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多對話故事

  中國古代寓言,在寓言文學史上出現了先秦寓言、明代寓言等一個個高峰。關於對話寓言故事的描寫是佳作挺多的。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1:十萬貫

  唐朝時候,有個地方官叫張延賞,為官處事還算正直清廉。這一日,張延賞接到一樁案子,牽涉到人命,案情嚴重,非同一般。張延賞按照一貫的作法,十分重視此案,他決心追查到底。於是他傳下令來,命捕快們嚴加偵查搜捕,務必儘快將罪犯捉拿歸案。

  不料,第二天早晨張延賞來到衙門,正待坐下處理公務,卻發現案上有一紙條,上面寫著:“送上三萬貫,請求不要追查此案。”張延賞一看,臉色頓時一沉,十分氣憤。他將紙條扔在地上,歷聲喝道:“誰敢如此大膽,竟敢拿三萬貫錢來買本官清廉,干擾本官辦案!”於是他再次下命令,對這一案件加緊緝查,並決心嚴懲不貸。

  再過一日,張延賞上衙,又一次發現公案上放一紙條,上面並無多的內容,單寫著一個驚人的數字:“十萬貫。”這一下,張延賞幾乎被唬住了,他左右為難,看樣子,對方的確來頭不小。張延賞思考再三,最後決定把這樁案子擱置起來,不再繼續追查。張延賞那原有的一點廉正,終於被十萬貫“買斷”了。

  後來,張延賞的一個手下親信找了個機會,私下裡問張延賞說:“大人,為什麼將案子放棄不問?”

  張延賞回答說:“錢到十萬之多,便是神仙也能買通的,何況人呢!既然什麼人都可以買通,那還有什麼事辦不到的呢?如果我還執迷不悟繼續追查,那將會處處碰壁,除了自找苦吃,自尋災禍,還會有什麼結果呢?所以我也只好停止查辦,保住身家性命,保住烏紗前程啊!”

  可見,在那個錢可通神的社會裡,哪裡還有公正,哪裡還有王法!

  篇2:一女想二嫁

  齊國有一戶人家,養了一個女兒。女兒漸漸長大,到了要找婆家的年齡了,父母便開始考慮為她選個好女婿。

  聽說這家要嫁女,說媒的人立即找上了門。同時來求婚的有兩戶人家。住在東邊的一家,家境不錯,有田有地,日子過得挺富裕的,可就是兒子長得很醜。住在西邊的那一家,兒子長得有模有樣,十分漂亮,可是家境不好,生活很是貧困。

  這老兩口想來想去,總難定奪。

  父親說:“把女兒嫁到東家去吧,女兒到了東家,吃喝不愁,住的房子又寬敞,我們還可以跟著沾光呢。”

  母親說:“那怎麼行呢?那個醜女婿我閨女看得中嗎?吃得好穿得好有什麼用?還是過得一點也不開心!我看還是答應西家吧,西家兒子的相貌才配得上我閨女!”

  父親一聽又不同意,說:“長得漂亮有什麼用?連肚子都吃不飽照樣過不開心!不能讓女兒跟著他受委屈。”

  老兩口思來想去終究拿不定主意,只好直接去徵求女兒的意見。

  老兩口把女兒叫出來,對女兒說:“閨女呀,你年齡不小,該出嫁了。這來提親的兩家的情況,想必你也知道了,願意到哪一家,就由你自己來決定好了。如果你不好意思說出口,就露出一隻胳臂來表示。”

  接著,母親開口問:“那西家的女婿人長得不錯,就是家境很窮。你的意思如何?”

  母親話音剛落,女兒就露出了右胳臂,這表示她願意嫁到西家。父親不覺一怔。

  父親趕忙說:“東家十分富有,不愁吃穿,只是那女婿長得很醜。你願意去東家嗎?”

  不料沒等父親話說完,女兒又露出了左胳臂,這表示她願意嫁到東家。

  老兩口都被女兒搞糊塗了,一齊問道:“閨女,你這是什麼意思呀?”

  女兒不慌不忙地說:“這還不清楚嗎?我願嫁到東家去吃飯,再嫁到西家去住宿,白天夜晚各去一家……”

  老兩口又氣又急:“這可怎麼使得?這可怎麼使得?”

  這個女兒的想法實在荒唐,明明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她卻偏偏不知廉恥地異想天開。

  篇3:亡國怨祝

  晉國的中行寅面臨大敵,家族就要被人滅亡了。他急忙找來給自己負責祭祀的太祝,準備問罪處罰他。

  他怒氣衝衝地詢問太祝:“你為我祭祀,肯定祭品不肥厚,齋戒時也不誠心。結果現在觸怒了天上的神靈,導致我亡國,你為什麼要這樣呢?”

  太祝簡回答道:“原來的君主行密子,只有十乘車。可他並不覺得太少,只是擔心自己的德行不夠,生怕有一點兒過錯。現在您已經有了戰車百乘,您卻不僅不擔心自己的沒有道義德行,只是嫌戰車太少。您就知道多造戰車戰船,這樣勢必增加了對百姓的賦稅。賦稅勞役一多,百姓自然不滿意,對您詛咒責罵。而您以為真的光靠向上天祈禱,就可以為家族帶來福運嗎?民心不服,上下都背離您,咒罵您,您也會滅亡。您只指望我為您的祈禱祝福,然而全國都咒罵您,我一個人的頌揚祝福能比得過全國人的詛咒責罵嗎?您的家族面臨滅亡難道不是十分自然的事情嗎?我又有什麼罪過呢?”

  中行寅聽了太祝簡的話感到萬分羞愧。

  中行寅行將滅亡不去尋找自己的原因,反而責備太祝。他哪裡知道,其實他滅亡恰恰是因為自己的貪奢引起民心不滿。

  
猜你喜歡:

1.對話多的寓言故事

2.有動物對話的寓言故事大全精選

3.有趣的對話的寓言故事3個

4.有對話的寓言故事

5.有對話的兒童寓言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