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管理碩士畢業論文

  在旅遊高等教育快速發展的同時,各個專業方向發展不平衡突出,其中表現最為明顯的是酒店管理專業方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高等教育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研究

  摘要:酒店業的發展步伐越來越快,高校對人才的培養也必須加快步伐。高校根據實際需要,培養出高素質的酒店業管理人才,加快酒店業的發展。

  關鍵詞:高等教育;酒店管理

  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加強了國與國之間的交流,旅遊業飛速發展,同時也帶動了酒店業的發展。酒店業已經成為我第三大產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酒店業的飛速發展,給國家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但是人才的短缺也是阻礙酒店業發展的一個重大障礙物。這些都迫切要求我們加強對酒店管理人才的培養。

  一、我國酒店業人才現狀分析

  一酒店人才存在著短缺

  我國酒店人才短缺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酒店業所需要的高階管理人才短缺,例如經理、營銷公關經理、大堂經理等等。高校酒店專業的學生畢業以後,從事酒店管理的人越來越少。酒店業工作者需要較強的適應能力,工作強度大,由於酒店業的特殊性,需要員工進行三班倒,就是吃飯時間也不超過半小時,還有可能是輪流吃飯。酒店業需要員工要有飽滿的情緒去工作,每天都要面對不同型別的客戶,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要承受較大的壓力。酒店業對年輕人的吸引力越來越小,很多學校酒店管理專業的畢業生都不願意到酒店工作。酒店和學校進行校企合作的還特別少,不能滿足酒店業的需求。另一方面,酒店需要的合格的一線工作人員十分緊張。一線工作人員雖然工作任務簡單,但是要求也十分嚴格,必須擁有良好的職業能力,還需要良好的道德素質,同時還需要良好的適應能力,在遇到不同的客戶時,要很快的適應,即使面對客戶的為難,也要忍住自己的脾氣,要很好的為客戶服務。一線員工就好比是一個酒店的“門臉”,對一線工作人員的要求因此十分嚴格。

  二酒店人才結構上存在不合理性

  酒店人才的不合理性具體表現在:1、酒店人才的學歷結構不合理,大部分工作人員,是專科畢業生,本科和碩士人員所佔的比重特別少,比重嚴重失調;2、我國酒店業的人才很少是科班出身。現代全球經濟一體化,外國人進入中國旅遊、做生意的特別多,酒店業經常會接待外國人員,對員工的外語水平也有很大的要求,酒店管理人員很多都是英語等專業的人才,不是酒店管理專業的。酒店管理專業的教育,側重於酒店工作的教育,對英語的教育就相對落後一下。而且,一線工作人員,他們原有的英語基礎不好。3、酒店業的專業結構十分單一,專科生事酒店業一線工作的人員比較多,但是酒店業對管理人才的需求很難滿足。一些酒店管理專業的本科生或者是碩士生,對酒店管理工作不是十分滿意,就業率不是很高。

  三酒店業的人才流動性比較大

  人才的流動性是制約酒店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酒店業從一定程度上說,是靠年輕吃飯的,酒店業的一流員工,一大部分是專科生,他們進入酒店業的最佳年齡階段是20歲左右,而且酒店業的高階管理人才也有一部分是從一線員工中提拔起來的。一些合理的流動性也是有一些好的地方,如果管理人員把這邊好的工作經驗傳遞到另一個酒店,容易使好的資源得到推廣。但是更多的情況下,員工的流動,容易影響原來酒店團隊的積極性,導致團隊的不穩定性,加大管理工作的難度。嚴重的情況下,如果是一些財務管理人員或者是酒店策劃人員的流失,容易造成酒店資訊的外漏,給酒店產生不好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分析,人員流動的大部分是一些有工作經驗的一線員工,人員流失業加劇了酒店的資金支出,原有的員工離開,對於新進來的員工需要進行培訓,加大了就帶你的培訓成本。同時,影響酒店人員流失的另一個原因就是酒店的工資、福利,是否有升職空間。如果一個酒店不能給員工提供一個舒適的工作環境,如果長期處於一個特別壓抑的工作環境下,員工的身心健康都會收到很大的打擊,員工就會選擇離開這個環境。酒店還必須保障員工的合法權益,酒店員工出來也是為了獲得一定的利益,同時還應該獲得一個好的工作環境。酒店應該給員工提供一個穩定的舒適的工作環境,保障好員工的合法權益,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減少員工的流動性。

