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語文期末考試試卷分析

  科學、合理、有效的試卷分析顯然有助於教師的教學和考試命題工作。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小學一年級語文期末考試試卷分析的內容,希望對你有用。

  ***一***

  一、測試成績分析

  本次語文測試全年級參加考試人數為191人,,總分 分,人平均 分,優秀人數 人,優秀率 %,及格人數 人,及格率 %。本次測試比較滿意,但也有不足的地方。

  二、試卷命題分析

  1、試卷內容結構

  本次試卷命題依據一年級語文教學目標,對學生進行學業知識多方面的考查,考查內容涵蓋了拼音、字、詞、句、閱讀、寫話等。試題符合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結構特點。

  本試卷滿分100分,其中拼音佔20分,字、詞、句佔59分,閱讀佔10分,寫話佔11分。共設十二道題。從整體上看試卷密切聯絡教材,關注學生的實際,題量不大,比較簡單,覆蓋面較廣。

  2、試卷特點:

  ⑴ 考查內容全面。從知識點上看,覆蓋面廣,試卷內容從拼音到字到詞到句再到閱讀最後到寫話,可以說對整學期所學過的每個知識點都有涉及。在本次測試題中大部分來自於課本或課本原題的改造。

  ⑵ 注重能力培養。本次試卷題中,除了突出基礎知識的考查外,還注重設計了考查學生能力的試題。① 考查學生漢語拼讀能力與觀察能力。② 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

  ⑶ 體現知識綜合。第六題用選字填空的方法來考察學生綜合知識的運用。

  三、答題情況

  1、拼音部分

  本次對拼音考查是通過兩種題型進行考查的,第三題區分聲母、韻母和整體認讀音節,大多數學生沒什麼問題,極個別學生不能很好的區分聲母和整體認讀音節,第四題把音節補充完整,“界”的韻母“ie”有少數學生寫成“ei”,還有,當韻母“u、i”同時出現,聲調誰在後給誰標,有學生將此聲調標錯。在拼音的考查上,學生失分的主要原因是知識掌握不牢固而造成的。

  2、字詞部分

  在這部分考查中,學生失分較多的是第七題選字填空,這道題考查了學生對量詞、動詞及同音字的掌握情況。動詞,孩子們掌握較好,沒有失分;量詞,學生錯的較多的是“一******圓月、一******漁船”學生填成一***條***圓月、一***輪***漁船;同音字,部分學生不能很好的辨別“在”與“再”。在這道題中,還有學生錯在書寫上,把“工” 寫成“土”,把“輪”的右半邊“侖”寫成“倉”。 平時的詞語積累不足,書寫習慣不好和粗心、馬虎是造成本題失分的主要原因。

  第五題看拼音寫詞語,本題錯的最多的是“城市”的“市”易寫成“是”“世”,“切”的右半邊“刀”寫成“力”。 失分原因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還有筆誤現象。

  第八題選擇正確音節,考察多音字。極個別學生對多音字掌握不牢固,造成失分現象。

  3、閱讀部分

  文章篇幅不長,內容富有情趣,故事內容淺顯易懂,學生答起來基本沒什麼問題,第3小題,照樣子填一填,考查量詞,學生失分較多的是:在填寫“一******人” 時,很多孩子填寫成“一位人”。失分的主要原因是詞語積累不夠。

  4、寫話部分

  大多數學生能根據提示語進行寫話,語意表達較清楚。部分學生會出現不能準確理解題目要求,語句不通,語意不明的現象,甚至有極個別學生,寫話要求理解錯誤,將本次寫話理解成了看圖寫話,去描繪本題旁邊的圖,造成失分。除此之外格式上沒有空兩格,標點符號不能正確運用,錯別字多也是寫話失分原因。這些問題需要在今後的教學中加強訓練。

  三、今後改進措施

  1、規範書寫。從卷面上看,學生書寫不規範,部分學生的字跡模糊不清,書寫不工整。今後要更加重視學生書寫規範、工整,卷面整潔。

  2、注重良好習慣的培養。 從卷面上,學生的審題不夠認真,粗心馬虎等,是導致失分的一個重要原因。應當重視學習習慣的培養:仔細審題、仔細答題、仔細檢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的一個基本的素質,它將使學生受益終生。

