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園林分段的基本介紹

  在我們的小學語文書中也有一篇葉聖陶先生寫的《蘇州園林》,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總觀全文內容,共有10個自然段,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⑴:總領全文:揭示了文章的寫作意圖,讓大家用藝術的眼光去鑑賞蘇州園林,並突出蘇州園林在園林藝術中的地位。“標本”一詞確切地說出了蘇州園林在中國園林藝術中的地位和影響。

  第二部分***2—9***:抓住蘇州園林圖畫美的共同特徵,分別從各個角度介紹說明。這裡又有三個層次:

  ①第一層⑵:概括蘇州園林的共同點:圖畫美。蘇州園林的總特徵是“務必使遊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即園林是“處處入畫”。這是貫穿全文的中心,“圖畫”成為介紹蘇州園林的線索。“完美的圖畫”具體體現為四個“講究”和一個“一切”:“講究亭臺軒榭的佈局,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講究花草樹木的映襯,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次。”“一切都要為構成完美的圖畫”而設計。這也是下文說明的總綱和順序。

  ②第二層***3—6***:從四個方面說明蘇州園林在景物的佈局、配合上是如何體現圖畫美的。第3自然段介紹佈局時,用蘇州園林的建築佈局與古代宮殿和住房作比較,突出蘇州園林不講究對稱的建築特點。第4段通過對假山池沼的形象說明,讓讀者對蘇州園林的山水既有畫意又有詩意的特點留有深刻印象。第5段第一句是中心句,第二、三兩句從正面概括說明栽種上“著眼於畫意”。第四句從修剪和栽種方面說明“著眼畫意”。第五、六兩句舉例說明蘇州園林樹木的畫意美。介紹花草樹木時與外國式的花園作比較,寫出中國傳統的審美觀點。第6段主要用解說方法,突出了巧妙的設計和安排,能給遊人以畫意實感。

  ③第三層***7—9***:從小處、細部進一步說明蘇州園林的圖畫美。第7自然段,為了說明蘇州園林每一個角落都注意圖畫美。第一句既是本自然段的中心句,又是本層次的總說句;在結構上起承上啟下的作用。然後舉了幾個有代表性的例子加以說明“階砌旁邊栽幾叢書帶草……”這樣就使要說明的事物具體化了,人們容易領悟和理解。第8自然段說明門和窗簡樸而別具匠心;第9自然段說明蘇州園林的彩繪“自出心裁”。並與北京園林作比較,突出蘇州園林色調能給人以安靜閒適的感覺這一圖畫美的特點。總而言之,這一層是緊緊圍繞說明中心來說明的,而且巧妙地照應了第一段中“一切都要為構成完美的圖畫而存在,決不容許有欠美傷美的敗筆”之句。

  第三部分⑽:結尾。這一段交代說明,是不可忽視的結語。它總結了全文,再次激起了讀者急於一遊蘇州園林的強烈慾望;也使行文縝密,引人回味。

  蘇州園林的設計介紹

  遊蘇州園林,最大的看點便是借景與對景在中式園林設計中的應用。中國園林講究“步移景異”,對景物的安排和觀賞的位置都有很巧妙的設計,這是區別與西方園林的最主要特徵。中國園林試圖在有限的內部空間裡完美地再現外部世界的空間和結構。園內庭臺樓榭,遊廊小徑蜿蜒其間,內外空間相互滲透,得以流暢、流通、流動。透過格子窗,廣闊的自然風光被濃縮成微型景觀。題詞銘記無處不在,為園林平添了濃郁的人文氣息。涓涓清流腳下而過,倒映出園中的景物,虛實交錯,把觀賞者從可觸控的真實世界帶入無限的夢幻空間。就技法來說,借景或把園外的美景,通過精心選擇和剪裁,收納到園林中來,這稱為遠借;或用一處景緻映襯另一處景緻,這稱為互借,等等。這樣不僅使得面積有限的蘇州園林能夠提供更豐富的景觀,更深遠的層次,而且還極大地擴充套件了欣賞者的空間感受。在拙政園“倚虹亭”中能看到園外的北寺塔;滄浪亭的花窗中,能欣賞到屋外的竹林,這都是常用的借景手法。可在葉聖陶先生的《拙政諸園寄深眷——談蘇州園林》一文中,領略園林的魅力。

  中國的造園藝術與中國的文學和繪畫藝術具有深遠的歷史淵源,特別受到唐宋文人寫意山水畫的影響,是文人寫意山水模擬的典範。中國園林在其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包括皇家園林和私家園林在內的兩大系列,前者集中在北京一帶,後者則以蘇州為代表。由於政治、經濟、文化地位和自然、地理條件的差異,兩者在規模、佈局、體量、風格、色彩等方面有明顯差別,皇家園林以巨集大、嚴整、堂皇、濃麗稱勝,而蘇州園林則以小巧、自由、精緻、淡雅、寫意見長。由於後者更注意文化和藝術的和諧統一,因而發展到晚期的皇家園林,在意境、創作思想、建築技巧、人文內容上。

  蘇州古典園林宅園合一,可賞,可遊,可居,這種建築形態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風光的城市中,人類依戀自然,追求與自然和諧相處,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環境的一種創造。拙政園、留園、網師園、環秀山莊這四座古典園林,建築型別齊全,儲存完整,系統而全面地展示了蘇州古典園林建築的佈局、結構、造型、風格、色彩以及裝修、傢俱、陳設等各個方面內容,是明清時期***14-20世紀初***江南民間建築的代表作品,反映了這一時期中國江南地區高度的居住文明,曾影響到整個江南城市的建築格調,帶動民間建築的設計、構思、佈局、審美以及施工技術向其靠攏,體現了當時城市建設科學技術水平和藝術成就。

  蘇州古典園林的重要特色之一,是它不僅是歷史文化的產物,同時也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載體。表現在園林廳堂的命名、匾額、楹取、書條石、雕刻、裝飾,以及花木寓意、疊石寄情等,不僅是點綴園林的精美藝術品,同時儲存了大量的歷史、文化、思想和科學資訊、物質內容和精神內容都極其深廣。其中有反映和傳播儒、釋、道等各家哲學觀念、思想流派的;有宣揚人生哲理,陶冶高尚情操的;還有藉助古典詩詞文學,對園景進行點綴、生髮、渲染,使人於棲息遊賞中,化景物為情思,產生意境美,獲得精神滿足的。而園中彙集儲存完好的中國曆代書法名家手跡,又是珍貴的藝術品,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另外,蘇州古典園林作為宅園合一的第宅園林,其建築規制又反映了中國古代江南民間起居休親的生活方式和禮儀習俗,是瞭解和研究古代中國江南民俗的實物資料。

  蘇州園林所獲的榮譽

  世遺殊榮

  蘇州園林:英文名稱:The Classical Gardens of Suzhou

  世界遺產委員會這樣評價蘇州古典園林:沒有哪些園林比歷史名城蘇州的四大園林更能體現出中國古典園林設計的理想品質。咫尺之內再造乾坤,蘇州園林被公認是實現這一設計思想的典範。這些建造於11~19世紀的園林,以其精雕細琢的設計,折射出中國文化中取法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蘇州園林中的拙政園、留園、網師園和環秀山莊,於1997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Ⅰ******Ⅱ******Ⅲ******Ⅳ******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0年滄浪亭、獅子林、藝圃、耦園、退思園作為蘇州古典園林的擴充套件專案被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景區級別

  1985年,蘇州園林即被評為中國十大美景之一。

  2007年拙政園成為中國首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

  2010年拙政園擴大為蘇州園林***拙政園、虎丘、留園***景區一起成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