  二、高等教育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高等院校根據社會的需要,開設了酒店管理、旅遊、電子商務等專業,為社會提供了大量人才,但是我國高等院校在開設這些課程中,存在了一些弊端。本文通過對酒店管理專業的研究,來分析我國高等院校在培養人才是存在的問題。

  一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不明確

  我國高等院校在培養酒店管理人才時,存在著培養目標不準確的情況,大致分為以下幾點:

  1、院校在人才培養時,對人才的培養目標太過於廣泛,學校制定的教學計劃不能很好的滿足人才的培養要求。例如一些高等院校在培養酒店管理人才時,在招生時對酒店管理人才是這樣表述的“本專業為現代化酒店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可我們很難看出這樣培養出來的人才是否可以適應酒店的發展要求。

  2、我國高等學校設定的培養目標不符合實際,制定的目標都存在過高或過低的現象。我國一些高等院校到酒店管理專業,他們把人才培養定位在酒店高階管理人才或者是職業經理人,這樣培養出來的人才,他們在畢業求職時候,會把眼光定位太高,而酒店對這些管理人才的要求也會十分嚴格,畢業生會很難適應酒店的要求。畢業生又因為在學校設定的目標過高,很少會願意從底層做起,慢慢積累工作經驗。

  3、大部分學校設定的培養目標都大同小異,沒有很好的區分好層次。專科層次、本科層次甚至研究生層次都沒有太大的區別,缺乏多樣性。

  4、學校制定的人才培養目標與社會需求嚴重脫軌。高校酒店管理老師,大部分是從別的專業轉調過來的,沒有從事酒店管理工作的經驗,他們過分地依賴課本知識,這樣培養出來的人才很難適應市場需要。

  二專業技能教育方式落後

  學校對酒店管理人員的培養能力十分有限,一方面,從事酒店管理教育的老師,沒有酒店管理的經驗,大部分知識是從書本等理論中獲得的,從而傳送到學生那裡的也只是課本知識,這樣培養出來的人才只注重了理論,缺乏一定的實踐性,是學生感覺到自己學無所用,造成酒店對畢業生的不認可,畢業生對自己的不自信。另一方面來說,我國高校的實踐經費有限,沒有能力組織學生進行大規模的實踐活動。高校沒有能力建設自己的實習基地。

  三職業道德和服務意識淡薄

  酒店在進行招聘時,不僅僅招聘酒店管理專業的畢業生,還招聘非本專業的畢業生。因為畢業生缺乏工作經驗,在進入到酒店的正常工作以前,都需要進行系統的培訓。酒店招聘時,更多來考慮的是畢業生的潛力,能否可以更好的從事酒店工作,但是職業道德和服務意識,它們是一種潛在存在的東西,不是我們通過短時間的招聘就可以清楚瞭解的。

  四運用外語能力較差

  由於改革開放的原因,酒店工作人員會經常的接觸外國人員。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大受歡迎,這些也要求酒店工作人員,特別是管理人員,要有流利的英語能力。酒店業的對外英語要求,是我國高校酒店業教育的薄弱環節。

  三、高等教育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對策

  一確定明確的人才培養目標

  應該重新制定人才培養的目標,應該把目標重新定位在培養實用型的、技術型的高階人才。我們應該認真分析現在酒店需要什麼樣的人才,不能把知識僅僅侷限於書本上,還應該熟悉現代酒店的經營管理方法。現代酒店業缺乏的不是某一專業的人才,應該培養些多方面的具有超強適應力的人才。因此,我國高校在進行酒店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時,應該加強人才的綜合素質培養,擴寬知識的範圍,創造能力和應變能力。