  3、加強易錯易混淆概念的辨析。從卷面上看,不論是在漢語拼音還是在識字、課文,都不同程度地出現學生對某些字詞產生混淆。在平常教學中,我們要加強對比練習,讓學生在對比中自己辨析、掌握。

  4、重視詞語的積累,提高寫話能力。引導學生把語文學習的視眼由教科書拓展到生活的各個方面。特別是把學生的興趣引導到課外閱讀上來,拓展閱讀的面,增大閱讀量,讓學生進行字、詞等知識的積累,從而提高說話、寫話的能力。

  ***二***

  一、總體分析

  為了考察學生達到學習目標的程度,檢驗和改進學生的語文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改善課程設計,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本學期小學語文一年級試卷主要由“我會拼寫”、“我會組”、“我會變”、 “我會選”“我會連”“我會對號入座”“我能照樣子寫句子”“我背課文並填一填”“我能讀短文並回答問題”九個部分組成。

  試卷依據《語文課程標準》,以人為本,以文為本,緊緊圍繞教材出題,不出偏題怪題,試卷上百分之八十五的試題都來自於課本,使多數學生都能交上滿意的答卷,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學習語文的信心。

  從學生答卷情況來看,80%以上的學生字跡工整,書寫規範,卷面整潔,塗抹現象不是很明顯,這是較以前一個很大的進步,說明教師在教學中很注意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對學生答題情況進行分析的同時,歸納總結如下幾點:

  二、具體答題分析:

  1、第一題:我會拼寫。

  大部分孩子能正確拼出拼音並寫出詞語,字跡也較為工整。但題目中出現了四個沒教過的字:以、眼、雨點,這些字不屬於生字,所以孩子們大都不會。

  2、第二題:我會組。

  這些字都是平時要求掌握的生字,學生大都能較好地完成。

  3、第三題:我會變。

  通過加一加的方式,或給生字加上一筆、加上偏旁,考查學生對生字的掌握情況,完成得較好。

  4、第四題:我會選。

  要求選出多音字的正確讀音。雖然平時也有訓練多音字,但要求從具體的語境中選出字的正確讀音,大部分孩子還是不熟練,失分較多。

  5、第五題:我會連。

  詞語的搭配大部分孩子能做對。但由於二類字:商店、飯店、醫院、看病這些詞有些孩子沒有掌握,不認識,所以連線時錯誤較多。

  6、第六題:我會對號入座。

  選擇量詞以及區分:他、她、它的題目基本能掌握。‘什麼’‘怎麼’部分學生仍然做錯。

  7、第七題:照樣子寫句子。

  問句:你願意和我一起玩嗎?小部分孩子漏寫嗎,或者句式沒有掌握,寫成回答的句子。

  8、第八題:背課文並填一填。

  這一題完成較好。

  9、第九題:讀短文並回答問題。

  這一題是整張試卷中失分最多的題目,數幾句話,以及按短文內容填空都有很多孩子不會。

  三、今後改進的措施

  通過這次質量測試,不僅全面瞭解學生語文知識、語文能力的基本情況,而且對今後的教學有所啟迪。

  1、針對一年級學生的語文學習特點,字詞教學應以積累為主。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更為廣闊的學習空間,引導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多積累一些優美詞句,養成自覺積累的習慣。同時,在教學中要加強詞句的訓練,提高學生在語言環境中詞句的能力。

  2、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應立足於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時空,重視閱讀方法的培養和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同時,要將閱讀延伸於課外,鼓勵學生在課外多閱讀一些有益的書籍,豐富積累,提高自身的閱讀水平。

  3、加強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教師應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認真書寫,做事細心的習慣,認真審題的習慣,“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

  4、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還應注重加強對學生寫話能力的培養,善於挖掘教學資源,設計一些寫話的拓展練習,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發展思維,努力為學生提供廣闊的交流空間,不斷提高學生的寫話能力。

  5、關注學生個性差異,讓每位學生都有不同程度的發展。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個體,年齡特徵、性格特點、知識儲備等不盡相同,在教學中要做到因材施教,誘導學生展現個性。特別是學困生,老師應多關注他們,讓他們也能“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

  6、教師要督促學生熟讀、熟背課文,並指導他們在讀文、學文、背文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掌握“的、地、得”的用法。

  7、教師要培養學生認真讀題,仔細答題,反覆檢查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