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第八課路旁的橡樹教學設計

  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第八課是《路旁的橡樹》,這是一篇讚美築路工人保護橡樹而改道的文章。小編在此整理了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第八課《路旁的橡樹》教學設計,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第八課《路旁的橡樹》教學設計1

  1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瞭解課文內容,體會築路人高尚的心。並從築路人的行動受到啟示,增強自覺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3、培養獨立閱讀的能力

  2學情分析

  學生通過對前一課的學習,對於本課會比較容易理解,但文中別樣的深意同樣能給三年級孩子以心靈的震動,讓他們感受文中人物的靈魂美。

  3教學重難點

  體會人們為保護橡樹而體現出一顆高尚的心。

  4教學過程 4.1 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

  活動1【匯入】

  小村莊的人為了眼前“不錯”的生活,幾乎砍光了樹木,結果毀滅了家園。今天我們也要學習一篇關於人和樹的課文。

  板書課題,齊讀。

  活動2【講授】

  ***一***根握閱讀提示自學課文

  1、翻開書本28頁,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2、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你對這件事有什麼看法?

  ***二***檢查自學效果,組織交流

  課堂上最美的是你們朗朗的讀書聲。我們先來檢查一下早上的預習情況。

  1、展示拼音小老師帶讀,去拼音開火車讀,齊讀

  橡樹 延伸 挺拔 楔子 瀝青 馬蹄形 高尚

  生字詞這隻攔路虎輕而易舉就被你們趕跑了。

  2、交流

  ***1***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2***談談你對這件事的看法。

  ***三***學習文字,抓重點感悟:

  1、課文中也有一句話表達了對工程師和工人的讚美,請找一找。

  坐車過往這裡的人不約而同地讚歎道:“築這條路的人一定有一顆高尚的心。”

  誰能給高尚換個詞?***善良、偉大***

  對,有愛心有道德的人就是高尚的人,課文中的工程師和工人們用行動贏得了高尚。

  2、默讀課文,找找你從課文的哪些地方體會到築這條路的人一定有一顆高尚的心,用橫線劃出。

  第一:突然,工人們停下來,把排水管放在地上。

  工人為什麼停下來,他們看到了什麼?

  ***展示句子:在這條路應該延伸過去的地方,挺立著一棵高高的橡樹。它是那麼粗壯、結實、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

  你發現了什麼?***比喻句***把什麼比作什麼?***把橡樹比作哨兵***

  橡樹和哨兵兩個不一樣的物體有什麼相似點?

  現在你就是這棵橡樹,請你像草原上的哨兵一樣筆直、有力、挺拔地站立著***請學生演示,筆直,挺拔、有力***評:這英姿多麼威武。你能讀出這樣的感受嗎?指生讀。評:瞧瞧,這橡樹多麼有生命力!讀得多有氣勢,這橡樹美得不一般!你的英偉,老師對你肅然起敬!男生讀,女生讀,齊。***指導讀時注意讀好“那麼粗狀、結實、挺撥,就像摹的哨兵一樣”這句話,聲音要響亮、有氣勢。***

  橡樹擋住了工人們施工的程序,此時此刻,工人們心裡會怎麼想?***為橡樹的生命力與美感所震撼,或者是不願砍伐橡樹埋上排水管,總之工人們停了下來。***

  是的,橡樹的美與生命力深深地震撼著工人們的心,他們停下了腳步,此時此刻,我不禁讚歎----讀第九段讚歎的話。

  除了這兒,還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築這條路的人一定有一顆高尚的心?

  第二: “工程師長久地看著築路計劃,然後把目光轉向橡樹,嘆了口氣,工人們也沉重地嘆著氣。

  指生說,工程師,請問你為什麼嘆氣,***一方面橡樹應該得到保護,另一方面築路計劃是不可以修改的。選擇讓人很無奈***在座的工人們為什麼嘆氣?***工人們在沒有得到明確的答案之前,看到工程師在嘆氣,內心非常擔心、沉重***

  此時此刻你們的心情也一定如工人們一般擔憂、沉重吧。誰能讀出這種感受?

  評:如果你把語速再放慢些、語調再低沉些,相信會氣氛會更沉重。聽了你的朗讀,我都不知如何是好了。情況好糟糕,我們該怎麼辦,好擔憂。

  橡樹牽動著工程師和工人們的心,他們如此擔憂,他們的不知所措讓我忍不住讚歎道-----齊讀第九段讚歎的話

  正當他們手足無措,萬分擔憂的時候,工程師做出了一個決定。課文中哪個自然段告訴我們答案?第7段

  第三:工程師拿出一根楔子,走到離橡樹100米的地方,把楔子打進了地裡。“現在誰也不會責備我們了。”他輕聲地說。

  請學生朗讀。其他同學邊聽邊用筆圈出表示工程師動作的詞。

  找到了哪些動詞?工程師毫不猶豫的這一系列連貫動作,你感受到什麼?

  如果此刻就是你工人中的一員,看到這一幕,你心裡怎麼想?

  是的,我想正如工程師自己所說的,現在誰也不會責備我們了。你會責備他嗎?你會嗎?你會嗎?