  二加強德育教育,提高綜合素質能力

  隨著時代的變化,人們的認知能力也越來越高,人們的就業觀念、人員的供需關係以及企業的用人需求都在發生著變化。酒店也在招聘人員時,不僅僅考慮員工是否具有良好的職業能力,還考慮員工是否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質。因為現代企業講究人文理念,即使一個員工擁有再好的工作本領,但是人員道德素食低下,酒店也不會任用這樣的人才。一個沒有良好的道德的員工,會影響整個酒店團隊的核心力。學校應該加強德育教育,把道德教育和理論教育結合起來,培養一個愛崗敬業、熱愛自己本職工作的人才。同時,由於酒店工作的特殊性,它要求員工擁有良好的敬業精神和服務意識,要注重自己的儀容儀表,說話要文明懂禮貌,要有很強的組織性和超強的應變能力。我們不難看出,只有具備良好的道德能力的高素質人才,才能在企業中發揮他的最大能力。

  三豐富教學內容

  單一的課本教學不能適應現代酒店業的需求,我們應該豐富高校的教學內容。學校可以引進外部資金,選擇與酒店進行校企合作,根據現代酒店的需求進行人才培訓。我們可以和酒店進行溝通,學校為酒店培養人才,酒店為學生提供實習環境,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得知識。一些有實力的高校,可以根據酒店的工作建設一個自己的模擬實習基地。高校也可以聘用一些資深的酒店管理人員來學校給學生進行理論實踐。這樣可以一邊學習,一邊更好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四機構進行合作,提高外語水平

  高校可以聘請從事酒店管理教育的外語老師,對學生進行實際的外語培訓,讓學生更好的掌握酒店工作中需要使用的外語。可以多閱讀一些外國的酒店管理的書籍,讓學生一邊好好學習知識,一邊學習外語知識。

  四、結論

  酒店業的發展步伐越來越快,高校對人才的培養也必須加快步伐。高校根據實際需要,培養出高素質的酒店業管理人才,加快酒店業的發展。一個好的酒店管理人才,關係到一個酒店的發展好壞,我們必須提起高度重視。

  參考文獻

  1、對酒店管理專業實習問題的若干思考費寅;科技資訊學術版2006-03-05

  2、論酒店管理中的人性化趨勢田喜洲商業研究2005-01-10

  範文二:酒店管理學生就業心理調整

  摘要: 高職院校在學生的教育培養上除了專業知識的教育外,應該注重指導學生就業心理的調適,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擇業觀,調整好就業心態。

  關鍵詞:酒店管理;就業心理

  一、酒店專業學生產生擇業心理困惑的原因

  一就業心理存在偏差。不少酒店管理專業畢業的學生的心理定位過高,往往把自己定位在管理層,卻疏忽了酒店行業最基本的特徵,那就是必須從基層做起,這也是今後在酒店業立足的一個最基本的條件。剛畢業的學生一般是去酒店的餐飲部和客房部,做些瑣碎繁雜的事情。現實中的繁忙雜亂與在學校時的理想狀態落差極大。很多人因為不能堅持做好基層的工作,於是半途而廢,直接造成酒店人員的流失。

  二社會對酒店行業的偏見。在傳統的“職業等級觀念”的影響下,很多人誤認為酒店是個人員混雜的場所。酒店專業學生大多是女生,由於這個行業的特殊性,酒店一般都會對長相和形體有相關的要求。酒店的員工基本上都是要面客的,特別是酒店的門面前臺,所以酒店業對員工的禮儀要求非常高。其實這些非常有利於提高員工的個人修養和素質,但是外界有很多人誤認為酒店服務屬於“下等”職業,這是很多家長不願意自己的孩子從事酒店業的基本原因。這讓學生在擇業時更加無所適從。

  三學校和家庭教育在心理教育上的缺失。長期以來,我國的應試教育使得學校的目標鎖定在升學率上,而相應的家長的目標鎖定在成績上,忽視對學生心理素質和意志品質的培養。學校和家長沒有正確地引導教育是引發學生擇業心理障礙的另一個主要原因。

  二、酒店管理專業學生就業心理調適指導策略

  面對擇業中的各種矛盾和問題,學校應該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和評價自我,調整好就業心態,明確今後職業發展的方向,對職業生涯發展有一個明確的規劃。

