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火針有什麼好處

  我們都知道,鍼灸療法是針刺和艾灸療法的合稱。其中針刺療法又可以更加細分下去,比如火針、懸針等等。那麼火針為何帶著個火字呢?顧名思義,火針需要用火將針具燒紅後,快速刺入身體穴位以達到治療身體疾病的目的。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火針都有哪些神奇療效吧。

  火針療法的概念

  火針療法屬於鍼灸範疇,是指將特製的針具用火燒紅後,快速刺入腧穴或某些部位,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黃帝內經》最早提出了火針療法,被稱為燔針、焠刺,對火針的針具、刺法以及其適應症、禁忌症有初步描述。《千金要方》首次稱為“火針”,進一步記述了火針的操作技巧,並擴大了治療範圍。“火針”之名由此沿用至今。

  火針是用火燒紅的針尖迅速刺入穴內,以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早在《靈樞·官針》中就記:有“淬刺者,刺燔針則取痺也。”《傷寒論》中也論述了火針的適應證和不宜用火針醫治的病候。《千金翼方》有“處癤癰疽,針惟令極熱。”的論述。《鍼灸大成》中總結了明以前用火針治療的經驗,可以參考。 本法具有溫經散寒,通經活絡作用,因此在臨床可用於對虛寒癰腫等症的治療。

  操作方法

  1.選穴與消毒:火針選穴與毫針選穴的基本規律相同,根據病症不同而辨證取穴。選定穴位後要採取適當體位以防止患者改變姿勢而影響取穴的準確性。取穴應根據病情而定,一般宜少,實證和青壯年患者取穴可略多。選定穴位候進行嚴密消毒。消毒方法宜先用碘酒消毒,後用酒精棉球脫碘,以防感染。

  2.燒針:燒針是使用火針的關鍵步驟,《鍼灸大成·火針》說“燈上燒,令通紅,用方有功。若不紅,不能去病,反損於人。”因此,在使用前必須把針燒紅,才能作用。

  較為方便的方法是用酒精燈燒針,但也有不足,有人採用打火機和一次性5ml注射器***戴針頭***火針治療脊椎損傷和小兒腦癱療效確切。

  3.針刺與深度:針刺時,用燒紅的針具,迅速刺入選定的穴位內,即迅速出針。關於針刺深度,《鍼灸大成·火針》中說:刺針“切忌太深,恐傷經絡,太淺不能去病,惟訊息取中耳。”火針針刺的深度要根據病情、體質、年齡和針刺部位的肌肉厚薄、血管深淺而定。一般四肢、腰腹針刺稍深,可刺2—5分深,胸背部穴位針刺宜淺,可刺1—2分深,夾脊穴可刺3—5分深。

  既然是鍼灸,為什麼要用火燒針呢?火針有什麼特殊的功效呢?黃蜀解釋,火針是針刺與艾灸相結合的一種方法。這種療法借“火”之力取效,集毫針和艾灸之功效於一身,直接激發人體經氣,內溫臟腑而壯陽氣,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在區域性方面,火針可溫通經絡,加速區域性氣血執行,改善微迴圈,使瘀結得消、寒溼得散、熱毒得瀉、疼痛得除。因此,臨床上採用火針區域性取穴治療各種瘡癰、瘰癧、帶狀皰疹等,效果既快又好。

  在整體方面,火針淬刺之後,通過區域性刺激和經絡的傳導感應,能夠調節人體的氣血、津液、陰陽、氣機,既恢復人體臟腑功能活動,又能使陰陽相對平衡。如不少人區域性或全身疼痛,是因為引起疼痛的主要是寒邪之氣,而火針具有的熱力可溫其經脈,鼓動人體陽氣上升,以達到驅散寒邪、調和脈絡、疼痛自止的整體功效。

  從現代醫學角度看,火針療法能對人體多個系統產生功能調整作用,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促進新陳代謝與細胞修復。

  雖然火針療法還有祛腐排膿、清熱解毒、軟堅散結、生肌斂瘡、解痙止攣等作用,但黃蜀提醒大家,不是人人都適應於火針治療的,如銀屑病、扁平疣等急性面板病發作階段不宜使用火針;面部慎用火針;年老體弱者和小兒及孕婦應慎用火針;精神過於緊張以及醉者禁用火針;危重症患者,如心肝腎嚴重器質性損害者、糖尿病患者等慎用火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