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數學國培的總結格式範文

  國培計劃的提出和實施是一項利國利民的事業,在推行的六年來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教師專業化發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數學國培總結範文,歡迎閱讀。

  數學國培總結範文篇1:

  為期二個月的國培課程就要結束了,近二個月來,我是充分利用時間來學習的,每天都是抓緊時間搞好備課、閱卷,當班主任還要搞好班級管理,比較惱火的是還要應付上級的檢查,要準備各種各樣的檢查資料,我現在是連檢查的名目都記不清有多少了。反正要寫很多的東西。深刻地體會到安心教書也是一件不容易地事情啊。當然,這些矛盾的產生,有我的教書習慣不好的原因,對做過的工作沒有及時記載也沒有及時整理,但我覺得上面的檢查太多了,同時有的檢查也不太切合實際的。這裡就不說了。

  參加國培以來,即使再緊張,我還是堅持聽專家的講座完成規定的作業。有的講座講得很好的,聽後對自己的教學工作有很大的啟發。如聽概念與原理教學的技術一講,讓我對自己以前的數學概念教學有了重新認識,對照專家的講座,再聯絡自己的教學實際,經過比較,發現自己的很多不足,過去對數學概念的教學不太重視,顯得很隨意,通過學習,我認識到概念教學的重要,而且要促成一堂概念教學的目標達成,要花很大的備課功夫,要講究傳授技巧。如要注意概念的定義的語言的邏輯嚴密性,教學中要教會學生抓住關鍵詞去理解等等。

  在模四中,學習數學問題解決的教學設計講座中,專家的講座中的談話對我啟發很大。聽鮑建生教授的講座,對如何選好數學題,明確數學題的教學功能,對數學問題解決的本質特徵有了一定的認識。如何幫助學生自己提出數學問題,引起了我的思考。“數學問題是數學建構的源泉及數學教學的工具,亦即通過數學問題解決的教學,學生可建構自己的數學知識”這是基爾派特里克的話,這句話讓我明白例題教學的重要性。在目前高效課堂教學建設中,如何搞好例題教學,是一個很切實際的問題。老師在教學中如何選擇好的有代表性的例題,做到少講精講,值得自己在教學實踐中認真地探究。教師如何選擇出更適合於學生進行探究的好題,這更值得我去摸索。讓我們如何走出題海戰術,讓學生走出題海又成了一個十分值得研究的教學課題。

  在鮑教授的講座中,他提出了數學活動的核心是推理與證明,數學課程必須把推理與證明作為理解數學的重要途徑,從而使全體學生都能夠認識到推理和證明是數學的一個必需的有效的成分,能作出和研究數學猜想,建立和評價數學論斷與證明,選擇和運用各種恰當的推理和論證方法。這個話說是對全體學生,但我還是比較疑惑的,因為讓學生認識到這此,這是可能的,但要使全體學生都能選擇和運用恰當的推理和論證方法,這個難度就比較大了。這點還是不敢想像。不過我倒對他提出的如何讓學生學會提出問題還是很有興趣的,他例舉出了模仿法和類題法,算式法,也就是提出一個公式,再提出適用此公式的問題,原理法,給與四則演算法和通分等原理,提出和此相對的題目,訂正法,出一個題目,其中故意漏掉必要的條件,或是給予其它不必要的條件,或做出矛盾而需訂正的方法,實驗法,進行實驗或具體的操作,再以此現象為基礎提出問題,自由法,以自由題材,做成自由型式的問題,題材法,給定題材來提出問題。這些想法真的是太好了。但如何用這些方法設計出很好的教學過程和學生學習的過程,那樣就好了。

  終身學習是教師的必須,我們能夠通過這樣的途徑進行業務學習,感到很滿意,今後我還要參加這樣的學習,通過這樣的學習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當然也希望能得到更多更具體的教學指導。

  數學國培總結範文篇2:

  20xx數學國培即將結束,通過幾個月的網路國培學習,使我對數學的教育教學,有了新的認識。在這次培訓中,我認真聆聽了課改熱點、難點問題講座研討的多個專題的講解,使我受益匪淺,這些知識內容非常實用,能夠很好的指導我的教學,特別是提供了很好的課例分析,使我在今後的教學中有了借鑑的依據和努力的方向,真的十分感謝國培給我們提供了這麼好的學習和交流機會,感謝為我們不辭辛苦上課的國培專案組的各位老師。這次培訓與以往的教師培訓不同,不單單在理論上有依據、在實踐中有例項,而且又能從實踐中回到理論,找到焦點,指導實踐,進行操作。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的認識,昇華自己的理論水平,讓人信服。對自己在今後工作中發現自己,完善自我有著深刻的意義。通過這次認真的培訓和自己的努力學習,我感到收穫很大,現將自己的心得和體會寫出來與大家分享。

  首先,課改熱點、難點問題的多個講座從教師的教學理念和實踐出發,把教學和教師的發展放在同一個平臺,深刻地指出了教師一定要走專業化的道路,從教育理念到微觀課堂的把握無處不體現教師的專業化水平,全面貫徹素質教育就是要提高微觀課堂的教學效率,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讓我感悟最深的就是課堂目標管理的落實。你在課堂上了解每一位學生在做什麼?得到了什麼?有什麼差異?如何通過情景教學來縮小差異?。課堂教學評價基本要素及其框架的講座,更加引發了我的思考,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和教育改革,評價機制有為重要,值得探究和學習。初中數學教材

  總體介紹、七、八、九年級數學教材與課例分析的講座,讓我們通曉了人教版教材的特點,為我們進一步深專教材提供了捷徑,初中數學教材疑難問題解析的講座,讓我們掌握新教材的疑難問題,資訊科技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的講座,讓我明白了資訊科技與數學的整合,在崗實踐指導課教師如何開展課堂觀察、教師如何做課例研究,更是很直觀的給我們講述了駕於課堂的能力。總之,這些課很實用,很值得我們深思。

  其次,作為教師,我體會到要終身學習,平時要勤讀書、勤思考、勤動筆。只有及時地充實自己,提高自己。面對競爭和壓力,我們才可能從容面對,才不會被社會所淘汰。同時還要學會以“誠”待人。良好的師生關係是要靠自己用心經營的,和家長真誠地溝通,懂得顧及家長的感受,有責任心、公平心,這樣家長就會慢慢地信任你,對待學生要公平、平等、不高高在上,要有威嚴、言出必行,做孩子的表率。還要學會“容”納一切。比如學生的表現、成績、來源等。我想這是作為教師應該做到的非常重要的一點。每一個學生都有屬於他們自己的天地、成長於不同的環境,擁有不同的個性,這是要成為優秀教師必須知道的非常重要的基石,永遠不要看到一個側面就覺得了解一個人的全部,而對學生做出不客觀的評價。我們應儘量多關心他們,從而達到進一步的瞭解,以實現瞭如指掌的境界。有的孩子在學校非常內向,在家裡卻活潑外向,老師就要不厭其煩的引導學生在學校也走向活潑開朗。同時我們也要充滿愛心,要懂得原諒,要學會用另一種眼光看待學生,儘量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多表揚、少批評。古語道:“人之初,性本善”,即使他們犯了不可原諒的錯誤,我們也要從本質出發,相信他們是善良的,對他們進行教育和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