  一就業教育應當從大一抓起。許多人認為就業教育就是針對畢業班學生開展的一種教育,與非畢業班無關,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的。我認為,就業觀念的樹立與人才培養有著密切的關係。沒有明確的就業觀念就沒有正確的學習定位。提前開展就業教育,不僅有利於引導新生有效地規劃自己的在校生活,而且有利於幫助他們端正學習態度,激發他們的學習鬥志。加強對學生的就業教育,明確其所學專業的學習要求,告知其用人單位的用人標準和要求,引導學生科學地選擇學習內容和培養專業技能,對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和就業觀是十分有利的。

  二做好學生酒店認知和知識技能的培訓及思想疏導工作。從學校到社會,從教室到酒店,從學生到員工,角色的轉換需要一個過程,其中心態的調整尤為重要。在面對客人、面對上司、面對同事時,很多剛就業的學生在心態上還無法調整過來,不能正視酒店服務員的新身份,甚至感到困惑和不適應。這就要求學生妥善處理好人際關係,正確理解酒店行業的職業特點,儘快地融入新的環境。有些學生由於缺乏社交能力,無法適應新環境,認為自己不適合從事酒店行業,從而產生了放棄的念頭。這就需要學校對酒店就業工作進行系統翔實的規劃,提前對畢業生進行動員,做好對畢業生酒店認知和就業知識技能的培訓及思想疏導工作,幫助其做好角色定位和角色轉換,讓他們在就業前充分做好吃苦的準備,下定從基層做起的決心。

  三引導學生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畢業生剛踏入社會,會受到來自酒店及同事、客人等方面的壓力。如何面對壓力,以積極的心態面對各種新挑戰,成為他們面臨的棘手問題。畢業生的自我管理意識和創新能力較弱,他們更多關注自己工作的完成情況,喜歡按部就班,而對於整個酒店和部門的經營、管理、組織等方面關注很少,對突發事件更是難以應對。因此,學校應教育學生在實習中要善於學習,虛心請教,不要以專業管理人才自居,要有長遠眼光,要明白酒店業職業生涯的發展是以經驗和資歷為基礎的,個人取得成功,關鍵在於其自身的心理素質。學校還要讓畢業生清醒地認識到,初入職場不僅是專業技能的熟練和提升,更重要的是學會平衡自己的心態,擺正自己的心態。總之,學校要幫助畢業生樹立穩定、良好的就業心態,這對他們個人素質的提升,對就業單位經濟效益的提高,對學校教學實踐環節的日趨合理,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四高校與酒店充分合作並對學生進行合理的指導。高校應該從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兩個方面來著手解決這個問題。在理論教學方面學校的課程設計應該與酒店的崗位設計或者人才需求相吻合。高校就應該和酒店多聯絡,與酒店建立一個良好的交流機制。已基本實現服務現代化的酒店業,有許多現代技術裝置,很多酒店有自己的資訊管理系統。學校要對學生進行補充教學。在實踐教學方面學校更應該做好與酒店的銜接。首先要定時地帶領學生到酒店實習,親身接觸自己所學的行業,只有這樣才可以更加深層次地理解自己所學的東西。其次,做好總結學習也是很重要的,在實踐的基礎上擴充套件理論學習,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這樣才能出效率。這樣學校培養出來的人才才真正是酒店行業需要的人才。高校與酒店充分合作並且給畢業生進行合理的指導,這一點非常重要。剛畢業的學生找工作都有些盲目,所以高校一定要給予正確的指導。

  三、結語

  高職院校在學生的教育培養上除了專業知識的教育外,應該注重指導學生就業心理的調適,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擇業觀,調整好就業心態。引導他們,當獲得一個理想職業的時機還不成熟時,應採取“先就業,後擇業,再創業”的方法,把就業過程當成取得職業生涯經驗的重要經歷,通過就業不斷提高自己的實際工作能力、職場適應能力和社會生存能力,通過自身的努力,逐步實現自我價值,獲得事業的成功。

  參考文獻

  1、酒店管理專業實習管理評價指標體系初探諶世龍,黃國良桂林旅遊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10-15

  2、酒店管理專業實習效果研究高振杰東北財經大學2007-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