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士畢業論文開題報告範文

  身為一名碩士,你知道自己的畢業論文開題報告要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歡迎閱讀。

  篇1:

  童裝設計海島服設計

  選題依據及研究意義

  選題依據:

  指導老師的研究專案,

  服裝設計的開題報告怎麼寫

  一般0-2歲的嬰幼兒不可用大紅大綠等刺激性強的色彩去傷害視覺神經;淺淡色不僅能避免染料對面板的毒害,還可襯托出嬰幼兒清澈的雙眸和粉嫩的面板。

  兒童在2~3歲可認識顏色,善於捕捉和凝視鮮亮的色彩。

  歲兒童可以認識4種以上的顏色,能從渾濁暗色中判別明度較大的色彩。

  ~12歲是兒童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關鍵時期,色彩的應用會直接影響到

  兒童的心理素質。

  本次的設計是以童裝色彩設計為重點,結合現代時尚以及相關元素的基

  本使用法則,進行具有時代特點的童裝設計。

  研究意義:

  製作一系列童裝,鞏固專業知識,學會靈活運用專業所學。

  選擇好童裝的色彩是做好童裝銷售的重要環節。

  通過研究可以發現童裝的色彩對於兒童的心裡狀態有很深的影響

  通過此項研究來開發童裝的色彩以適應兒童心裡需求

  文獻綜述***對已有相關代表性研究成果的綜合介紹與評價***

  《服裝材料學》朱鬆文等編

  這本書系統的介紹了服裝用纖維原料、紗線、織物、皮革等各類服裝材料的種類、結構和形態,以及它們的各種效能對服裝的影響。同時他還介紹了服裝的各種輔料的種類、效能和選用方法,國際服裝新材料及其流行趨勢,各類服裝對材料的要求和選用方法。

  《時裝設計藝術》劉曉剛、許玥著

  是我在本次設計方面參考的書籍,這本書彌補了我在設計方面的不足,讓我知道了設計的本質就是服務於社會,讓自己所設計的服裝能夠最終穿在人們的身上。

  《中國服裝輔料大全》孔繁薏,姬生力主編

  本書在內容上涵蓋了服裝輔料的各個種類,介紹了各輔料的品種、分類、規格、效能、工藝、品質標準,以及在服裝上的運用。

  研究內容***包括基本思路、框架、主要研究方式、方法等***

  基本思路:

  瞭解指導老師的研究專案,進行分析研究,在一定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擬訂設計稿,確定要設計的題目。最後的製作,根據美觀、舒適、實用的理念製作出一系列的童裝,

  框架:

  確立設計的題目為 童裝設計 後,從以下多方面來製作論述:

  根據指導老師研究專案,並進行相關設計;

  進行與設計主題相關的研究,並分析將要進行的設計的特點以及優勢;根據兒童生理心裡的特點,設計出兒童喜愛的童裝;

  具體設計的總體草圖中,按照設計的要求,進行選擇繪製一個系列***4套***效果圖擬訂設計稿和製作方案;

  後期的製作和整理;

  主要研究方式方法:

  研究程序安排

  月1日-3月19日:畢業實習;

  月22日-4月2日:市場調研、分析;

  月5日-4月9日:草圖設計;

  月12日-4月16日:效果圖講評與確認;

  月19日-4月23日:紙樣設計與製圖;

  月26日-5月21日:服裝剪裁、服裝加工、服飾設計;

  月24日-6月18日:完成論文/報告書、服裝;

  月21日-6月25日:上交論文/報告書、畢業設計電子檔案、答辯。

  主要參閱文獻

  [1]《人類心靈的展示》楊治良主編湖南教育出版社2015-04-01第1版

  [2]《每天懂一點色彩心理學》:***日***原田玲仁著;郭勇譯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6-1第1版

  [3]《面料與服裝設計》朱遠勝主編中國紡織出版社,2015年11月第1版

  [4]《服飾心理學》華梅著中國紡織出版社2015年7月第1版

  [5]《服裝材料學》朱鬆文等編中國紡織出版社2015年2月第3版

  [6]《中國服裝輔料大全》孔繁薏,姬生力主編中國紡織出版社2015年3月第2版

  [7]《時裝設計藝術》劉曉剛、許玥著東華大學出版社2015年9月第2版

  [8]《品牌服裝設計》劉曉剛著中國紡織大學出版社2015年6月第1版

  [9]《紡織品設計的面料再造》王慶珍著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年2月第一版

  主要網路:其它說明

  指導教師是否同意開題

  簽名:

  年月日

  教研室教學負責人簽署

  簽名:

  年月日

  篇2:

  本課題的研究目的及意義

  意義:音樂教學涉及一般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的問題,也是音樂學的一個重要部分,而對兒童音樂的啟蒙教育更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促進兒童發展是兒童教育的任務,是確定教育目標、設計和組織教育活動首先要考慮的問題。音樂教育則要盡音樂藝術之所能,發揮音樂藝術教育之優勢來促進兒童的發展。音樂藝術之所能,音樂教育之優勢,都可從音樂藝術的特殊性中去探索,去挖掘。從事兒童音樂教育工作,既要把握兒童發展的規律和特點,又要熟悉音樂藝術的特殊性,把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兒童音樂教育能夠切實有效地促進兒童發展。音樂教育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增強學生欣賞和理解音樂的能力,從而促進學生音樂素質的提高。音樂的聲音確不具有確定的含義,是非語義性的。但音樂能通過音調的變化表現出音樂的基本含義。音樂用聲音來表達思想內容,是一種表情性的音響。我們知道音樂藝術的主要傳播方式是聲音,聲音只為聽覺接受,兒童只有通過聆聽音樂,接觸音樂,有了一幅音樂的耳朵,才能更好的欣賞音樂,理解音樂,表現音樂,創造音樂。

  已瞭解的本課題國內外研究現狀

  年霍華德?加德納提出了多元智慧理論,把音樂作為人的八大智慧之一。這一理論在美國和世界各地的教育家和教育工作者中受到廣泛而熱烈的歡迎。柯達伊?左爾坦終生追求的目標是 讓音樂屬於每個人 。這個教育目標的哲學思想基礎是他對於音樂與人的全面發展的關係的理解。他認為音樂和人的生命本體有著密切關係,人的生命中不能沒有音樂,沒有音樂就沒有完滿的人生。音樂是人的心靈的表現,音樂滿足人在精神上的需要,是每天生活的有機部分。 音樂是不能被其他東西所代替的精神食糧,得不到它的人只能生活在精神的貧血症中,沒有音樂就沒有健全的精神生活。 他認為,音樂是人類文化絕不可少的部分,對於一個缺少了音樂的人來講,他的文化是不完善。他還認為,好的音樂教育不但能夠極大地提高學生的音樂能力,而且能夠促進學生其他學科的發展,促進兒童智力和情感的平衡、健康成長。這樣培養出的兒童,精神生活是豐富的,不管他將來從事何種職業,都會成為一個比音樂上無知的人更有用的社會成員。音樂教育在學校的重要性,甚至超過音樂本身,培養音樂的聽眾就是在培養一個社會。近年來,在加德納的 多元智慧 理論的影響下,人們對個體差異的理解發生了變化,由過去認為的認知能力強弱差異,個性差異演化為認知結構、發展速度及心理特質的差異。要真正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發揮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就必須使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學習進度等適合每一個幼兒身心發展特點與水平。

  本課題的研究內容

  研究內容:

  *** 概述音樂教育與兒童發展

  *** 研究當前小學音樂教育現狀

  *** 如何運用音樂教育促進兒童發展的對策、建議、途徑和方法等

  本課題研究的步驟、方法及進度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