  是的,所有人都不會,工程師更堅定了自己的選擇!讓我們一起支援他!齊讀。

  正是這一偉大的決定使我們看到:

  第四:幾年過去了,一條寬闊的瀝青公路從北方延伸到南方。它像箭一樣筆直,但只在一個地方彎曲成馬蹄形。

  馬蹄形是什麼樣子的?插圖,板畫

  生活中怎樣的公路是最好的?***寬闊、平坦、漂亮***

  但人們為了保護這棵橡樹,卻將公路築成了馬蹄形,你感受到什麼?***愛樹木,保護環境***這個馬蹄形是因為橡樹量身定做的,只在一個地方,人們真是用心良苦啊!

  對一棵樹,如此珍愛!這不是平常的行為,這是對環境的保護,對生命的尊重,我不禁想讚歎-----

  不僅是我,在座的你們,坐車過往的人,甚至是全世界,看到這一場景,都不約而同讚歎道------齊讀第九段

  *** 五***昇華

  帶著對築路人的尊重,對橡樹的珍愛,讓我們同桌互動,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讀完了課文你對這件事有什麼看法?

  評:你讀懂了他們的心啊! 環保小衛士就是你,我要對你豎起大拇指。

  美好的環境來自我們每個人的珍惜和維護,讓我們一起攜手保護碧水藍天,共建綠色家園!

  活動3【作業】

  1、朗讀課文。

  2、背誦好詞佳句。

  板書設計

  8、路旁的橡樹

  橡樹 粗壯 高大 挺拔

  工人和工程師 高尚的心

  保護環境

  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第八課《路旁的橡樹》教學設計2

  學習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從築路工人和工程師的行動中受到啟示,增強自覺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學習過程:

  一、 板題示標: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第八課《路旁的橡樹》,請同學們和我一起寫課題。***板書課題***齊讀課題一遍。這節課的學習目標是: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從築路工人的行動中受到啟示,增強自覺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生讀***

  二、第一次“先學後教”*** 讀課文,要求準確***

  師:首先,我們來比誰課文中的字音讀的準確。請同學們自由課文,遇到不會的生字,藉助工具書或同桌幫助,2分鐘後教師檢測

  1、自由讀。

  師:現在我們的比賽開始。***要求:讀的同學聲音響亮,字音準確。聽的同學認真聽,發現問題及時舉手糾正。***

  3、指名讀,請其他同學更正,師板書。

  xiē

  楔子

  4、集體認讀所板書內容。

  三、第二次“先學後教”***流利地朗讀,理解課文***

  師:“會認字”讀得這麼準確。接下來,我們進行第二場比賽:看誰課文讀得最流利。

  1、自由讀***2分鐘***

  2、指名讀

  四、第三次“先學後教”

  ***一***先學

  師:同學們讀得真好,下面請看老師出示的自學指導。

  自學指導:

  請同學們自由默讀課文,思考以下問題:

  1、工程師和工人們為什麼都沉默不語?

  2、工程師向工人們走來,他為什麼嘆氣?工人們又為什麼嘆氣?

  ***7分鐘後,比誰回答得好。***

  生自由讀課文,思考問題。

  ***二***後教

  師:好,時間到,誰來回答第一個問題。***指名回答***

  指名回答。***這個問題可以多叫幾個同學回答,只要意思對即可。***

  1、 工程師沉默不語是因為他注意到了那顆象徵著生命的活力與美感的橡樹,內心深處也受到了震撼,因此沒有命令將其砍倒,但該怎樣做呢?他也不是很清楚,於是沉默不語;工人不想砍掉這棵樹,但又必須得到工程師的同意,他們沉默不語是在等待工程師考慮清楚以後作出安排。

  2、 工程師嘆氣是因為為了保護橡樹,再沒有改變築路計劃的前提下,不得不作出的無奈的選擇,工人們嘆氣表明在沒有得到明確的答覆之前,看到工程師在嘆氣,內心非常擔心、沉重。

  課文學完啦,那誰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指名說。***意思對即可。***

  師總結:

  通過學習這篇課文,我們看到了人們為了保護橡樹作出了很大努力,在生活中我們也應該為保護環境而儘自己的努力。

  一、 作業:

  做《學習輔導》

  板書設計

  8 路旁的橡樹

  工程師  築路工人

  高尚的心

  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第八課《路旁的橡樹》教學反思

  《路旁的橡樹》是一篇略讀課文,是著名教育家蘇霍娒林斯基寫的。《路旁的橡樹》講述的是一棵粗壯、結實、挺拔的橡樹的故事。在修築公路的過程中,工人們遇到一棵高高挺立的橡樹,為了保護這棵橡樹,築路工人與工程師經過精心設計,在不改變築路計劃的前提下,使公路在橡樹邊拐了一個馬蹄形的彎兒,既保住了這棵橡樹,又圓滿的完成了築路計劃。課文語言質樸,情節簡單,通過尋常小事,不尋常的處理方法,感染學生,增強環保意識。

  課上,我讓學生自讀課文,完成兩個學習目標。1、同桌互讀課文,小組合作解決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和疑惑的問題。小組無法解決的提出來全班解決。2、想想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讓學生根據事情發展的“起因、經過、結果”來梳理文章的線索,最後讓學生說課文講了什麼事,總結出全文的主要內容。並告之概括文章主要內容可以根據描寫順序,特別是寫事的文章,可以抓住事情“起因、經過、結果”來概括。學生掌握情況不理想應該給學生討論的時間效果會好一些。

  對於略讀課文,如何做才能更好地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需要進一步探索實踐。