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對話為主簡短

  寓言是帶有諷刺或勸解性的故事,寓言通常把深刻的道理寄予簡單的故事中。關於對話簡短的有哪些呢?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1:不材之木

  有位工匠名叫匠石,他前往齊國,來到曲轅的地方,看見一株大樹生長在土神廟旁。這株樹的樹陰可以遮蓋幾千頭牛;樹身有百尺粗,樹幹高過山頭80尺後才有枝葉,可用來造船的旁枝就有十幾枝。圍觀這株巨樹的人多得像到市場趕集。

  奇怪的是,匠石竟視而不見,不屑一顧。他不住腳地往前趕路。徒弟們大開眼界,卻不明白師傅的態度,追上匠石問個究竟:“自從我們跟隨師傅走南闖北學手藝,從來沒有碰見這樣好的木材,您為什麼一點也不看重它?”

  匠石回答:“不要誇這棵樹了,它是脆而不堅的樹木,造船沉,做棺材會很快腐爛,製成柱子會被蟲蛀,打成器具會毀掉,造門會流出汙漿……”匠石把它說得一無是處,認定它是不能做材料的樹木,正因為沒有用,所以才長得這麼大,有這麼長的壽命!

  貌似強大的事物往往華而不實。看問題、觀察事物不能被表面所迷惑,要透過現象看清本質,否則,就會作出錯誤的判斷。

  篇2:張衡的天平

  張衡到了地府,閻羅王知道他具有豐富的智慧,就告訴他,世界上有許多官陸續來到地府,要調查他們為官清正還是貪鄙非常費事,問張衡有沒有什麼簡便的方法對他們進行甄別。

  張衡給他提供了一架特製的天平。閻羅王一看,那天平一頭的盤子極其巨大,另一頭卻很小。

  “這天平怎麼用?”閻羅王問。

  張衡對閻羅王說:“凡有做官的來到地府,你只把他的烏紗帽作為砝碼往小盤子上一放,他所管轄範圍的老百姓就立即被攝入了另一頭的大盤子裡。如果放烏紗帽的一頭比裝百姓的那頭重,那官一定是個壞官;反之如果百姓那頭比烏紗帽這邊重些,那官就比較好。”

  但是張衡叮囑閻羅王:“在有官需要考核之前,請你自己千萬別去動它!”

  天平在閻羅王那裡放了一晚。

  第二天,閻羅王告訴張衡:“你的天平不怎麼好,我已經下令拆掉了。”

  “非常可惜!”張衡說,“我叫陛下不要去動它是有原因的。陛下認為它不好,肯定是你把自己的烏紗帽在上面試了一下。”

  篇3:灰斑和白額

  灰斑大蟲統治著山寨,它宣佈了一條規定:它的食物是每天一口小野獸!

  它這樣宣佈,也就這樣執行:每天吃一隻兔子,或一隻黃羊,或一頭獐子,當然也可能是別的小獸。全山的野獸都為執行這一規定感到非常痛苦。

  有一天,聽說白額大蟲來到了附近,灰斑極為惶恐,因為它不是白額的對手。這給小獸們帶來了希望:“原來世界上也還有灰斑大王害怕的動物!”

  野獸們派代表去和白額聯絡。白額表示:如果它來統治山寨,它將改變灰斑的一切規定和制度。

  白額的宣告使野獸們感到鼓舞,它們立即行動,迎接白額上山。當白額從前山進來,灰斑就從後山溜走了。

  如此白額登上了寶座。

  白額發表演說:“現在我來統治山寨,我決心改變灰斑的一切制度。”——野獸們發出了歡呼,它們相信,它們盼望已久的救星已經來到。

  白額繼續它的政策宣告:“灰斑每天吃一隻小獸的規定宣佈作廢!”——野獸們歡呼得更加熱烈了,它們簡直高興得發狂,因為長期使它們痛苦不堪的這一規定終於取消了。

  但是白額接著說:“我的制度和灰斑的完全不同,我每天食用的小獸不是一隻,而是——兩隻!”

  篇4:狡生夢金

  一位秀才正在書房裡讀書,突然聽見敲門聲。開門一看,原來是位白髮蒼蒼的老翁。相貌長得很古怪。讓進屋後,秀才問老者姓名,老人說:“我姓胡,名叫養真,其實是千年修煉得道的狐仙。因為仰慕您秀才的高雅,願和您做個朋友,談談學問和詩文。”

  秀才從來豁達隨和,聽了並不以為怪,於是便同老翁談古論今起來。老翁十分博學,談吐極為精彩風雅,叩問他經史百家的經典要義,居然能理解深透,解釋精妙,真是出口成章,氣度不凡。秀才感到很出乎意料之外,因此對老翁十分佩服,從此結為知交。

  有一天,在交談中秀才小聲地請求老翁道:“您對我很好,可是,您看我這麼窮,有時連飯都吃不飽。您是得道仙人,只要費舉手之勞金錢肯定會馬上到手。真對我好,何不給我一點小小的賙濟幫助呢?”老翁一聽,沉默了一會兒,有點不以為然的樣子。稍後又笑道:“這是很容易的事,但需要十幾個錢作母錢,好生許多子錢。”秀才照辦了。老翁於是同秀才來到一間密室,一邊慢慢踱步,一邊嘴裡唸咒語。忽然,只見無數的錢嘩啦啦地從房樑上下雨似地往下落,轉眼之間錢就堆了半屋,足有三尺高。老翁問秀才:“您看夠了嗎?”“夠了夠了。”秀才喜不自禁。於是兩人先後出來,把門關好。送走老翁後,秀才就進密室去取錢。可開門一看,滿屋的錢頃刻都不見了,只剩下原來作母錢的十幾個錢,還稀稀落落地丟在地上。秀才大失所望,氣呼呼地去責問老翁為何欺騙和戲弄自己。老翁淡淡地對秀才說:“我本來是要和您結個文字之交相互切磋,並沒想到跟您合謀去廣積錢財。剛才滿屋子錢都是我臨時從別人那裡借來的,為了清白,只好又還給人家去了。如果您還想發份外之財,就請您去找會偷盜的‘樑上君子’作朋友吧!老夫不能成全您了。”說完,老翁拂袖而去。

  精神生活也要以物質為基礎,讀書人也需要錢,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不可借旁門左道大發橫財,否則即使不遭致橫禍,也會“竹籃打水一場空”。

  

1.對話多的寓言故事

2.聽簡短寓言故事

3.有對話的寓言故事

4.簡短的寓言故事大全

5.簡短寓言故事大全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