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的故事有哪些

  米芾是北宋著名的書法家,畫家和書畫理論家,被世人別稱“米顛”。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米芾的故事,希望對你有幫助。

  米芾的故事

  據說米芾小時候家裡很貧苦,但是他的父母見他很喜歡寫字,就把他送到學校讀書,可米芾讀了三年的書,學業卻一點都沒有長進。

  有一天,他聽說有一名寫字非常好的秀才要從學校旁邊路過去趕考,他便去找秀才,想讓秀才教他寫字,秀才說要讓米芾買他的紙,而且他的紙非常貴是五兩紋銀,並且在紙上寫滿字,三天後拿給他看;米芾後來還是買了秀才的紙,三天後他一個字都沒有寫,秀才問她為什麼不寫,他說紙太貴了,在沒想好之前不敢往上面寫字,怕寫錯了浪費,每次都是著清水寫的。

  秀才說既然你都已經琢磨了三天了,你現在用毛筆蘸墨水寫一個字我看看,於是米芾用心的寫了一個“永”字。寫的非常棒。秀才便問他為什麼, 他在學校讀書三年,學業都沒有半點長進,怎麼學字三天就可以寫的這麼好。米芾說是因為我平時寫字的紙都沒有這麼貴,所以寫的時候就沒怎麼用心,很隨意。這次是因為紙太貴了,所以我就會用心想好怎麼寫,才會去寫。秀才說這就對了,寫字要用心,專心的寫,不是隻觀察字的形態,只有這樣才能練好一手好字。

  米芾刷字的故事

  當時米芾任職書畫學博士,受到了宋微宗的賞識,讓米芾評價下當時的書法大家的個人風格,米芾答覆“蔡京不得筆,蔡卞得筆而乏逸韻,蔡襄勒字,沈遼排字,黃庭堅描字,蘇軾畫字。”把當時和自己並列的其它宋四家都評比了一番,然後,宋微宗接著問他,那“卿書如何?”,米芾回答“臣書刷字”。這個刷字的典故就是由此而來,那為什麼米芾稱自己為刷字呢?

  刷字是相對於用筆神韻,各大名家都有自己的用筆習慣,米芾認為古人書法都講究一筆書,格調工整統一,而他自己是鋒出八面,各個不同,這種書法理念在當時算是一種創新,改革,而米芾自己的“刷字”風格,也的確帶來了不一樣的書法藝術成就,米芾的字,天馬行空,自由灑脫,不拘一格,一幅字下來,各個氣象萬千,奇妙絕倫,具有非常高的藝術美感,沒有固定的框架,是看米芾的字直觀感受,這也許是他作為“宋四家”之一,書法藝術成就最高的原因之一吧,米芾是如何刷字的這個觀念,對後世書法愛好者影響至深。

  米芾書法評價

  米芾書法評價,後世歷代讚譽甚高,對後世的書法名家影響深遠,在《宋史·米芾傳》中,稱讚道“特妙於翰墨,沉著飛翥,得王獻之筆意。”和王獻之相提並論,亦是很高的評價了,還有在宋黃山谷的《山谷題跋》中,對米芾書法評價這樣說道“餘嘗評米元章書如快劍斫陣,強弩射千里,所當穿徹,書家筆勢亦窮於此。然似仲由未見孔子時風氣耳。”推崇敬佩之意,溢於言表,還有宋高宗趙構的《翰墨志》、明代宋濂《宋學士文集》等著作,都能看到對米芾書法評價的語句,幾乎都是表示讚賞敬佩之意。

  米芾對自己的書法也做評價,在《自敘帖》裡他說道“學書貴弄翰,謂把筆輕,自然手心虛,振迅天真,出於意外。”可以看出這是他自己寫字時的心得體會,實踐出真知,大家在寫書法時,一貫以為要凝神靜氣,用力提筆,可是,這樣卻不能自由酒脫的書寫快意,字反而顯得沒有筋骨神氣,米芾認為要反其道,寫字時用筆輕快,一氣呵成,思想飄逸,才會得到意想不到的結果。大師的想法果然不同凡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