡而言之,米斯塔爾的作品猶如一座高大不朽的紀念碑,為他所鍾愛的普羅旺斯贏得了光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